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av影院_日韩欧美国产精品综合嫩v_久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91亚洲精品_黄色大片成人_日韩成人免费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小威小說網 > 仙俠玄幻 > 永樂風云 > 第十二章:藩王焚宮狐亦傷(上)

永樂風云 第十二章:藩王焚宮狐亦傷(上)

作者:欸哎懶散人 分類:仙俠玄幻 更新時間:2025-07-25 12:04:04 來源:香書小說

建文元年的暮秋,一場曠日持久的國喪所帶來的、幾乎要將整個帝國都拖入窒息的沉重陰云,終于在金陵城的上空,被一絲嶄新的、屬于年輕帝王的溫煦晨光悄然撕開了一道縫隙。那股彌漫在紫禁城高大宮墻與幽深甬道之間,仿佛無數冤魂在低泣的嗚咽風聲似乎也收斂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了希望與變革氣息的躁動。街市之上,那些在洪武末年早已因恐懼而將頭顱深深埋入胸口、只求茍活的百姓,開始試探性地重新挺直了他們那早已習慣于彎曲的脊梁;而秦淮河兩岸的畫舫之上,絲竹之聲也仿佛比往昔更多了幾分發自內心的輕快與旖旎,歌女的吳儂軟語在微涼的秋風中飄蕩,似乎在吟唱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然而,就在這片看似萬象更新、溫和仁厚的表象之下,一股更為凜冽、也更為冷酷的寒流,早已在紫禁城最深處的文華殿內悄然匯聚成型。它被一層名為“仁政”與“法度”的華美外衣精心地包裹著,卻絲毫掩蓋不住其內里那如同出鞘利劍般的森然鋒芒。這股寒流,以一種不容置疑的雷霆萬鈞之勢,正向著帝國版圖之上那些看似枝繁葉茂、實則早已與主干離心離德的藩王宗室,席卷而去。

深夜的文華殿內,燭火通明,將年輕的建文皇帝朱允炆那張清秀儒雅、卻又因連日的操勞而略顯蒼白的臉龐,映照得忽明忽暗,給他那充滿了理想主義光輝的眼眸,平添了幾分不屬于他這個年紀的凝重。他沒有安坐于那張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而是罕見地走下了御階,親手將兩位正向他奏報削藩“輝煌”戰果的肱股之臣,從冰冷堅硬的金磚之上,一一攙扶起來,言語之間充滿了難以抑制的興奮與欣慰。

“兩位先生快快請起!”他緊緊地握著兵部尚書齊泰與太常寺卿黃子澄那微涼的手,那雙因為飽讀儒家經典而顯得格外清澈的眼睛里,閃爍著一種即將開創一個前所未有、光耀千古盛世的奪目光彩,“朕自登基以來,日夜憂思,唯恐有負皇祖父臨終之重托。諸位王叔擁兵自重,在各自封地之內自設官署、自征賦稅,儼然已成國中之國,此舉不僅早已違背了皇祖父令其‘屏藩王室,拱衛京師’之本意,更是動搖我大明江山之國本!此等沉疴,若不斷然除去,他日必成心腹大患。如今,聽聞周王叔兵不血刃便束手就擒,不日即將押解至京,朕這顆懸了許久的心,才算稍稍放下。此皆仰賴兩位先生運籌帷幄,方能成就此等不世之功!”

兵部尚書齊泰,這位一手策劃并堅決推動“削藩”國策的帝師,此刻一身緋紅色的嶄新朝服,在燭光下顯得格外醒目,他那張總是帶著幾分嚴肅的臉上也因激動而微微漲紅。他對著建文帝深深一揖,聲音慷慨激昂,充滿了理論家特有的、不容置疑的自信:“陛下此言差矣!此非臣等之功,實乃陛下天威浩蕩,仁政感化之功!《周禮》有云,‘建官惟百,眾惟征士’,其真意便是天下兵權當盡歸于天子一人,此乃維系社稷之根本,成就王道之基石!周王朱橚雖貴為太祖親子、陛下親叔,然其在封地開封府多行不法,侵占民田,與民爭利,早已是怨聲載道。今陛下以雷霆之勢,行仁義之師,奉太祖之法度,明正典刑,此乃撥亂反正,順天應人之大舉!王師所至,天命所歸,彼又豈敢以螳臂之軀,阻擋歷史之車輪?其束手就擒,非是畏懼我朝廷之兵威,實乃感于陛下之仁德,愧于自身之劣行,故而幡然醒悟,俯首認罪也!”

他身旁的太常寺卿黃子澄則立刻心領神會地上前一步,用一種更為務實、也更為巧妙的言辭,將齊泰這番充滿了宏大理論色彩的論斷,具化為了一套在他看來天衣無縫、足以傳之后世的行動方略。他面帶微笑,那雙總是閃爍著精明光芒的眼睛里此刻更是充滿了智珠在握的自信:“陛下,齊大人所言,字字珠璣,深合圣人之道。臣以為,削藩之事,當如良醫治病,需先辨其脈絡,再定其緩急,不可一蹴而就,亦不可投鼠忌器。如今周王已擒,天下諸藩,必已聞風喪膽,如履薄冰。我等正可乘此大勢,以霹靂手段,行懷柔之策,將那些素來驕橫不法、民怨最為深重的藩王,先行一一剪除。譬如那鎮守大同的代王朱桂,為人粗鄙暴虐,動輒鞭撻下屬,凌辱朝廷官吏,其行徑早已天人共憤。又如那鎮守武昌的岷王朱楩,性情貪婪無度,竟敢私印寶鈔,擾亂一方經濟,其罪亦不可赦。此二人,便是那病入膏肓之軀體上,最為顯眼的毒瘡膿包。”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年輕的帝王,聲音里充滿了蠱惑人心的力量:“我等只需再下兩道詔書,由大理寺與都察院共同擬定,詳陳其罪,而后命地方衛所合圍其府,則此二人,其勢遠不及湘、燕等強藩,斷然不敢悍然抵抗,必會望風而降。如此一來,我朝廷不損一兵一卒,便可連削三王,既可向天下展示陛下整頓宗室、澄清吏治之決心,又能極大地威懾其余諸王,使其人人自危,不敢再有不臣之心。待將燕王朱棣之羽翼一一剪除,使其成為一頭被拔光了爪牙的孤家寡人,屆時,他是入京請罪,還是坐以待斃,便全在陛下您的一念之間了!我朝廷雄兵百萬,錢糧充足,以泰山壓卵之勢,何愁區區一個遠在北平的燕王不平?”

