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方文還是沒有立即請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吃烤匠。
發完郵件,興奮勁過了之后,疲倦感潮水般涌來,眼皮就跟灌了鉛一樣睜不開半點,他甚至都沒功夫回寢室,就在教研室的行軍床上躺下睡了起來。
這一覺他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只感覺從上研究生后就再也沒有睡過這樣一個安穩覺,仿佛教研室的行軍床比寢室的木板床睡著還舒服。
哼哼唧唧的伸了個懶腰,翻個身,還準備繼續睡會兒,才想起來自己是在行軍床上,而不是寢室有護欄的床。
翻身的瞬間懸空感涌上心頭,接下來是自由落體的失重感。
腎上腺素狂飆,方文手忙腳亂的想要抓住什么,最后慌亂之下都落了個空。
啪!
然而,預料中的疼痛感并沒有出現,方文感覺自己落在了某個柔軟的東西上面。
睜開眼一看,他發現自己竟然正躺在一張柔軟的粉紅色毛毯上,毛毯上還有可愛的小熊圖案。
這顯然不是他自己的毛毯。
方文一驚,趕緊站起身來。
“師兄醒了?!”
小師妹清脆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方文才發現教研室中除了他們倆已經空無一人。
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二十三點十七。
“謝了!”
看著正在收拾毛毯的小師妹,毛毯的主人是誰不言而喻,方文真誠道謝,如果不是這張毛毯,他可能就得吃點苦頭了。
“不用謝我,是劉導讓我在這兒等你的,讓你醒了去找他。”
小師妹抱著毛毯站起身來,大眼睛撲閃撲閃的看著方文,發現這位師兄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導找我?”
“你怎么不直接叫醒我?”
方文有些緊張,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論文出了問題。
“劉導讓我們別叫醒你的,讓你好好休息。”
小師妹嘟嘴到,導師的溫柔,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見到的。
方文那篇論文她也看了,不過她才剛入學不久,很多東西都還看得似懂非懂,并不明白這篇論文有多厲害。
但她能夠從大師兄和導師的反應看得出來,方文師兄應該是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成果。
方文不知道小師妹在想些什么,快步向劉洪濤的辦公室跑去,畢業論文可是大事,容不得半點疏忽。
劉洪濤辦公室門沒關,里面還亮著燈光,方文從門口探頭望進去,發現劉洪濤正專注的盯著電腦屏幕。
“睡醒了?”
劉洪濤自然也注意到了方文,看向門口,難得的露出笑容,“進來吧,坐。”
他以前一直認為自己收的學生都是些活寶。
但今天看了方文的論文后,他才發現以前是自己看走了眼,這群活寶里面,還是有可造之材的。
等到方文在辦公桌對面坐下,劉洪濤才開口問到,“有沒有想過讀博?”
“啊?”
方文張大嘴巴。
他設想過很多可能,但絕沒有想到自己坐下后老劉會問這么一句。
“那個,導,我什么水平你是知道的,我還準備搞定了畢業論文就去考個教師資格證,準備去當中學老師呢。”
雖然不知道老師何出此言,但他可不敢隨便答應,讀博一時爽,畢業火葬場,師兄們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鑒,這點自知之明方文還是有的。
劉洪濤眉頭微蹙,“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的水平還是不錯的,這篇論文就完成得很好。”
劉洪濤揚了揚手邊一迭打印了文字的 A4紙,“邏輯嚴密,技術路線清晰,得到的成果不僅填補了 Blackburn分類框架下的理論空白,還為計算群論提供了高效的新工具,已經是基礎群論領域的高質量研究了!”
“?”
方文有點懵,不知道老師這是什么意思。
明明一個月前自己這篇論文還是連研究生畢業論文水準都達不到的劣質品,怎么轉眼間就成了高質量研究了?
難道就因為昨晚的幾個改動?
真有這么大的提升?
“導,那個,我還是覺得讀博對我來說有些難度,你看……”
但方文沒有被這些甜言蜜語沖昏頭腦,他沒有忘記自己是個廢物的初心。
劉洪濤嘆了口氣,搞數學研究,除了天賦,自信同樣也很重要!
“不用這么快做決定,你現在才研二,可以回去好好考慮一下,想明白了再回我。”
“好的,導!”
方文從善如流,小雞啄米般的點頭,然后看向劉洪濤手中那迭 A4紙,“那我這篇畢業論文……”
劉洪濤把手中 A4紙遞給方文,“拿去吧,上面我寫了幾條建議,你按照建議再改改。”
方文頓時有些泄氣,他還以為已經萬事大吉了,沒想到還要改!
“改完之后翻譯成英文,試著投一下 Journal of Algebara或者 Journal of Group Theory。”
“嗯?”
方文像是看到了鬼一樣的看向自己手中的論文。
Journal of Algebara和Journal of Group Theory是什么他當然知道,這兩個期刊在群論領域也算是高規格,很有影響力的期刊了。
雖然數學期刊,因為其特殊性,影響因子都比較低,所以這兩個期刊都只是 SCI二區期刊。
但哪怕是二區期刊,也已經很牛了!
蓉城大學數學系的博士只要能發一篇 SCI二區的論文就達到畢業條件了。
他這篇碩士畢業論文何德何能,還能發 SCI二區期刊?
并且這兩個期刊在數學領域的影響力,是比正常 SCI二區期刊要高不少的。
瞟了一眼老師的建議,1.建議補充p=5,7的算例代碼(作為附錄或補充材料),以增強結果的可復現性。
2.可增加對1930-1960年代p群自同構群經典文獻(如Higman, Gaschütz)的對比分析,進一步凸顯本工作的傳承與突破。
3.部分證明細節(如Hom群與同態核的雙射構造)可移至附錄,以提升主文流暢度。
這些都不涉及論文主體證明的改動,也就是說,老師認同了他的論文,只需要做點小優化就能發SCI二區了!
“有什么疑問嗎?”
劉洪濤和藹的問到,“質量問題你不用擔心,通訊作者寫我,我可以給你這篇論文做學術擔保。”
“不管你后續想不想讀博,我都建議你繼續順著這個思路研究下去,你這篇論文的方法論對相鄰領域,比如模李代數、算術幾何中的 p進群表示,有不小的啟發意義,后面你可以試著探索與表示論的交叉應用。”
方文有些恍惚。
但他也確定了一件事——他這篇論文,真的有 SCI二區水平,導都愿意給他做學術擔保了!
回想起昨天晚上跟陳輝的微信交流,他才恍然,似乎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陳輝給他的那些建議,或者直白的說是指導,到底有多大價值!
“如果投期刊的話,二作我能不能寫其他人?”
通常來說,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論文,二作都是要寫老師的,但明白自己占了多大便宜的方文沒有忘恩負義,哪怕是冒著被指控學術不端的風險,他也決定說出那個人的名字。
“你想寫誰?”
劉洪濤倒是不介意少一個二作,這對他在數學界的威望影響微乎其微,有一個通訊作者掛著,就能讓他在教育界有些吹噓的資本了。
“陳輝!”
“誰?”
劉洪濤身子前傾,感覺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聽。
他還記得這個名字,只是,這個名字跟方文,跟這篇論文,到底有什么關系?
八更,求訂閱,求月票(驕傲)
感謝湖畔鎮霍格、wind650417、書友20240126202031070的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