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省科協二樓第二會議室,載入科幻史冊的第一屆銀河獎發獎大會即將舉行。
兩人起得很早,但情況明顯不一樣。
喝酒的緣故,陸奇睡得很安穩,沒有任何認床的跡象。也可能是因為年紀輕輕的緣故。
吳啱臉上的黑眼圈比較明顯,一看就知道沒睡好,不過精神很亢奮。
他昨晚睡得并不安穩,處于迷迷糊糊的狀態,老是惦記明天的會議,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獲獎,獲得什么獎!
陸奇看他特意穿了一件藍白格子襯衣,心里差點沒笑出來。
再加上那一頭沒怎么打理的頭發,有點很像前世的程序員。
嗯,就差背一個電腦包。
早餐過后,八點半準時來到省科協的會議廳。
楊霄、譚凱等人早已在簽到處等待,現場來了不少人。
楊霄穿得鄭重,內置一件白色衣服,外套一件藍色外套。
譚凱白色襯衣搭一條紅色領帶,手上拿著一件藍色運動服外套。
兩人都是一副春風得意的模樣,邊上的桌子放著今年第三期《科學文藝》(單月15日上市)。
進會場后,譚凱拉著兩人介紹現場的領導、前輩。
“童老師、鮑老師、溫老師、鄭老師、周老師,這是今天獲獎的作者,吳啱。”
我們雜志最年輕的科幻作家,陸奇。一個月內投了兩篇非常出色的小說。”
“這兩位是國內著名的科幻文學家,童恩征老師和鄭文光老師”
“作協書記處鮑倡老師、他夫人亞光老師。”
“科普作協理事長溫濟澤老師。”
“省科協主席周于振老師。”
……
幾人正在閑聊,見譚凱帶了兩個小年輕過來,紛紛打打招呼。
“你就是吳啱啊,聽說你中學時就開始寫科幻小說,難怪作品寫得那么優秀。”
“不錯不錯,繼續努力。科幻文學需要你們這樣的后起之秀。”
“期待下一屆繼續為你發獎!”
一堆前輩對吳啱表揚不已,語氣和藹可親。
在前輩們面前,吳啱有點激動及拘謹,聽到紛紛而來的表揚,臉上的笑容抑制不住。
他聽到繼續發獎幾字!
等前輩們轉向陸奇,對他如此年紀輕輕更加好奇:
童恩征問:“小陸同志,你多大了?”
“今年18歲。”
鄭文光:“了不得了不得,小譚對你的作品評價很高,有沒有帶著?”
譚凱趕忙說:“目前留在雜志社,會后再請幾位老師斧正。”
隨后幾人又問了陸奇一些科幻文學的認知,更加滿意。
不一會,一身白色襯衣的吳顯奎風風火火進了會場。
譚凱招手將他叫到跟前,語氣更加熱情:“他就是吳顯奎。”
幾人紛紛用贊許的目光看著他。
童恩征笑著開口:“你的《勇士號沖向臺風》寫得非常好,第一實至名歸。”
昨晚已知道自己獲得第一名的吳顯奎臉上依然激動:“謝謝童老師。”
見幾人聊得高興,譚凱說一聲告罪,拉著陸奇滿場介紹。
大會還未開始,在場的人都知道《科幻文藝》雜志社挖掘出一個18歲的天才科幻作家。
陸奇也認識了不少大佬:流沙河、黎本初、雜志的老領導李力眾等等。
等楊瀟作為主持人開始講話,陸奇才有時間打量會場。
與2024年充滿炫酷、科幻感的大會不同,現場的布置很有80年代的特色。
三四百平的會場正前方掛著一條紅色橫幅,寫著“華夏科幻小說銀河獎發獎大會”幾個白色大字。
底下是鋪著白布的條桌,左右各放著一個插滿鮮花的花瓶點綴,中間放著兩個暖水壺,陶瓷杯擺在各人面前。領導前輩們坐的地方。
對面是幾排椅子,作者、嘉賓、工作人員坐的地方。
講話的工具是麥克風配一個大喇叭,不時發出呲呲的尖嘯聲。
前兩排為征文活動的作者,陸奇很自覺的坐在最后一排,左右是《科學文藝》的編輯們。
聽著臺上領導們熱情洋溢的講話,有一種時空穿越之感。
廢話很少,言語中充滿對科幻文學的熱愛、激情、期待以及鼓勵。
一種很純粹的感覺,與前世假大空完全不同。
或許是一種叫信念的力量。
童恩征說:“現在科學文藝處在一種比較困難的境地,就像可憐的灰姑娘,我們要竭盡全力使灰姑娘得到她應有的歡樂和幸福。”
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持續很長時間。
陸奇知道,將科幻比喻成灰姑娘,就是自此而起,從而成為科幻的別稱。
各領導發言之后,開始公布獲獎名單:
吳顯奎、王曉達、曹建、席文舉、劉興詩……
作為第一屆第一名,吳顯奎意氣風發上臺發言。
陸奇眼尖,發現他襯衣的第二個扣子沒扣。
隨后還有吳啱等獲獎作者上臺發表感言。
一個個面孔,熱情洋溢、充滿活力,看不到華夏科幻處于低谷的跡象。
最后童恩征感慨的說:“我看到會場很多年輕人,對華夏科幻文學的未來充滿信心。”
發獎大會結束,眾人紛紛拍照合影。
陸奇本來想單獨和童恩征與鄭文光單獨合影,但卻被譚凱拉著一起拍了幾個大合照,單獨合影的要求最后也得到滿足。
《川省日報》席問舉對陸奇很感興趣。
會前聽譚凱介紹,年輕有為的青年作家,且看衣著樸素便知出身一般,很有新聞價值。
最重要一點,名字很熟悉!
出于記者的敏感性,合影后,他很熱情與陸奇聊天:
“陸奇,你是哪里人?”
陸奇:“岳安縣。”
席問舉心想不會那么巧吧:“羊石鎮,東山村?”
這下輪到陸奇詫異:“你怎么知道?”
突然福至心靈,想到第一筆稿費來信里的名字:
“席記者!半個月前給我寫信的就是你?”
席問舉先是一愣,繼而大笑:“沒想到,沒想到啊。陸奇是你,居然那么年輕!后生可畏啊!”
譚凱楊霄等人見狀,紛紛出言相問。
等得知此前省報那篇改革主題的文章就是出自陸奇之手,嘖嘖稱奇。
楊霄心呼:撿到寶了!
很快引來童恩征、鄭文光等人,他們了解情況后,對陸奇刮目相看。
如果說科幻小說需要想象力和科學知識,那篇改革的文章需要更多,不僅要有極深的歷史素養,還要對現狀、改革有獨特的理解!
左右大會已結束,幾人當下決定前往雜志社,看陸奇小同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