年輕的建文帝,被兩位他最敬重、最信任的老師所描繪的這幅“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完美畫卷,所深深地打動了。他那顆本就充滿了理想主義與仁政幻想的年輕的心,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他仿佛已經看到,那些曾經讓他的皇祖父都感到頭疼不已、日夜憂思的心腹大患,都將在自己這充滿“仁愛”與“智慧”的“建文新政”之下,如春日里的冰雪一般,迅速消融。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臉上洋溢著一種屬于年輕帝王的、不容置疑的自信,他走回御案之旁,提起那支象征著帝國最高意志的沉重朱筆,在一份早已擬好的圣旨之上,蓋下了鮮紅的、代表著無上權柄的玉璽。

“好!就依兩位先生之萬全之策!”他朗聲說道,聲音在空曠的文華殿中回響,“傳朕旨意,再擬兩道詔書,將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之罪狀,昭告天下!朕要讓天下所有人都看看,這大明江山,終究是奉法而治的天下,朕的仁政,也絕非是毫無鋒芒的軟弱!”

他沒有看到,就在他話音落下的那一刻,在他身后那片巨大的、象征著皇權的龍椅的陰影里,仿佛正有一個蒼老的、帶著無盡疲憊與猜忌的嘆息聲,在幽幽回響,那嘆息仿佛在說:“癡兒……癡兒啊……你以為那是狼,只要拔光了牙,便能變成狗。卻不知,那是一頭真正的猛虎,你今日所拔的每一根毫毛,都只會讓它的利爪,磨得更加鋒利……”

一場由書生所主導的、自以為是的、充滿了程序正義的“文明”清洗,就此拉開了它冰冷的、也注定要通往血腥的序幕。

數日之后,北國邊鎮,大同府,秋日的朔風早已帶著刺骨的寒意,從蒙古高原之上呼嘯而來,將整座由黃土與巨石構筑的堅城都染上了一層蒼涼的土黃色。代王朱桂,這位洪武大帝的第十三子,此刻正**著古銅色的上身,在他那寬闊得足以跑馬的王府演武場之上,與幾名同樣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的蒙古族親衛,進行著一場最原始也最血腥的摔跤比試。他渾身肌肉虬結,如同一頭來自洪荒的棕熊,胸前濃密的黑毛之上沾滿了汗水與塵土,每一次將對手狠狠地摜倒在地,口中都會發出一聲野獸般滿足的低吼。他從不相信金陵城里那些文官口中那套繁文縟節,更不屑于他們所謂的“仁義道德”,他只相信一個道理——這世上最可靠的,永遠是握在自己手中的刀,與這身足以撕裂虎豹的蠻力。

就在他又一次將一名壯碩的親衛如同丟一個破麻袋般扔出數丈之遠,正準備仰天發出一聲勝利的咆哮之時,王府那扇由整塊鐵木打造、外包銅皮的朱紅色厚重正門,卻被一陣沉重的、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震得嗡嗡作響。一名王府長史連滾帶爬地沖了進來,那張平日里總是諂媚而油滑的臉上此刻卻滿是驚恐之色,聲音都已變了調,尖銳得如同被踩了脖子的公雞:“王……王爺!不好了!王府……王府被朝廷的大軍給圍了!”

“什么?!”朱桂那即將出口的咆哮聲戛然而止,他猛地轉過頭,那雙本就因好斗而顯得有些充血的眼睛,在瞬間變得血紅,如同一頭被徹底激怒的公牛!他一把推開身前試圖為他披上外袍的侍女,隨手抓起一旁兵器架上一柄尋常人需雙手才能勉強舉起的宣花大斧,大步流星地便向著府門沖去,口中更是污言穢語不絕于耳,將那個遠在金陵的、他從未放在眼里的侄兒皇帝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他娘的!是哪個不長眼的狗東西,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圍老子的王府!給老子開門!看老子不一斧子,把他連人帶馬,都活劈成兩半!”

