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公府,承慶堂。
華燈高懸,絲竹隱隱,壽筵豐盛。
只是男賓首座那兩個本屬于兩位老爺的位置,空得刺眼!
女眷席上,氣氛烘托得極是熱鬧融洽。
人人臉上堆滿笑容,言語間盡是恭賀之聲,將一身簇新華服、端坐主位的護國太夫人賈梁氏眾星捧月般圍在中央。
賈梁氏今日容光煥發,雙頰自然透著健康的紅暈,眼神清亮有神,精神矍鑠,絲毫無病容。
滿頭珠翠下,那張猶帶幾分年輕時俊俏底子的臉龐,此刻更顯得富態雍容。
被眾人奉承著,她也含笑應酬,偶爾與身旁的賈母低語幾句!
“瞧太太今日這精神氣色,”王熙鳳今日笑得格外甜,挺著明顯的隆起的肚子, “真真是菩薩保佑,閻王爺也不敢收啊!瞧瞧,多福相!比我們這些皮實的,看著還康健十倍!這大難過后必有后福,往后福澤綿長著呢!”
她話說得漂亮,眼神卻有一瞬飄忽地落在賈梁氏紅潤的面色上!
這氣色......也太好了些?好的有些......不合常理?
“鳳丫頭這話可是說到我心坎兒里去了!”王夫人堆滿笑,立即接過話,對著賈梁氏,姿態放得極低,“嫂子您這福澤,深厚得緊!瞧瞧這氣色,這精神頭,哪里像是大病初愈?分明是返老還童了!要我說啊,定是國公爺的孝心感動了天地!您是不知道,國公爺為了您這病,那真是……”
她頓了頓,想要渲染那份孝心,可話到嘴邊,猛地想起遼國公被罷免在家中的緣由......!
剎那間,一股冰冷的寒氣順著王夫人的脊梁骨“嗖”地竄上頭頂!
就因為“意圖毒害”賈梁氏,國公爺就當著文武百官、圣上與上皇的面梟首一位王爺——!
...她更想起了......自己曾經宴席上辱罵賈梁氏賈玌發飆的場景...
瞬間,只覺得一股寒意瞬間籠罩全身,后頸的汗毛根根倒豎,仿佛有一把無形的的利刃,正懸在自己的脖頸之上!
聲音卡在了喉嚨里,后半句奉承話硬生生咽了回去!
“正是這話!”
賈母的聲音適時響起,帶著長者的慈和,瞬間打破王夫人的尷尬!
她側過身,輕輕拍了拍賈梁氏的手背,目光卻似有若無地掃過低頭瑟縮的王夫人,話卻是對著所有人說的:
“天戈這孩子,為了他梁太太這病,日夜懸心,衣不解帶地侍奉湯藥,那份孝心,真真是感天動地!”
“古之《二十四孝》怕也不過如此了!如今看著你康健安泰,紅光滿面,便是天戈這孩子最大的心愿,也是咱們闔府上下的福氣!這母慈子孝,實乃天倫至樂,令人艷羨啊!”
“老祖宗說得再對不過了!” 王熙鳳反應最快,笑得花枝亂顫,挺著肚子道,“太夫人康健,國公爺孝心,這才是咱們府上最大的福氣!母慈子孝,天倫之樂,可不就是老祖宗說的,最最令人艷羨的福分嗎?咱們今兒都沾光!”
“正是!正是!”
...
一時之間,眾人齊聲附和,承慶堂內歡聲笑語再起,吉祥話、奉承語交織在一起,伴著隱隱的絲竹聲,氣氛熱烈而融洽。
就在這其樂融融之際——
“哇啊——!!!”
一聲嘹亮而突兀的嬰兒啼哭,猛地撕開了滿堂的喧囂!
哭聲正是從秦可卿懷中那個穿著紅色小襖、虎頭虎腦的嬰孩——小平安口中發出。
小家伙已經六個多月了,小臉圓潤,此刻正皺著眉,在秦可卿懷里扭動著小身子,放聲大哭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哭聲,瞬間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秦可卿臉上閃過一絲歉意,連忙輕拍著孩子的背,低聲哄著:“哦,哦,平安乖,不哭不哭......”
賈梁氏正被眾人的奉承話烘得心情極好,此刻聽到這洪亮的哭聲,非但不惱,反而臉上露出了真切的、屬于祖母的慈愛笑容,眼中滿是疼惜和歡喜。
“哎喲,我的小祖宗醒啦?” 賈梁氏笑得眼睛彎彎,沖著秦可卿伸出手,“快,快抱過來給我瞧瞧!這小嗓門兒,中氣十足的,聽著就讓人心里歡喜!”
秦可卿見賈梁氏興致極高,心中稍安,連忙抱著孩子起身,小心地走到賈梁氏跟前。
賈梁氏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從秦可卿臂彎里接過那軟乎乎、沉甸甸的小身子。
她低下頭,看著懷中哭得小臉通紅、正奮力揮舞著小拳頭的小平安,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眼角都笑出了細紋。
“哦哦,乖孫孫,不哭不哭,老祖宗抱抱!”
賈梁氏聲音放得異常柔和,帶著一種哄孩子的獨特腔調,穩穩地抱著孩子,輕輕搖晃著,用手指輕輕觸碰嬰兒柔嫩的臉頰,
“瞧瞧這小模樣,多精神!哭都哭得這么響亮,將來定是個有出息的!”
小平安在祖母溫軟的懷抱和輕柔的搖晃中,哭聲漸漸小了下去,變成了委屈的抽噎,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含著淚花,好奇地看著眼前這張富態慈祥的臉。
“哎喲,瞧瞧,瞧瞧!這不就不哭了?還是老祖宗的面子大!” 王熙鳳立刻笑著湊趣,打破了因孩子啼哭帶來的短暫安靜。
“可不是嘛!太夫人一抱,小公子立刻就乖了,這是知道老祖宗疼他呢!”
賈梁氏抱著孩子,聽著眾人的奉承,看著懷中孫兒漸漸安靜下來的小臉,心中那份滿足和喜悅幾乎要滿溢出來。
她抬頭,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在屏風·外的兒子賈玌身上,又望向自己身旁的準兒媳婦林黛玉,眼中帶著深深的欣慰和慈愛。
于她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福氣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