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全拍了陳從進一個馬屁,陳從進聽的倒是挺開心的,晚唐的軍隊,其實軍事素養是很高的,唯獨欠缺的,就是這幫武人缺少道德底線。
在會操結束后,清夷軍李旋德率六千步卒,回返媯州,兩千騎兵以及游奕使李旋化,則暫留幽州城。
而在陳從進奪取幽州三月后,也就是六月初,順州刺史紇便思臣遣使而來,言支持陳從進,繼任盧龍節度使之位。
順州,這個地方,是陳從進從軍生涯中,打的第一仗,順州,雖名為州,但實際上,只有懷柔一城之地,實力微弱,且其治下,牧民多窮困,若要按軍事實力上來說,大概兩百人左右,能混一副破舊的鐵甲。
說起來,這個紇便思臣的運氣,著實是差的離譜,先是被張公素打了一頓,又被當初的雄平都都將鄭邵,逼著殺了自己的兒子。
后來,又跟著李茂勛一同起兵,討伐張公素,結果李茂勛死了,紇便思臣又是一無所獲,還折了上千騎兵,可以說,本就窮困的紇便部,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紇便思臣已經沒有什么興致,再去和幽州的這些漢人打交道了,他只想自守懷柔,只有陳從進別太過分,對紇便部隨意搜刮,那他就愿意臣服。
在楊權恩被殺后,紇便思臣又觀察了兩個月,覺得陳從進坐穩幽州,已經沒有問題了,于是遣派使者,上表臣服,在順州臣服后,至今尚未明確態度的,有檀,涿,莫,瀛四州。
陳從進在會操結束后,決定主動出擊,命掌書記蕭郗,以督查六月夏稅之名,遣派官吏,奔赴四州,陳從進要看看,究竟有沒有人敢反對。
在軍營中,陳從進召見了老部下,王猛,郭崇景,楊匡,向元振,至于張泰,已經帶著人,去接那位四娘子了。
召見部下,是陳從進在會操中,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軍隊的人才問題。
在這個時代,因為戰事頻繁,且武人地位較高,勇武,猛卒升官的速度是很快,可勇武之人,或許很擅長陷陣沖鋒,但是帶兵卻未必能行。
只是這些人立了軍功,你卻不能不提拔,可升任中高層后,他的實際水平,很大概率,是不足以支撐其的軍職。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這些底層廝殺上來的軍將,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識,沒什么文化的人,這種人,心無畏懼,兵變的主力,大部分皆是這種人。
因此,陳從進現在想辦一個武學,或者說講武堂一類的東西,先期可以規模小一點,比如先找一些孤兒,或是家中困難的孩童,由幽州的教諭來教他們讀書識字,不用教那些經典,只要認字,懂的文墨既可。
同時,還可以讓軍中因傷殘而退下的軍卒,教他們進行基礎的軍事訓練,學制可以定位三年,或是五年,等學期滿后,可以再進行一些高級的軍事知識。
而且,這個武學堂,也可以讓隊頭及以上的軍官進行學習,主要學一些后勤,治軍,管理方面的事。
陳從進將自己心中所想,告知幾個心腹部下,對此,王猛的回答,依舊不出陳從進的預料。
“大帥,這年頭,打仗這事,還用學嗎?這仗打多了,自然就會了,別人去不去,那我不知道,但我肯定不去學。
至于那些娃娃兵,等他們長大了,這天下都變成什么樣都不知道,還有大帥擔憂的兵變,我覺得,那都是以前那些節帥,不辦人事,但我相信,以大帥在軍中的威望,沒有哪個敢不開眼的造次。”
陳從進沒好氣的說道:“知道什么叫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還有你不去,等學堂辦成,你就給老子去當第一批學生。”
“大帥……”
一直安靜坐在一旁的楊匡,這時說道:“大帥的想法很好,末將覺得可行。”
陳從進點點頭,嗯了一聲,隨后又看向郭崇景,問道:“崇景,有什么想法,但說無妨。”
郭崇景聞言,沉吟片刻后,緩緩說道:“大帥,末將確實是有些想法。”
“說”
“大帥,兵變之事,其核心點,便在于軍中不滿,若是全軍歸心,便是有一兩個膽大妄為者,怕也掀不起什么風浪,況且,大帥所設軍正使,已經慢慢將人手觸至隊頭一級,軍中若有風吹草動,大帥定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郭崇景說到這,又將話題引向學堂一事:“大帥,設立學堂,那些小娃學成后,即便是為一隊頭,恐怕底下那些老卒,也不會心服口服的,依末將之見,以大帥如今之威望,即便不設武學堂,軍中也不會有什么異動,反而是設了學堂,怕是底下人心中會有起疑。”
陳從進搖搖頭,道:“崇景,你還是沒理解本帥的意思啊!”
威望這個東西,很奇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陳從進現在,治下的外鎮軍暫且不提,就提眼下經略,靜塞,雄平三軍,自覺對這三軍,可以說自己能壓制的住,但是等自己死后,那么就不確定了。
比如,張允伸,活著的時候,威望其高,結果死了還沒多久,部下就叛亂了,再比如后來的楊行密,何等的英雄,可等他一死,他的子嗣又是何等下場。
當然,陳從進知道,自己現在考慮這些有些遠,但是,他還是想留下一些制度化的東西,如果他依然是延續這個時代武夫的做派,那么等自己死后,或許所奮斗的一切,都將付之東流。
這時,陳從進看了一眼郭崇景,沉聲道:“當今世道,武人橫行天下,但我斷言,凡事過猶不及,只有定下制度,咱們才能走的更遠啊!”
郭崇景聽后,沉默不語,他已經聽出了陳從進話外之意,辦武學堂,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大帥心中,對當下的武人,并不放心。
從長期看,是以這些孩子來慢慢取代老去的將領,從短期看,讓隊頭這等中低層的軍官入學,或許也能改變武夫成天想要劫掠的思想。
而這時,向元振忽然問道:“大帥一切都想的挺好,可是這等治軍之事,事多繁雜,便是以我等來說,從軍多年,統四千軍卒,已經是勉力為之。”
(今天加更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