當他氣勢洶洶地沖到府門之前,命人打開那兩扇沉重的包銅大門的那一剎那,眼前那森然可怖的景象,卻讓他那股沖天的、野獸般的怒火,都為之一滯。只見王府之外那條寬闊的長街之上,早已是黑壓壓的一片,數千名身披重甲、手持長戟的官軍,如同一片沉默的、由鋼鐵與殺氣凝聚而成的黑色森林,將整條街道都堵得水泄不通。而在那肅殺的軍陣之前,一名穿著錦衣衛千戶服飾的青年將領,正安然地坐在一匹神駿非凡的黑色戰馬之上,臉上掛著一絲禮貌而又疏離的、仿佛對眼前這一切都漠不關心的微笑。正是那個不久之前,在開封府兵不血刃便將周王朱橚拿下的指揮使,張謙。

“代王殿下,別來無恙。”張謙看著眼前這個**上身、手持巨斧、須發戟張,如同從山林中走出的野人般的親王,眼中沒有半分的輕蔑,只有一種程序化的、公事公辦的冷漠。他從懷中,緩緩地,取出了一卷由明黃色絲綢包裹的圣旨,高高舉起,用一種不帶絲毫感情的、清晰得如同冰珠落盤的聲音,朗聲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代王朱桂,性情暴虐,治下無方,在封地之內擅殺官吏,凌辱軍民,其行有虧君德,有負圣恩……朕念及宗室之情,不忍加之重辟,著即刻廢為庶人,押解回京,于府中閉門思過,欽此!”

“我思你娘的過!”朱桂聽著那一道道羅列自己“罪狀”的言語,早已是怒不可遏,他將手中的宣花大斧猛地向堅硬的青石板路上一頓,竟砸出了一個清晰的深坑,火星四濺!“放你娘的十八個羅圈屁!老子是太祖高皇帝的親生兒子!是當今圣上他正兒八經的親叔叔!他一個乳臭未干、毛都沒長齊的黃口小兒,也敢廢了老子?我看你們這群南邊的軟蛋是活膩歪了!來人!給本王將這幾個不知死活的狗東西,就地砍了!”

他身后那百余名同樣悍勇嗜血的蒙古親衛,聞言立刻發出一聲震天的吶喊,便要揮舞著手中的彎刀沖殺上前。然而,張謙的臉上,那絲禮貌的微笑,卻依舊沒有半分改變。他只是,將手中的圣旨,緩緩地卷起,放入袖中,而后,對著身后那片沉默的鋼鐵森林,輕輕地,向下一揮手,仿佛只是在拂去肩頭的一點微塵。

“咚——咚——咚——”

三聲沉悶的、如同直接敲打在人心臟之上的戰鼓聲,驟然響起!

那數千名早已蓄勢待發的官軍,動了!他們沒有像尋常軍隊那般一擁而上,而是以百人隊為單位,迅速地組成了一個個標準的、曾在北伐戰場之上專門用來絞殺蒙古精銳鐵騎的步兵絞殺方陣!前排的刀盾手將手中的巨大方盾猛地向地上一頓,發出一聲整齊劃一的金屬巨響,瞬間便在長街之上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鋼鐵壁壘。而在那面如城墻般的盾牌縫隙之中,數百根閃爍著森然寒芒的長槍,如同一片片從地底鉆出的、閃著毒光的毒蛇獠牙,斜斜地,指向前方。

“進!”

隨著一聲冰冷的、不帶任何感情的號令,第一排的方陣,開始,緩緩地,向前推進。他們的步伐,沉重,整齊,每一步落下,都讓整條長街的地面為之微微震顫。那股由數千名百戰精兵所凝聚成的、冰冷的、純粹的、不含任何個人情感的殺伐之氣,如同一座正在緩慢移動的、無形的巨大山岳,向著代王府那區區百余人的親衛,重重地,碾壓而去!

朱桂的那些蒙古親衛,雖然個個悍不畏死,弓馬嫻熟,放在廣闊的草原之上足以以一當十,但在這種狹窄得根本無法發揮騎兵優勢的街道之上,面對著這種如移動堡壘般的、專門為了集團絞殺而設計的恐怖軍陣,他們那點可憐的、屬于個人的匹夫之勇,在這一刻,顯得是何等的可笑,何等的,不堪一擊!

沖在最前方的幾名親衛,手中的彎刀,甚至還未曾觸及到對方那堅固的盾牌,便已被那從盾牌縫隙中如同毒蛇吐信般刺出的、密不透風的長槍,活活地,捅成了血肉模糊的篩子!他們的慘叫聲,甚至都未曾傳出數尺,便被那沉重的、如同死亡節拍般的腳步聲與甲葉的摩擦聲,輕易地,淹沒。

朱桂看著眼前這血腥而又高效得近乎于藝術的屠殺,看著自己那些最引以為傲的草原勇士,在對方面前,竟如同脆弱的麥稈一般,被一排一排地輕易收割,他那雙早已因憤怒而血紅的眼睛里,終于,閃過了一絲,名為“恐懼”的、冰冷的情緒。他知道,這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那種屬于江湖豪俠的打打殺-殺,更不是他可以憑借個人武勇就能解決的麻煩。這是,國家機器。是一架冰冷的、無情的、可以輕易碾碎任何膽敢阻擋在它面前的一切的,戰爭機器!

他手中的那柄重逾百斤的宣花大斧,在這一刻,仿佛突然,變得有千斤之重。他那股沖天的、野獸般的悍勇之氣,也在這片沉默的、移動的鋼鐵森林面前,被那股更為龐大的、屬于帝國的絕對意志,徹底地,澆滅了。

最終,當那面沾染著他親衛滾燙鮮血的巨大方盾,推進到他面前不足三尺之處時,他終于,頹然地,扔掉了手中的巨斧,發出一聲不甘的、如同被困了數日的野獸般的嘶吼,選擇了,束手就擒。

同樣的劇本,在數日之后的武昌府,再次以一種更為滑稽的方式上演。那位以貪婪與膽小著稱的岷王朱楩,甚至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在看到那卷明黃色的圣旨與城外那黑壓壓的、望不到邊際的大軍之時,便主動地,打開了王府的大門,脫去王袍,換上罪衣,領著全家老小,長跪于府門之前,涕淚橫流地,乞求著他那位好侄兒的寬恕,其姿態之卑微,與當初在金陵城下為了活命而開門投降的曹國公李景隆,竟是如出一轍。

