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民深知吳掌柜背景深、關(guān)系硬,倘若有心吃干抹凈,不給別人留一點(diǎn)殘羹,說實(shí)話,他也束手無策。
另幾個行老倒是慫恿他在入行這事上使絆子,只要沒入行,他們便有正當(dāng)理由將吳記川飯排除在外。
說得輕巧!
吳掌柜定是早已料到有此一著,所以昨晚才會擺出那樣大的陣仗……
一想起昨晚在吳記川飯所見,李鐵民便不禁額角滲汗:那四人無論哪一個他都得罪不起啊!
他是萬萬不敢使絆子的,斗膽試探兩句已是他所能做的極限。
幸而結(jié)果不壞,吳掌柜真是個厚道人吶!
剛冒出這個念頭,便聽見對方說:“李行老,我的胃口并不大,一百人份的粥食,便是我要的全部。其余你們可自行攤派,我不過問。”
“啊?!”李鐵民幾疑耳誤,“吳掌柜的意思是,你每日只供一百人份的粥食?”
“可是多了?”
“不多不多!”
豈止不多,這可太少了!少得教人難以置信!
國子監(jiān)下轄諸學(xué)每日只供早晚兩餐,按李鐵民的預(yù)想,吳掌柜哪怕不吃干抹凈,起碼也得占一餐吧。
區(qū)區(qū)一百人份的粥食……
李鐵民再度叉手鄭重行禮:“吳掌柜仁心厚德,李某佩服!一百人份的粥食李某尚能做主,吳掌柜盡可放心。”
吳銘還禮致謝。
他能夠理解李行老的驚訝,只不過,他并非刻意讓利,他原本就只打算分一杯羹。
一方面是受人力所限,另一方面,給國子監(jiān)供膳的確有利可圖,可如果只能看到這點(diǎn)蠅頭小利,眼界便太窄了。
承包食堂的利潤率屬實(shí)不高,一碗肉量較足的肉粥市價不過十五文,醉翁四人一頓飯就消費(fèi)了七百余文,相當(dāng)于賣出47碗肉粥。
吳銘要的是國子監(jiān)這個平臺,粥不在多,味美在靈,這些生員中不乏富家子弟,一旦征服他們的味蕾,還怕引不了流么?
李鐵民比之昨晚更殷勤了幾分,注簿登記領(lǐng)到行頭后,他又親自陪同吳銘前往肉市和魚市做價。
肉行和魚行的人自然識得李行老,見他親自陪同不說,言行還頗為恭敬,便知這位吳掌柜來歷不俗,遂也賠著笑臉,以禮相待。
這一趟下來異常順利,吳銘早上八點(diǎn)半出的門,等搞定所有事情回到吳記川飯,還不到十一點(diǎn)。
辭過李行老,吳銘下了馬車,揉著屁股進(jìn)店。
一只腳剛跨過門檻,店內(nèi)忽然響起爭執(zhí):
“胡說!掌柜的分明是菩薩轉(zhuǎn)世!”
“非也!師父實(shí)乃灶王爺下凡!”
“???”
“師父!”
“吳掌柜!”
謝、李二人立時收聲,謝清歡小跑著迎上來:“師父,拿到行頭了?”
吳銘從懷里摸出加蓋了官府公章的行頭輕輕晃動。
從今兒起,咱也是東京城里合法合規(guī)的商戶了!
不僅如此,返程途中,李行老把定價的事也給他講明白了,以后推出新菜,便可按行規(guī)自行定價。
師徒倆回到廚房著手備料。
今天是周六,川味飯館的第一桌客人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
吳建軍本以為是雙休的緣故,很快便發(fā)現(xiàn)不對:不是客人來得早了,而是客人變多了!
甚至有不少人開車過來吃飯,有些是回頭客,有些是生面孔,不到十二點(diǎn),竟就將店內(nèi)的八張桌子坐滿了。
最離奇的是:竟然沒一個人點(diǎn)蓋飯!
當(dāng)老爸再一次進(jìn)廚房報菜,吳銘忍不住問:“什么情況?又有人替咱們宣傳了?”
吳建軍說:“好像不是某一個人替咱們宣傳,我剛才問過了,他們有的是論壇里飯友,有的是被群友推薦來的,有的是看了小紅書,還有一桌是被什么B友安利的,我是沒聽懂……總之是通過不同的渠道聽說了咱們店,趁著休息專程趕過來用餐。”
“所以是有不少人替咱們宣傳?”
“很有可能!”
父子倆相視而笑,笑容越發(fā)變態(tài)。
這是要起飛的節(jié)奏啊!
贊美互聯(lián)網(wǎng)!
一旁的謝清歡很用心地偷聽仙人之間的對話,卻完全摸不著頭腦,什么群友B友的,把每個字拆開來已十分費(fèi)解,合在一起更是天書。
破天荒的,今天竟然在店外排起了號。
當(dāng)陳桂彥領(lǐng)著兩個同事頂著烈日殺到川味飯館,人都傻了。
不是哥們,明明昨天都一切正常,咋今天就排上號了?
陳桂彥的心情十分復(fù)雜,他當(dāng)然樂見有真材實(shí)料的飯館生意興隆,可他又不希望這家店的生意太過火爆,至少別火爆到連他都沒飯可吃了。
“小陳啊,周末還上班呢?”吳建軍拿著紙筆走出來,“要排號不,叔給你寫個號!”
“前面還有幾桌?”
“不多,就兩桌。”
陳桂彥還沒想好,他的兩個同事已經(jīng)打起退堂鼓:“陳哥,要不咱們?nèi)コ阅羌颐安税桑俊?/p>
“我贊同!”
二對一,勝負(fù)已分。
吳建軍收起紙筆,笑道:“今天周六,許多人看了你們的宣傳,平時沒空,都挑今天來了。”
陳桂彥作恍然狀,心里瘋狂吐槽:到底是誰在宣傳啊喂!給我適可而止啊!
自然不是他,論壇沒那么大能量,何況他發(fā)的那篇攻略帖早就沉下去了。
“那我們改天再來。”
三人朝街口的冒菜館走去,沒走多遠(yuǎn),迎面走過來一個小老頭頗為面熟,定睛一瞧:“徐爺?”
來者正是徐川。
“小陳啊,你吃過飯了?”
“沒,今天人多,需要排號……你不會是從家里過來的吧?”
“自然是從家里過來的。”
陳桂彥目瞪口呆,從徐爺家里過來駕車都得半個小時,這是有多饞啊!
“佩服!”
徐川笑著擺擺手:“不聊了,我得抓緊排號去了。”
三人目送徐爺健步如飛奔向川味飯館,不禁肅然起敬。
看著得有七八十歲了吧,這精神頭,強(qiáng)得可怕!
“這家店真有這么好吃嗎?要不咱也去排個號?”
“算了吧,下次再來,反正咱支行離得近,有的是機(jī)會。”
徐川拿了號,掏出手機(jī)說:“吳老板,咱倆加個好友,我去隔壁茶館坐會兒,輪到我了麻煩你給我發(fā)個消息。”
“行!”
吳建軍麻利地加上徐川的微信,看著列表里日益增多的好友,心里琢磨著,再過段時間怕是可以建個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