7月28號,《科幻世界》眾人從蓉城來到魔都,轉機飛往島國!
陸奇對如今的魔都有點失望,沒有前世熟悉的東方明珠,沒有璀璨的黃浦江夜景。
一切都在蓄勢待發。
他甚至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以后雜志社若是有錢,可以考慮在浦東買一塊地、或者一處辦公樓。
收益估計比雜志社干幾十年所賺的錢還多。
想的太遠了。
上了飛機,譚凱、向紀純和莫書清對飛機上的一切頗感好奇,仨人第一次坐飛機。
楊霄看到淡定的陸奇,好奇問了一句:“小陸,你也是第一次坐飛機吧?”
陸奇心里感慨,嘴里淡淡回答:“嗯,這一生首次搭飛機。”
楊霄只當他是一如平常的淡然,給幾人介紹乘機注意事項,叮囑起飛降落時如果感到不舒服,可以張開嘴巴呼吸云云。
莫書清和向紀純坐窗邊的位置,陸奇坐在過道位置。
他有點期待,等會是否會發茅臺。
不久后,空姐果然推著小車,給每人送一份禮物:
50ml的茅臺,一小盒中華。
茅臺雖小,但陸奇記得前世拍出了兩萬元的高價!
等眾人的新鮮感過去之后,看書的,寫東西的,小憩的,各人不一。
譚凱覺得無聊,與身邊的陸奇聊天:
“陸奇,主角后羿的身份是不是有什么特殊?”
他看完《黑客帝國》后,懷疑主角另有其他身份,不然怎么會出現那么多特殊的能力。
特別是在虛擬世界死而復生之后,像是突破了什么境界、領悟了什么東西,開掛式的實力大漲。
對于老譚的這個問題,陸奇還真不好回答。
因為該系列對于主角身份的安排,其實并不是十分完美。
于是,他坦然的表示:“我還沒想好。不過主角的代碼中,有部分與“母體”出自同一系列。”
譚凱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就能說明他為何被鬼谷子惦記,又為何被母體懸賞,又為何能躲避追蹤。”
他又提出當初的問題:“為何母體搜不到其他人在現實中的位置?在虛擬世界中的密謀?”
陸奇很想說,因為電影拍攝的年代,還未出現更多高科技的產品,無人機、小型機器人等等。
只要人工智能母體愿意,批量制造小型無人機、機器人進行掃蕩式搜索,應該沒啥問題。
最后還是說出一個想法:“反抗軍的存在,或許能讓豬仔們更加樂于沉迷虛擬世界。”
讓現實世界的圈養的人類模型趨于穩固么?
譚凱仔細琢磨,似乎有那么點道理。
前面的楊霄回頭說:“看不到希望,不如及時享受么?所以你特意安排了一個東瀛人作為叛徒?”
陸奇笑了笑,沒有回答。
過了許久,譚凱才繼續問:“你咋真的在小說中出現了法術?科幻風一下轉變為仙俠風!”
陸奇眨眨眼說:“老譚,我問你,真實世界能用法術嗎?”
譚凱:“不能!”
陸奇:“那你看別人玩《街頭霸王》時,里面酷炫的技能如果放在虛擬世界,那算不算法術?”
譚凱若有所思:“你是說……”
陸奇打斷他的說:“只是添加一段代碼而已!”
譚凱搖搖頭,抽出一本《人民文學》,悠悠看起來。
兩個半小時后,飛機降落靜岡機場。
除了楊霄、陸奇,其余三人都是一副長見識的看著島國的機場。
巖上治帶著翻譯在機場接待。
在去濱松縣的路上,他不斷給五人介紹島國的發展、濱松的風俗等等。
還別說,一年沒見,中文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雖然還需要翻譯幫忙。
五人饒有興趣的看著國外的風景。
看著外面的摩天大樓,現代化的都市,路上的車輛,切切實實擴寬了國際視野。
或許只有陸奇仍保持一種淡然的神情。
如今島國的各種城市建設,在2024年的魔都、燕京、鵬城面前,都是小兒科。
甚至巖上治一臉自豪介紹的新干線,也不過爾爾。
基建狂魔的實力不容置疑。
楊霄暗暗點頭,認為陸奇有大將之風。
巖上治盡地主之誼,安排一頓接風宴。
陸奇感覺,80年代島國的菜量比2020年多,還未受到污染的海鮮味道確實不錯!
宴上,楊霄告知巖上治雜志社改名的消息,并贈送自去年5月份至今的所有雜志!
同時鄭重介紹期間刊登的優秀作品!
聽到《流浪地球》、《冰箱世紀》、《終結者》續集等作品的簡介,巖上治的表情為之一變,滿是不可思議!
短短一年,華夏科幻竟然出現如此好的作品,實屬罕見!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科幻文學之所以繁榮,是建立在制造業、科技實力和經濟基礎之上!
他雙手恭恭敬敬接過幾本雜志,誠懇邀請陸奇簽名!
此外還要給眾人介紹多位島國科幻名家!
陸奇頓時成為接風宴上最閃亮的仔!
用巖上治的原話來說:“華夏科幻文學研究工作又多一個研究方向!”
翌日,巖上治帶領眾人參觀濱松科學館,即26屆島國科幻大會。
楊霄等人剛進入展館,立即體會科技的震撼。
一個一米左右的圓形機器人揮著雙手迎接他們,兩只凸起的眼睛閃爍著紅色的光芒,用奶聲奶氣的日式英語問好:
“Hello,welcome to the future!”
雜志社四人在小說和雜志看過無數機器人,都不及眼前的實物機器人給予的震撼大。
四人無不在想,我們華夏的科技水平什么時候能追上島國。
而一旁的陸奇依舊淡定。
這種小兒科的玩具估計還是內置的語音,用光感應或者其他感應技術,掃描、感觸有訪客后,自動問好。
科技含量是有,但并不在陸奇的眼中。
他可是看過機器人跳舞的穿越者!
巖上治帶著眾人,慢慢介紹科學館里的一切,讓眾人感觸很深。
所展示科幻有關的東西琳瑯滿目,可以直接感受到島國科幻產業的繁榮。
不僅只有科幻雜志,還有圖書、影視、動漫、博物館、夢工廠、周邊產品,如玩具、T恤、帽子等等,覆蓋了眾多領域。
科幻文學所帶動的產業不僅僅文化產業,帶動包括制造業在內的上下游市場的發展。
雜志社眾人此行的目的,就是學習島國科幻產業的發展。
楊霄和譚凱兩人不停咨詢各種問題。
比如了解島國科幻小說如何改編為影視動漫,如何授權做周邊產業等等。
全都是未來要做的重點!
在隔壁鄰居身上看到了未來前行的方向,楊霄幾人對華夏科幻充滿信心。
等明年WSF年會之后,《科幻世界》也要開始布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