開封、大同、武昌……一座座曾經威風八面、在各自封地之內說一不二的藩王府邸,在建文朝廷這套“文明”而又高效的組合拳之下,如同一座座用紙糊成的、看似華麗的宮殿,被輕易地,推倒,碾碎。捷報,如雪片般,從四面八方飛向金陵。年輕的建文帝,與他的兩位帝師,徹底沉浸在了一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虛幻的勝利喜悅之中。他們似乎忘了,或者說,是有意地忽略了,在那遙遠的、被連綿的崇山峻嶺所阻隔的湖廣之地,還有一位,與之前那些被輕易拔除的“枝葉”,在性格、才情、乃至在整個江湖與天下士子心中的地位,都截然不同的存在。

長沙,湘王府。

當周王被廢、代王被擒、岷王請降的消息,如同三道接連不斷的催命符,通過各種或明或暗的渠道,傳入這座整個湖廣地區最奢華、也最風雅的府邸時,一種壓抑到了極點的、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死寂,便徹底籠罩了這里。那往日里總是賓客盈門、琴聲與墨香交織的王府,此刻卻已是門可羅雀,那些曾經趨之若鶩的本地士紳與文人墨客,仿佛一夜之間都得了一場會傳染的急病,再也無人敢踏足此地半步。

府內,那座以收藏了無數珍本古籍、名家字畫而聞名于世,被湘王朱柏引以為傲的書房“寶翰閣”之內,這位在所有藩王之中,以才情與風骨著稱的皇十二子,已將自己,一個人,關在其中,整整三日了。他屏退了所有下人,甚至連他最心愛、也最能理解他的王妃,都不得入內。只有一人,得以例外。

那是一個年約雙十的年輕道士,他穿著一身洗得有些發白的青色道袍,身背一柄造型古樸的松紋長劍,面容清秀,眼神澄澈得如同一泓秋水,正是奉了師門之命,前來與湘王這位武當派的記名弟子,論道談經的武當山三代弟子,清風。

此刻,清風正一臉憂色地站在那排散發著陳年墨香的紫檀木書架之旁,看著那個,他素來敬仰無比的王爺。只見朱柏,這位平日里總是衣冠楚楚、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了魏晉風流的儒雅親王,此刻卻只穿著一身最為寬松的白色素袍,那頭烏黑的長發也未曾用玉冠束起,只是隨意地用一根青色的布帶松松地挽在腦后,幾縷散亂的發絲垂落在鬢角,更添了幾分說不出的蕭索與落寞。他沒有讀書,也沒有作畫,只是沉默地,用一塊潔白的、上等的鹿皮,一遍,又一遍,極其緩慢而又無比專注地,擦拭著他收藏的,那些古琴與寶劍。

“王爺……”清風終于還是忍不住,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用一種近乎于懇求的語氣勸道,“朝廷如今行事已近瘋狂,其矛頭所指,早已昭然若揭。此地,斷不可再久留!弟子愿以性命擔保,護送王爺您從府中的密道突圍,只要能逃出這長沙城,我們便一路北上,前往武當山暫避。我武當雖不敢說能與朝廷百萬大軍相抗,但護得王爺一人周全,還是有幾分把握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何苦在此坐以待斃,任由那群,奸佞之臣魚肉?”

朱柏擦拭著一柄名為“秋水”的寶劍的動作,微微一頓。他沒有回頭,只是看著那光可鑒人的、仿佛能映出人前世今生的清冷劍身,用一種飄忽得,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聲音,輕聲問道:“清風,你可知,這柄劍,為何名為‘秋水’?”

清風一愣,他沒想到王爺在這種時候,竟還有心思問起這個,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莊子·秋水篇》有云,‘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朱柏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看透了世事般的、淡淡的悲涼與無奈,“金陵城里的那些人,便是那被圣賢之書束縛住了眼睛,也束縛住了心神的‘曲士’。他們以為,這天下,就該是他們書中所描繪的那個兄友弟恭、君臣相得的禮樂之邦。所有不符合他們那個完美模樣的存在,便都是錯的,都該被毫不留情地抹去。他們,又如何能懂得,我等這些,生于皇家,長于邊塞,整日與刀劍為伍、與風沙為伴、與那些桀驁不馴的武人為友的‘井蛙’與‘夏蟲’,心中所想,所懼,所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他緩緩地,將那柄寒氣森森的“秋水”劍,重新歸入那古樸的劍鞘之中,轉過身,看著清風,那雙總是充滿了文人墨客般溫潤光彩的眸子里,此刻,卻是一片,死水般的平靜,與,令人心碎的清明。

“你讓我逃?”他自嘲地一笑,那笑容里,充滿了無盡的蕭索,“我能逃到哪里去?逃到武當山,然后呢?等著朝廷以‘窩藏欽犯、圖謀不軌’的滔天罪名,將屠刀,揮向那座我素來敬仰的清凈仙山嗎?還是說,逃到北平,去投靠我那位雄才大略的四哥?然后,眼睜睜地看著他,將我當成一面‘被逼無奈,為清君側’的鮮紅旗幟,悍然挑起一場,注定要讓我大明江山血流成河、讓天下蒼生都流離失所的,戰火嗎?”

