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寧榮街燈火通明,綿延數(shù)里的紅燈籠映得整條街如同白晝。
數(shù)十名家仆手持銅燈分立兩側。
賈府中門大開,連正堂的八扇雕花大門也盡數(shù)敞開,這等排場,便是當年老國公在世時也罕見。
而這一次,整個賈府上自老太太、兩府老爺、太太,下至丫鬟婆子、小廝雜役,全都擠在一處,翹首以盼。
"啪嗒——啪嗒——"
馬蹄聲從街尾傳來,由遠及近,整齊而沉穩(wěn)。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連街上湊熱鬧的老百姓都不敢出聲,只瞪大眼睛看著那隊鐵甲錚錚的禁軍緩緩駛近。
"來了!"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所有人立刻繃緊了精神。
"肅靜!"
賈敬身為寧府唯一的長輩,此前雖退居廟宇清修多年,但今日卻也換上了正三品榮祿大夫朝服,立于石階正中,神情肅穆,親自壓陣。
左右兩側,賈赦、賈政兩位老爺皆著錦袍補服,身后賈璉、賈寶玉等賈府子弟按長幼列隊而立。目光灼灼地看著那支愈發(fā)接近的儀仗。
女眷們則按禮候在內院垂花門內,只等儀仗到了再出來相見。
遠處馬蹄聲漸近,街坊百姓早已被衙役隔在兩側,卻仍踮腳張望。
——那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啊!
只見一隊錦衣親衛(wèi)徐徐行來,皆是精挑細選的健卒,腰佩御賜雁翎刀。
親兵并未著甲,而是統(tǒng)一身著絳色箭衣,外罩軟緞比甲,既彰顯國公府威儀,又不至逾制僭越。
隊伍正中,二匹純黑駿馬駕著一輛朱輪華蓋車緩緩駛來。
車上錦帷低垂,頂蓋四角懸著青銅鈴鐺,風過時叮當作響。車駕前后各有八名親衛(wèi)持節(jié)隨行,一人高舉"敕造遼國公"的墨底金漆牌,一人持龍紋宮燈引路。
整支隊伍雖不過數(shù)十人,卻沉肅嚴整,顯是久經(jīng)沙場的精銳之師。
"嘶……" 幾個小丫頭見狀,下意識地退后兩步。
"這才是國公爺?shù)呐艌霭。? 街邊一位老儒摸著胡須感慨不已,"比當年的老寧國公還要威風!"
眾人正看得目眩神迷,又有人長嘆一聲:
“生子當如賈天戈啊!想那賈家這一輩,出了賈天戈這等人物,實乃家門之幸,更是我朝之幸!”
旁邊一人忙不迭點頭稱是:
“誰說不是呢!年紀輕輕便立下這等不世之功,封了遼國公。
聽聞在戰(zhàn)場上那可是神勇無比,殺得敵軍聞風喪膽。如今這衣錦還鄉(xiāng),瞧瞧這陣勢,真是風光無限吶!”
“可不是,想當年老國公們?yōu)閲⑾潞蘸諔?zhàn)功,沒想到賈家后輩中又出了如此杰出之人,延續(xù)這一門榮耀,實在令人欽佩。”
“四世三國公......”
——————
"恭迎國公爺——!"
賈府眾人齊聲高呼,聲震云霄。
車門緩緩推開,一只手先探了出來——手指修長,指節(jié)分明,骨指勻稱卻隱隱可見練武之人的薄繭。
車門推開的那一刻,整條寧榮街仿佛驟然陷入凝滯;
一個身影從車內緩緩走出——
那人身著朱紅色國公蟒袍,玉帶纏腰,頭戴金絲累珠冠,冠頂上嵌著一枚夜明寶珠,襯得其人如神祇臨凡,光華逼人。
他微微抬眸,那雙眼睛銳利深邃,令人不敢直視。
賈玌——
賈府上下所有人,包括賈寶玉在內,全都愣住了......
賈玌立于車轅之上,周身朱紅蟒袍映著數(shù)百盞燈籠的火光,竟像是披著一層燃燒的紅霞。
金絲冠上那顆夜明珠氤氳生輝,照得他眉目如畫又凜然不可犯——那張俊美的面容明明熟悉至極,卻因浸染了戰(zhàn)場殺伐之氣,平添三分攝人的凌厲。
——本就生得俊秀,時隔不過一年光景,今日一見,這位十七歲的少年國公竟比他們印象中的還要耀眼三分!
那股戰(zhàn)場磨練出來的殺伐之氣與他本就出眾的容貌糅合在一起,竟形成了一種令人窒息的鋒芒與貴氣。
"嘩啦——"
臺階兩側的丫鬟小廝們不約而同跪倒一片。
繡橘正捧著茶盤候著,乍見這賈玌這般氣勢,手上一抖,茶盞險些落地。
好在晴雯眼疾手快扶住,二人相視一眼,俱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之色——離府時還是個清俊少年,如今竟有了這般迫人的威勢!
沿街百姓更是騷動起來。幾個膽大的婦人踮著腳指指點點:
"這就是賈家那位小國公?天爺!這通身的氣派,真真是天神下凡吶!"
"聽說遼東一仗,單單就往那一站,就嚇壞了建奴!"茶樓上的老秀才瞇著眼連連點頭,"瞧瞧那眼神,比刀子還利三分!"
......
"恭賀國公爺凱旋!"
賈敬率先俯身行禮。
賈玌疾步上前,在父親雙膝觸地前穩(wěn)穩(wěn)托住他的手臂:"父親不必如此。"
手指修長有力,指節(jié)處覆著薄繭,那是常年手握刀劍的痕跡。
賈敬抬頭看著比自己高出半頭的兒子,不由眼眶發(fā)熱:"好...好..."
后頭賈赦賈政領著眾兄弟早已行禮恭迎。
賈玌攙扶起父親賈敬后,目光掃過階前跪著的眾人。
那目光如春風化雨,竟將先前的凜冽鋒芒盡數(shù)收斂,換作了溫和笑意。
"大老爺請起。"他上前兩步扶起跪在前排的賈赦,雙手托得極穩(wěn),竟讓這位素來倨傲的大老爺不由紅了眼眶,"您是老國公長子,何須行此大禮?"
賈赦手指微顫,握著侄兒的手竟舍不得放開:"好侄兒...好啊..."
他想起多年前那個被自己漠視的庶子賈琮,再看看眼前這位氣度沉穩(wěn)的少年國公,心中既愧又喜。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賈玌笑意更深,輕輕拍了拍賈赦的手背,又轉向一旁的賈政,"二老爺辛苦了。"
這一聲"二老爺"喊得真情實意,賈政頓時心頭一熱。
向來方正的臉上難得露出欣慰笑容,但依舊端著身份行禮回應:"國公爺為國征戰(zhàn),光耀門楣,才是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