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雜志社。
剛回來工作的胡繼英,本以為能享受一段安逸的工作時光。
沒想到本職工作確實不忙,反而兼職服裝售貨員,忙個不停!
7月刊上市后的幾天里,陸陸續續有一些讀者上門購買科幻俱樂部會服。
由徐開洪和李里老爺子負責接待銷售,驗證是俱樂部成員后,多多少少賣了幾十件。
等胡繼英就位,來咨詢及購買會服的人變得更多了,不得不與徐開洪一起坐鎮前臺。
有了前幾天的經驗,接待臺放了**摞會服,三色均有。
這天才上班沒多久,兩高高瘦瘦的小青年人來到編輯室前臺。
其中一位戴眼鏡,高中生模樣的青少年羞澀的沖她說:“這位姐姐,不,老師,能不能給我拿兩件會服,一件白色,一件淺藍?!?/p>
說完,緊張的從兜里掏出一個信封:“這是我的會員憑證,你,你檢查一下?!?/p>
等徐開洪接過信封,他又從兜里取出一張大團結:“老師,這是買衣服的錢?!?/p>
說完兩人有點緊張的看著胡繼英和徐開洪。
徐開洪看到信封上寫著蓉城七中,沖他們笑著開口:“你們是七中的學生啊。等會,我們給你拿會服?!?/p>
另一學生鼓起勇氣說:“嗯,從去年的科普講座開始,我就成為《科學文藝》的忠實讀者。”
戴眼鏡的男生糾正說:“我也是《科幻世界》的忠實讀者?!?/p>
胡繼英打量兩人的身材,拿了約莫合適他們的衣服:
“你們穿多大的尺碼?”
“對了,你們學校看《科幻世界》的同學多不多?”
些許是聊了幾句,兩高中生的緊張感褪去不少,
說完各自的尺碼后,眼鏡男生帶著興奮的語氣:
“挺多的,我們班有很多人喜歡看科幻小說?!?/p>
另一人補充:“特別是《流浪地球》那期,我們班所有的男生都輪流看了一遍,后來還有些女同學也看了??赐曛蟠蠹艺J為小說太精彩、太震撼、太有想象力。”
眼鏡男生又搶著補充:“《流浪地球》讓我們班很多人成為科幻迷?!?/p>
“后來連載的《終結者》續集,我們全部人都看過。連一向不看科幻的女同學都忍不住看了。”
說完,他沖著編輯室里面看了兩眼:
“那個,請問陸奇老師在嗎?”
胡繼英和徐開洪才發現兩人帶了一本《科學文藝》,頓時明白他們的用意。
胡繼英將會服遞給他們:
“陸奇不在,剛出差。你們早來兩天就碰上了!”
“試試合不合身!”
兩高中生臉上露出明顯的失望。
隨后兩人走出省科協大樓,眼鏡男生嘆了一口氣:
“早知道編輯部的老師那么和藹,我們來早點就好了。現在好了,沒要到陸奇老師的簽名!”
“等他出差回來,我們再過來要簽名唄!他還能跑了不成?”另一人點頭附和,隨即一拍大腿,“哎呀!忘記問他啥時候回來了?!?/p>
“要不,我們再上去問一遍?”
兩分鐘后,胡繼英哭笑不得回答他們的問題。
待高中生走后,胡繼英發出一番感慨:
“陸奇通過科普活動打通學校的策略,真是妙招!不愧是智多星?!?/p>
正在飛機上的陸奇,還不清楚他身上又多一個新的稱號。
接下來的十分鐘,她剛和徐開洪開始整理讀者來信,又有人登門打斷他們的工作。
七月底、八月初的一段時期內,兩人大部分精力用于應付會服的購買。
也是因為來了如此多的讀者,他們才知道原來蓉城有那么多科幻俱樂部的會員!
通過與會員的聊天,兩人對其的購買因素和身份有了新的認知。
主要還是郵寄的時間太長!迫不及待的要親自購買!
一小部分是趁著暑期過來買會服嘗鮮的初高中學生。
一小部分是各大學校的科幻社團成員,特別是電大、川大、氣象學院之外的其他學校的學生,甚至還有從回來過暑假的外地學校大學生。
由此,胡繼英對蓉城及全國當前各學校的科幻社團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在前面三所大學的帶動下,成員們紛紛給其他學校的同學朋友寄信,談及科幻社團的事。
又恰逢筆友專欄這個大殺器的出現,讓蓉城大部分高校均開始成立科幻社團,神往詩和遠方的筆友。
外地的情況差不多。
社會上的科幻迷,一部分是熱愛科幻的忠實讀者,一部分是被幾部精彩小說轉化而來的,還有一部分帶著交友的目的。
兩個群體的共同點,喜歡《流浪地球》和《終結者》續集等精彩小說,被筆友專欄所吸引!
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其他報紙、雜志上看到轉載自《科學文藝》,才成為雜志的讀者,進而為科幻小說所著迷。
當然,現在購買會服的讀者中,有一些人大膽的問:“能不能優先發表他們的筆友信息!”
嗯,看在他們是科幻俱樂部成員,同時購買會服的份上。
VIP用戶嘛!
可惜他們不知道后世幾家互聯網公司的套路。
胡繼英公事公辦:“一切由編輯部決定?!?/p>
應對現場的讀者之外,兩人還要拆開讀者來信,查看里面是否有成為會員、購買會服等信息,涉及到現金、回款的,還要更小心。
此外還有回信等工作。
若是有投稿的,優先級最高!
兩人忙乎十來天,現場購買的讀者越來越少,想來“沖動消費”的本地讀者消耗得差不多。
但雜志社收到的讀者來信越來越多!正是發刊之后的來信高峰期。
這十多天里,科幻俱樂部的會員又增加了五六百人,總人數突破五千大關。
最最最讓三人驚喜的是,會服的訂單數量居然有將近兩千件!
就連李里老爺子都產生一種錯覺:雜志社變成一家服裝店。
甚至有些來信,一口氣買了十件之多!
也不知道是托他購買的,還是用來做其他。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1987年,國內的廣告還沒有如同前世鋪得到處都是。
現在一家幾萬發行量的雜志刊登一則衣服的廣告,上面的刊登的設計圖還挺符合不少讀者的審美,且價格相對優惠。
讀者們見狀,紛紛掏錢購買,不僅僅為了科幻俱樂部的“認同感”,也有物美價廉的緣故!
于是乎,科幻迷俱樂部的負責人體驗到什么叫痛并快樂著!
胡繼英煞有其事的跟李爺爺撒嬌:
“李爺爺,俱樂部情況你也看到了,我認為雜志社應該增加一些新同事!你與主編提一嘴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