“清風啊,你不懂。”他的聲音里,充滿了無盡的疲憊與一種早已洞悉了結局的悲哀,“在這盤由我那位好侄兒與他的兩位老師親手布下的棋局里,從一開始,我朱柏,便已是,一枚注定要被犧牲掉的,死子。我唯一能選擇的,便只是,一個,稍稍體面一些的,死法而已。”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充滿了驚慌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打斷了這令人窒息的對話。王府的老管家,臉色慘白得如同一張紙,他甚至都忘了通報,便一頭沖了進來,聲音,因極度的恐懼而劇烈地顫抖著,尖銳得,不成樣子:“王……王爺……朝廷……朝廷的欽差,到了!已……已在王府門外,開始,宣讀圣旨了!”

清風的心,猛地,向無底的深淵沉了下去!

而朱柏的臉上,卻沒有任何的意外,仿佛,他早就在等待著,這一刻的到來。他只是,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那口氣,仿佛吐盡了他此生所有的,不甘與,無奈。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他喃喃自語道。

他理了理,身上那件因數日未曾打理而顯得有些褶皺的白色素袍,而后,對著早已面無人色的清風,露出了一個釋然的、甚至帶著一絲解脫的,微笑。那笑容,干凈,純粹,一如他此生所追求的,那些書畫與劍道。

“走吧,清風,”他平靜地說道,語氣溫和得,仿佛只是在邀請一位好友去共賞一幅新得的畫卷,“隨我一同去聽聽,我那位仁德的好侄兒,究竟為他這個不成器的十二叔,定下了怎樣一樁蓋棺定論的罪名。”

他說罷,便大袖一甩,邁開腳步,從容不迫地,向著那早已被死亡的陰影所徹底籠罩的,王府正門,昂然走去。他的背影,在夕陽最后一抹凄厲的余暉之下,被拉得很長,很長,充滿了,一種屬于文人風骨的,悲壯與,決絕。

府門之外,黑云壓城。那個熟悉的、帶著禮貌而又冰冷微笑的錦衣衛指揮使張謙,正手持一卷明黃的圣旨,用他那不帶絲毫感情的、清晰的聲音,高聲宣讀著。那一條條羅列的罪名,比之前任何一位藩王,都更為嚴重,也更為,惡毒——私下里與地方衛所將領宴飲,意圖收買軍心;以研究道法為名,招募大量江湖術士與武林高手,暗中習練禁術;更甚者,竟在家中私設工坊,偽造大明寶鈔,意圖擾亂帝國經濟,顛覆社稷……每一個字,都像一柄淬了劇毒的匕首,狠狠地,扎向這位以風雅與才情著稱的親王,那顆高傲的、不容玷污的心。

朱柏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仿佛,那些惡毒的、荒誕的罪名,所指向的,是另一個,與他毫不相干的人。直到張謙,宣讀完了那最后一句,冰冷的“……著即刻鎖拿進京,交三法司會審,欽此!”之后,他才終于緩緩地抬起頭,仰天發出一陣,悲涼而又狂放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一個‘三法司會審’!好一個‘仁政新風’!”

他的笑聲,在死寂的長街之上,久久回蕩,充滿了無盡的荒誕與諷刺。

他看著張謙,那雙溫潤的、屬于文人的眸子里,此刻卻燃燒著,一團熊熊的、決絕的、足以將這天地都焚燒殆盡的火焰。

“請回稟陛下。”他一字一句地,平靜地說道,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三日之后,本王自會給他一個讓他,也讓這天下人都最滿意的交待。”

他說罷,不再看那張謙一眼,猛地,轉過身,大袖一甩,以一種決絕的姿態,昂然走回了那座,即將成為他最后歸宿的王府之中。

“關門!”

隨著他那一聲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命令,湘王府那兩扇厚重的、雕刻著麒麟鎮守圖案的朱紅色大門,在官軍那冰冷的、注視的目光中,“轟隆”一聲,重重地,合上了。

也合上了,一個王爺與一個時代最后的悲歌。

當那象征著最后期限的第三日黃昏,如同一匹被塞外英雄血浸染透了的巨大猩紅錦緞,緩緩地、卻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沉重地鋪滿了長沙城的天際之時,一種令人窒息的、仿佛連風都已死去般的死寂,便徹底籠罩了那座曾經充滿了歡聲笑語與翰墨書香的巍峨湘王府。府邸之外,數千名從京營與地方衛所抽調而來的精銳官軍,身披著在夕陽下反射著冰冷光芒的厚重鐵甲,手持著閃爍著森然寒芒的長戟,如同一片沉默的、由鋼鐵與殺氣澆筑而成的黑色森林,將整座府邸的每一個出口都圍得水泄不通,那整齊劃一的軍陣在暮色之中,散發著一股屬于國家機器的、不帶絲毫個人情感的冷酷威壓。而在那高高的圍墻之內,卻沒有兵臨城下的慌亂嘈雜,更沒有困獸猶斗的嘶吼咆哮,反而彌漫著一種異樣的、仿佛是在為一場曠世盛典做著最后準備的莊嚴肅穆。府中所有的仆役婢女都已在昨日被朱柏盡數遣散,只剩下他的家人與幾位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決心與這座王府共存亡的忠心老臣,他們沉默地,在那一座座空曠的、回蕩著蕭索秋風的宮殿之間,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屬于末路的告別。

