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霄之所以這么問,明顯是想給陸奇爭取一些好處。
她想讓陸奇來寫這個劇本,或者小說,然后由張之路改編。
如此一來,陸奇至少是原著、或者編劇之一!
電影編劇的稿費不菲,還享受電影上映后帶來的名氣加成。
此外,一部科幻電影的上映,對國內科幻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宋崇張之路兩人是電影圈老人,聽出楊霄的言外之意,對視一眼,由張之路笑著開口:
“這是自然。不知陸奇老師有沒有興趣給我們寫個劇本?”
宋崇:“我們兩個本來只是想來蓉城尋找靈感,沒想到直接撿到一個好故事!”
陸奇有點遲疑,打算拒絕:“我……”
他沒寫過劇本,不知道咋寫啊。
遲疑的姿態讓兩人產生誤解。
張之路直接開口:“那個,陸老師,我們這部電影的制作費用并不是很多,編劇費只能給你八,不,一千,希望你不要介意。”
他想說八百塊,但一想到對方寫出《終結者》那么精彩的續集,咬咬牙將編劇費增加到一千。
要知道,剛入行的新編劇,寫一個劇本也才五百左右。
名編劇的費用可達到上千,甚至兩三千。
一千塊?
陸奇立即咽下即將拒絕的話,換上一副笑容:“不介意不介意。大家都是為了我國的電影事業,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張之路和宋崇頓時松一口氣。
宋崇對時間較為敏感:“陸奇老師,你寫一個劇本,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陸奇不清楚里面的門道,但記得前世看的年代文或者導演文,似乎長則一年半載的,所以反問:
“您們想讓我在什么時候交稿?”
宋崇想起廠里沒說時間限制,嘗試說了一個數:“你看,六個月能否交稿?”
六個月?
一千塊!
相當于一個月150元,妥妥高薪階層。
再說,因為前世的記憶,三個月的時間綽綽有余。
他打算明天去新華書店找幾本劇本相關的書籍,臨時磨刀,夠用就行!
陸奇滿臉笑意:“沒問題。我一定按時交稿,絕對讓兩位老師滿意!”
“請兩位放心,小陸寫科幻小說非常拿手!這個科幻劇本不在話下!”楊霄見事情談妥,指著剛才拿過來的雜志,“兩位不妨看看他的其他作品。”
兩人詫異:“陸奇老師還有其他作品?”
他們心里都還沒意識到,楊霄悄悄給電影定調:科幻電影!
譚凱笑著給他們科普,從《蟻人世界》到《終結者》,差點沒將他們鎮住。
兩人心想:陸奇那么年輕,不到20歲的樣子,就寫了五部作品?
他們很少看科幻作品,不清楚陸奇的小說有啥特殊之處。
楊霄見他們感興趣,將幾本雜志送給他們:“兩位老師不妨路上再看。”
兩人收起雜志,與眾人告別。
等兩人走后,陸奇一把抓住譚凱的手求助:“老譚,劇本怎么寫?”
楊霄:???
譚凱:???
譚凱忍不住問:“你不會寫?那你為啥要接下了?”
陸奇一臉無辜:“不是主編的意思么?再說還有一千塊的編劇費,一千塊啊!”
兩人心中明白,純粹是錢起了作用。
“我也沒寫過,愛莫能助!”
楊霄忍不住叮囑:“小陸,好好寫。當年童恩征老師的同名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在全國范圍內引發科幻熱潮。希望你能把握這次機會!”
譚凱順嘴問一句:“劇本的名字叫什么?”
陸奇:“《霹靂貝貝》!放心,兒童科幻是小意思,有手就能完成!”
譚凱聽到“有手”兩字,嘴角抽搐兩下,重復幾次后說:“名字倒也恰當!加油吧!”
--------------
下午三點,陸奇干脆借口約稿,去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
第二天,他帶著一本理論,一本劇本在編輯室里公然摸魚。
楊霄路過,看到封面上的書名,若有所思的看著陸奇。
“別墜了你的名聲!”
陸奇:我還有名聲???
譚凱看見后,問:“要不要我給你介紹一位編劇大師?”
陸奇指著《編劇藝術》的書名:“看到沒有,專業大師的心血。說難不難!”
之所以不難,還不是因為看過電影的緣故。
原本陸奇打算休息一段時間,再考慮寫啥新作。
現在多了一份兼職,一份稿子賺兩份錢!
美滋滋!
----------
拜訪峨眉制片廠后,宋崇、張之路返回京城。
火車上,兩人得以空閑看雜志。
仔細一看,頓時有了新發現。
四本封面,有三本是陸奇的小說。
“該不會是雜志內定的吧?”
人情世故,他們見得太多!
兩人帶著疑惑開始看雜志,稍微對比,分頭看。
宋崇看《蟻人世界》,《蟻素》。
張之路看《流浪地球》和《冰箱世紀》。
看完《蟻人世界》,宋崇表示:“陸奇的小說很有想象力,有點意思!”
等看了《蟻素》,臉上露出驚訝:“這本是披著科幻的外皮的純文學作品!估計放在各省的文學期刊也能發表。”
而張之路看完《流浪地球》后,對書中的想象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宋,你得看看這本,想象力和故事非常驚人!沒想到科幻文學寫得如此精彩。”
“咦!這篇《冰箱世紀》更有意思,非常適合改編成為一部電影短劇!”
兩人一邊感慨,一邊交換雜志。
還未到京城,兩人將陸奇的小說看完,順帶看了雜志其余作品。
“科幻小說還挺有意思,不過質量參差不齊,故事性和想象力有些不在同一水平。”
“前兩年,科幻文學不是還飽受批評么。我看了陸奇的作品,感覺它的批評似乎有些過分了!科幻文學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咦,你看。陸奇還發表了一篇科幻創作心得!如此一看,我對他的劇本更加充滿信心!”
兩人是導演和編輯,很快就著作品討論如何改編為電影。
宋導說:“如果有可能,我想改編《流浪地球》。可惜現在國外的特效技術也支撐不起書中的效果。”
他篤定的說:“如能順利拍攝,此電影必將在華夏歷史青史留名!”
張之路有不同的看法:“先別說技術,就光投資,也不是我們能覬覦的。倒是《蟻人世界》和《冰箱世紀》這樣的小文,改編起來很容易。”
兩人相視而笑,接著齊齊嘆道:
“可惜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