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里正有點兒心虛和尷尬,不自然搓搓手,苦笑嘆氣:“采春啊,那啥,你就、就盡力就行,能得多少算多少,弄回來了,我再給大家伙兒分。”
“嗯。”
柳采春也點頭表示同意。
太多了,大概有的連娘家啊親戚家啊什么的都算在內(nèi)了,或者不需要那么多也瞎報,就是想要多囤一點。
畢竟,糧價漲得那叫一個心驚膽顫,銀子攥在手里大有越來越不值錢的趨勢。
既然如此,還不如換成讓人踏實的糧食。
柳采春和初七再次進(jìn)城,找了齊小姐,說明來意。
齊小姐笑道:“柳姐姐不如給個大概數(shù)唄,我也好心里有數(shù)。”
柳采春心說,這我可不好意思說,畢竟那數(shù)字有點太夸張。
但人家齊小姐的話也有道理。
她想了想,“糙米、黑面各五六千斤?”
“多少?”
齊小姐愣住,睜大了眼睛。
柳采春無奈一攤手:“我們村大多數(shù)人家都想要糧,索性不用管了,沒這么多齊小姐能弄到多少算多少吧。誰家不夠的再自己想辦法。”
到底是一個村啊。
齊小姐恢復(fù)平靜,能理解了。
“就算是我們齊家,一下子也弄不來這么多。我最多能弄來三千斤糙米、兩千多斤黑面。”
“可以,這也不少了,多謝齊小姐!”
齊小姐松了口氣:“不用客氣、不用客氣!柳姐姐不嫌少就好。”
柳采春:“怎么會?這已經(jīng)麻煩你了。”
沒兩天,齊小姐便弄到了糧食,柳采春帶著幾個靠得住的村里人進(jìn)城運糧。
柳盛兄弟也來了,因為干旱,鮮紅辣椒提前下線,已經(jīng)收不到了。即便收上來的,瞧著也賴賴巴巴的不爽亮,品相不好,柳采春便不要了。
不光是鮮辣椒,藥草、染料也不收了。
天氣緣故,不但數(shù)量變少了,品相也不行了。
這兩樣?xùn)|西偏偏都是非常吃品相的,品相不行,根本不能要。
大家伙兒只好遺憾的收手。
柳采春表示,以后只要東西合適了,還會收購的。
大伙兒心里安定不少,紛紛表示感激。
好歹抓住了些什么可以做后盾依靠似的。
好笑的事田家、鄭家那邊居然又來了人,想要逼著柳采春收購,氣急敗壞竟然威脅上了。
柳里正大怒。
豈能容許外人如此欺負(fù)自個村里這么好的柳采春?帶著一群人將那兩家轟走了。
順便將田氏、鄭小梅教訓(xùn)了一通。警告她們要是再敢作妖,就滾出柳灣村。
婆媳倆又氣又恨。
柳里正過后又憂心忡忡向柳采春道:“他們這是病急亂投醫(yī)、狗急跳墻了,哎,怕是真的要亂起來了。”
柳采春也無話可說。
這是沒法子的事兒。
現(xiàn)在村里只有安嬸子、魯大娘他們?nèi)匀辉隰├苯罚刻爝€能有進(jìn)項。
魯大娘一家子對柳采春感激不盡,恨不得掏心掏肺將她當(dāng)成救命恩人對待。
他們家人口又多又窮的厲害,如果沒有柳采春,哪里能夠積攢這么多錢買糧食?恐怕早就該絕望的等著餓死了。
如今呢,他們家一躍而成村里頗有積蓄的人家了。
甚至還聽從柳采春的勸告,將房子修整了一番,院子也用石頭砌、黃泥夯成高高的圍墻圍了起來,取代了先前的竹籬笆,院子門也換上了結(jié)實厚重又牢固的實木大門。
糧食弄回了村子里,柳里正請了族老、村老來,根據(jù)各家情況分派,將糧食分別原價轉(zhuǎn)賣給各家。
并不是家家都有。
有些人家已經(jīng)囤積很多了,并且人口也少,就不分了。
但也有三十六戶人家需要繼續(xù)購買。
雖然買回來的糧食不少,可分給的人家一多,也就不顯得多了。
無論如何,這對大家來說已經(jīng)是大好事了,無論是分到的還是沒分到的,都十分感激柳采春。
她今日能幫大伙兒,將來自然也能。
這種時候還能一口氣弄來這么多糧食,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三十六戶人家,少的能分派到八十斤、多的分到一百五六十斤,加上各家原來買到的,地里那澆過水看起來長得很不錯的土豆、木薯,終于徹底安心。
一家子省吃儉用一些,吃到明年秋收,應(yīng)當(dāng)差不多了。
說不定明春雨水充沛,野菜鮮嫩、又有菌子和筍子,大家又能掙錢了呢?
全村人都大體安心。
盡管女人們想到娘家、男人們想到外祖家以及姐妹們出嫁的夫家還是有些擔(dān)心。但誰也不是神仙,能怎么辦呢?
到時候能幫得了的就幫一把,幫不了的那也沒法子了。
無論如何總得先顧著自家。
但每個村總有那么幾個不識好歹的玩意兒。
柳三奶家有錢,囤糧囤的也早,因此這次并沒能分得。
這也沒什么,他們家也不慌。
但楊小燕心里很不舒服。
夫家雖然不需要,可是娘家需要啊。
她娘前兩天還捎口信給她,讓她想辦法幫忙多買些糧食,現(xiàn)在城里買糧,排隊都不一定輪得上,糧店每天放的量太少了,往往沒排到就沒有了。
她上哪兒想辦法去?
一邊心急如焚一邊暗暗埋怨娘他們怎么早不知道囤糧?到了這種時候才開始囤,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柳里正讓大家伙兒登記的時候,楊小燕高高興興的去登記了五百斤。
她心里甚至盤算好了,到時候糧食運送回來,她想辦法先將糧食運回家去,至于買糧的錢,先欠著好了。等以后再慢慢還。
反正她大哥肯定能考中舉人進(jìn)士,只要中了舉人,家里就不會缺錢。
反正到時候糧食都已經(jīng)買回來了,自家便是暫時不給錢,也不要緊的對不對?柳采春那么有本事,先墊著錢又怎么啦?
沒想到......她一粒糧食沒撈著。
別人家分糧的時候,楊小燕也在那看熱鬧,越看越氣,忍不住酸溜溜大聲道:“這幾十斤、百多斤夠干啥呀,采春既然那么有本事,為什么不幫忙多買點呢?她這一出馬就能買回來好幾千,再努力努力,多求一求她那東家,難道不能多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