王宮的正殿“敦睦堂”之內,早已不見了平日里用以處理公務的文書與案卷,取而代之的,是數十個巨大的、盛滿了清澈井水的黃銅大缸,它們被整齊地排列在大殿的兩側,那平靜無波的水面倒映著穹頂之上那些描繪著山川河岳、祥云瑞獸的華美彩繪,也倒映著殿中每一個人臉上那平靜得近乎于絕望的肅穆神情。湘王朱柏的王妃魏氏,一位出身將門、性情與丈夫一般剛烈賢淑的女子,此刻正親手為自己的一雙兒女,換上他們此生最為華貴的一套小禮服。她年僅八歲的長子朱世珍與尚在襁褓中、咿呀學語的幼女朱淑華,似乎也從母親那雙微微顫抖的手中,感覺到了這股異樣的氣氛,竟是難得地沒有哭鬧,只是睜著一雙清澈得如同山間溪水、酷似他們父親的眼睛,不解地看著母親那張明明在微笑、眼中卻仿佛盛滿了整個秋夜悲涼的臉。

“母妃,今天是什么特殊的節日嗎?為何要給我們穿上這么漂亮的衣服?”世珍仰著小臉,用他那尚帶著幾分稚氣的童音好奇地問道。

魏王妃為兒子整理衣領的動作微微一頓,她俯下身,用一方柔軟的、繡著并蒂蓮的絲帕,輕輕擦去兒子臉頰上不知何時沾上的一點灰塵,那雙本該是溫柔如水的眸子里,此刻,卻是一種深不見底的平靜與哀傷。她柔聲說道,那聲音輕得仿佛怕驚擾了這殿堂之內沉睡的英靈:“是啊,世珍,今天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你的父王,將要帶我們一同去看一場這世間最盛大、最美麗的煙火。那煙火會很亮很暖,它會像一只巨大的鳳凰,張開它那華麗的翅膀,將我們,連同這座我們生活了這么多年的家,都一起,帶到一個再也沒有煩惱、再也沒有紛爭的,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她的聲音里沒有半分的哽咽,甚至還帶著一絲近乎于向往的、奇異的溫柔。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作為一個生于帝王之家的女人,她的命運,從她嫁入這座王府的那一刻起,便早已與她的丈夫,與這座宮殿,與這面繡著朱明王朝日月龍旗的江山社稷,都密不可分地捆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那帶著無上權柄的屈辱與那冰冷無情的死亡同時降臨之時,能夠選擇與自己所愛之人一同,在這場注定要到來的悲劇之中,化為最絢爛的烈焰,或許,便是這殘酷的宿命里,所能擁有的,最后的尊嚴,與最徹底的圓滿。

而在大殿的另一側,那個穿著一身洗得發白青色道袍的年輕武當弟子清風,正心急如焚地看著那個他素來敬仰無比的儒雅親王,進行著一場在他看來近乎于瘋狂的、褻瀆神圣的儀式。只見朱柏,這位平日里總是衣冠楚楚、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了魏晉名士般風流倜儻的皇十二子,此刻卻只穿著一身最為寬松的白色素袍,那頭烏黑的長發也未曾用玉冠高高束起,只是隨意地用一根青色的布帶松松地挽在腦后,幾縷散亂的發絲垂落在鬢角,更添了幾分說不出的蕭索與落寞。他沒有去擦拭那柄名為“秋水”的傳世寶劍,也沒有去撫摸那張他最為珍愛、據說曾是伯牙子期故物的“高山流水”古琴,他只是沉默地,將自己那座曾讓天下所有文人墨客都為之艷羨、恨不得能一窺其堂奧的私人書房“寶翰閣”之內,所有他窮盡一生心血所收藏的珍本古籍、名家字畫,一卷一卷地,一本一本地,親手搬運到大殿中央那早已備好的、足以容納一頭整牛的巨大銅制火盆之旁。

那些,是何等珍貴的、足以讓任何一位史學家或鑒賞家都為之瘋狂的人類文明的瑰寶啊!其中有早已在戰火中失傳、由前朝大儒親筆手書的《道德經》孤本,那紙頁雖已泛黃,然其上那清雋的墨跡卻依舊清晰,仿佛能從中窺見那位騎青牛出函谷關的古之圣人,眼中那洞悉了天地玄機之后的無盡智慧與深沉無奈;有被譽為“畫圣”的吳道子那幅名震天下的《送子天王圖》的最精美唐代摹本,那畫上的人物衣袂飄飄,神情栩栩如生,天王之威嚴,力士之雄健,嬰孩之純真,皆躍然紙上,仿佛隨時都會從那歷經了數百年滄桑的古老絹布之上走下來;更有被后世文人尊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神龍拓本,那字跡龍飛鳳舞,氣象萬千,時而如高山墜石,時而如清泉流響,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魏晉名士那放浪形骸、俯仰天地之間的無盡風流與曠達。這些,都是朱柏耗費了半生的心血與難以計數的財富,才從四面八方搜羅而來的精神寄托,是他高傲的靈魂之中,最為寶貴,也最為私密的,一部分。

然而此刻,他凝視著這些曾經讓他癡迷沉醉、足以在無數個不眠之夜里與之神交的無價之寶,那雙總是充滿了溫潤光彩的眸子里,卻再無半分的留戀,只剩下一種即將與自己的過往做最徹底切割的、冰冷的平靜。

“王爺!不可!萬萬不可如此啊!”清風終于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劇痛,不顧一切地沖上前去,跪倒在朱柏的面前,他的聲音因為極度的痛心與不解而劇烈地顫抖著,幾不成聲,“這些典籍字畫,皆是我華夏千年文脈的結晶,是先賢智慧的凝煉!您……您怎能忍心親手將它們付之一炬?即便是……即便是大廈將傾,我等也當竭盡全力保全這些文明的火種,以待他日,或可讓這璀璨的文明星火,重燃于世啊!”

朱柏準備將一幅畫卷投入火盆的動作微微一頓,他低下頭,看著眼前這個滿臉淚痕、眼中充滿了真誠與不忍的年輕道士,那雙平靜的眸子里,終于有了一絲淡淡的波瀾。他緩緩地,將手中那卷畫軸輕輕地放在一旁,而后伸出雙手,將清風從冰冷的地面上攙扶了起來。

“清風啊,”他輕聲說道,那聲音帶著一種長者對執著晚輩的無奈嘆息,也帶著一絲自我剖析的悲涼,“你有一顆為國為民的俠義之心,也有一顆不染塵俗的赤子之心,這很好,非常好。但是,你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你不懂,有些東西,一旦被玷“污了,便比直接將其毀滅,更令人難以忍受。”

他轉過身,指著那堆積如山的、散發著陳年墨香與歲月氣息的書畫,聲音變得有些飄忽,仿佛不是在對清風訴說,而是在對自己那顆即將寂滅的心,做著最后的告解:“我愛它們,甚至勝過愛我自己的性命。因為它們所代表的,是一種我畢生都在向往與追求的、絕對自由且品格高貴的精神世界。在它們所構建的那個天地里,沒有爾虞我詐的皇權黨爭,沒有血腥污穢的人心算計,只有純粹的美,純粹的智慧,與純粹的、不向任何權勢低頭的文人風骨。我曾天真地以為,只要將自己沉浸于其中,便能為我的靈魂,尋得一處與世隔絕的清凈桃源,從而將自己與外面那個充滿了殺伐與骯臟的現實世界徹底隔絕開來。”

他發出一聲充滿了無盡蕭索的自嘲苦笑,那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之中回蕩,顯得格外凄涼:“可我終究是錯了,我忘了自己姓朱,忘了自己生于這世間最容不得‘自由’二字的帝王之家,這與生俱來的血脈便是我此生都無法掙脫的最大牢籠。如今他們要將我像一條狗般鎖拿進京,關進那暗無天日的詔獄,用盡世間最卑劣骯臟的手段來折磨我的**、摧毀我的意志,逼迫我承認那些莫須有的荒誕罪名,最終讓我這個曾經自詡風雅的親王,活成一個連自己都感到惡心的卑微懦夫。”

他緩緩地走回到那堆書畫面前,伸出手,用一種近乎于情人告別般的溫柔,輕輕地撫摸著那卷王羲之的書法拓本,眼中充滿了無盡的愛戀與不舍,那聲音輕得仿佛夢囈:“既然如此,你又叫我怎能忍心,讓我這些最珍貴、最干凈的‘朋友’,陪著我一同去承受那樣的奇恥大辱呢?不,它們不該被玷污,它們只配在一場最絢爛、最純粹的火焰之中得到永恒的凈化與升華,而這,才是我能給予它們的最后也是最好的歸宿。”

他說罷,眼神在一瞬間變得無比堅定,再無半分的猶豫。他看了一眼清風,那雙平靜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絲屬于長輩的、不容置疑的嚴厲:“清風,你若還認我這個記名師長,便退到一旁,靜靜地看著。這是我朱柏自己的選擇,與你無關,與武當更無半分干系。今日之后,你只需將你在這里所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告訴你的師父靈虛道長,告訴天下所有還心存道義的人,便已算是全了你我之間這段師徒的情分。”

清風看著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決絕,知道自己再也無法勸阻分毫。他只能緩緩地,一步一步地退后,那顆充滿了俠義與理想的年輕的心,在這一刻,仿佛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狠狠地捏碎,又拋入了冰冷的深淵。他眼睜睜地看著,那個他素來敬仰的儒雅親王,親手,將那支早已備好的、燃燒著的火把,決絕地,扔向了那堆代表著華夏千年文脈的、無價的瑰寶。

“轟——!!!”

火焰,如同一條從地獄深處蘇醒的、饑餓了千年的貪婪火龍,在接觸到那些脆弱的、泛黃的紙張與那些華美的、古老的絹布的瞬間,便轟然爆燃!沖天的火光瞬間將整座“敦睦堂”都映照得如同白晝,也將朱柏那張平靜得近乎于神圣的臉,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充滿了悲壯與殉道者光輝的圣潔光芒。

他靜靜地立在火盆之旁,看著那些曾經陪伴了他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精神伴侶”,在灼熱的烈焰之中,痛苦地卷曲,迅速地焦黑,最終,化為一片片黑色的、脆弱的蝴蝶,在那灼熱的氣浪之中紛飛、飄散,徹底歸于虛無。他的臉上沒有半分的痛苦,反而流露出一種大解脫、大自在的釋然,仿佛他親手焚毀的,并非是那些無價的典藏,而是捆綁在他靈魂之上那道名為“朱明宗室”的、沉重的枷鎖。

清風看著眼前這震撼而又慘烈的一幕,只覺得自己的呼吸都為之停滯。他仿佛看到的,不再是一場野蠻的焚書慘劇,而是一場莊嚴的、神圣的、一個高貴的靈魂,在與這個污濁不堪的現實世界,做最徹底切割的,盛大的祭典。

當最后一片書頁的殘骸,也化為飛灰之后,朱柏,才緩緩地,轉過身。他沒有再看那盆依舊熊熊燃燒的火焰一眼,而是牽起了早已在一旁默默垂淚的王妃與兒女的手,向著大殿最深處,那張象征著藩王至高尊嚴的寶座,從容不-迫地,走了過去。他親手,為自己,穿上了那件只有在最盛大的宮廷典禮之上才會穿戴的、繡著四爪金龍的親王朝服,又戴上了那頂沉重得足以壓垮常人頸骨的、鑲嵌著東珠與貓眼石的紫金冠。他整個人,在這一刻,仿佛又變回了那個,威嚴而又儒雅,讓無數文人雅士為之傾倒的,大明湘獻王。

他緩緩地,在寶座之上,坐下。他將王妃,安置在自己的左側,將一雙尚且年幼的兒女,攬入自己的懷中,用自己那寬闊的、屬于父親的胸膛,為他們,遮擋住這世間最后的一絲風雨。他最后一次,環視著這座他生活了數十年,充滿了歡笑與榮耀,也即將成為他最后歸宿的華麗宮殿。

此時,外面的火焰,也已在他的親信衛士那決絕的引燃之下,從宮殿的四面八方,瘋狂地席卷而來!巨大的火舌,如同一條條來自地獄的、貪婪的毒蛇,舔舐著那些雕梁畫棟的梁柱,吞噬著那些精美絕倫的蘇繡紗幔。整座“敦睦堂”,乃至整座巍峨的湘王宮,都在這熊熊的烈火之中,發出了不堪重負的、痛苦的**,仿佛一頭即將被徹底獻祭給某個冷酷神祇的、華麗的巨獸,在做著最后的、徒勞的掙扎。

清風的心,也在這無邊的烈焰之中,被炙烤得疼痛難忍。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留下了,他必須完成王爺最后的囑托。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在烈焰的映襯之下,依舊端坐于寶座之上,平靜得如同一尊亙古神祇般的湘王一家,那雙清澈的眸子里,終于流下了兩行滾燙的、帶著血色的英雄淚。

他猛地,轉過身,向著王府后院,那條朱柏早已告知他的、唯一的生路,狂奔而去。

“王爺——!!!”

一聲充滿了無盡悲憤與不甘的嘶吼,終于從他的口中爆發出來,卻瞬間便被那更加狂暴的、火焰吞噬一切的咆哮聲,所徹底淹沒。

就在他即將沖入那條通往外界的黑暗密道之時,他身旁,一位早已在此等候的、滿臉煙灰、須發皆被燒焦了的王府老護衛,一把將他拉住。那老護衛,是朱柏最忠心的親兵隊長,名叫衛誠。他看著清風,那雙布滿了血絲的眼睛里,充滿了托付般的、不容置疑的凝重。

“道長!”他嘶聲喊道,聲音因濃煙的熏嗆而變得異常沙啞,“王爺有令!你,必須,活著出去!將這里發生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告訴天下人!告訴他們,我大明的親王,是寧可站著死,也絕不跪著生的英雄好漢,不是任由他們隨意構陷、隨意折辱的階下之囚!”

他說罷,從自己那早已被燒得破破爛爛的懷中,取出了一卷同樣被燒得焦黑卷曲,卻依舊能勉強辨認出其上字跡的經文殘片,重重地塞入了清風的手中,那殘片之上,甚至還帶著衛誠胸口的溫度與鮮血!

“這是王爺平日里最常誦讀的武當《清靜經》!王爺說,他此生已無緣再登臨武當金頂,便讓此物,代他魂歸故里!道長,你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然而,就在此時,頭頂之上,一根被烈火燒得斷裂、帶著萬鈞之力的巨大紫檀木房梁,夾雜著無數燃燒的瓦礫與炙熱的火星,發出一聲令人心膽俱裂的呼嘯,向著他們兩人所在之處,當頭砸下!

清風大駭,他想閃避,但那房梁下落的速度實在太快,籠罩的范圍也實在太廣,他根本無處可避!

就在這生死一線的剎那!那名老護衛衛誠竟是怒吼一聲,用他那并不算高大,卻在此刻顯得無比堅實的身體,猛地將清風狠狠地推了出去!

而他自己,則連哼都未曾哼一聲,便被那根巨大的、燃燒著的房梁重重地砸中,整個人都被壓在了那滾燙的、燃燒的廢墟之下!

鮮血,與腦漿,瞬間四散飛濺。

清風被那股巨大的推力推得踉蹌著撲倒在地,當他從那片刻的暈眩與轟鳴之中回過神來,回頭望去時,只看到一片血肉模糊的、早已看不出人形的殘骸,和一只從那燃燒的廢墟之下伸出的、依舊緊緊地握著拳頭的、焦黑的手。

清風的眼睛,在瞬間,變得血紅!

一股他此生都從未體驗過的、極致的悲憤與仇恨,如同最兇猛的火山,在他那顆本該是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道者心中,轟然爆發!他沒有再停留,他死死地攥著手中那卷承載了太多死亡與囑托的、尚帶著衛誠體溫與鮮血的焦黑經文殘片,如同一頭受傷的、瘋狂的孤狼,一頭扎入了那條通往未知世界的、冰冷的黑暗密道之中。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設置
恢復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
全局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天天操|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 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色综合 |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a| 成人在线免费看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 日韩免费成人 |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 | 精品第一页 | 欧美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91在线看 | 国产黄在线观看 | 性视频在线 | 一本久久道 | 激情高潮到大叫狂喷水 | 91亚洲视频 | 精品免费观看 | 欧美激情成人 | 久久精品在线 |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午夜天堂av | 亚洲超碰在线 | 天天有av | av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美女一级片 | 日韩二区三区 | 成年人的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成人精品影院 | 精品一区久久 | 国产免费久久 | 免费网站观看www在线观 | 日韩在线成人 | 户外少妇对白啪啪野战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性生活视频网站 |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