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來的王稚登猛然抬頭,問道:“你們的曲詞故事不是選自《黃粱夢》嗎?人生哲理、內涵和寓意在哪里?”
陸白衣回答說:“沒錯,就是《黃粱夢》,只不過選的只是在夢里升官發財、橫行霸道的那一段。
其他部分因為時間所限,就沒有選進來演藝。”
王稚登很不滿的說:“你們這是取巧!明明是勸善的故事,你們卻如此斷章取義,用升官發財蠱惑人心,這好嗎?”
陸白衣現學現賣說:“這叫反諷藝術,懂不懂?”
王稚登斷然否定說:“不該這樣!這種徹底的俗氣,完全沒有任何文藝格調!”
陸白衣不屑的駁斥道:“反正民眾都愛看,你算老幾?”
隨即她轉頭朝向馮邦寧,又開口道:“我跟書呆子說不著!但我就問你,今天我贏沒贏?”
頓時馮邦寧陷入了極其艱難的處境,費了這么大功夫準備,怎么可能愿意承認輸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自己這邊請了號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王稚登助陣,而對家只請了白玉京這么個不知哪來的無名小卒。
如果在這樣情況下,自己還是輸了,那豈不是更丟人現眼,成為全京城的笑柄?
陸白衣見馮邦寧不回應,又咄咄逼人的說:“怎么?你現在還不認?
還想等著時限到了,再點計了銅錢數目,才能徹底死心?”
馮邦寧臉色為難的看向王稚登,若論起如何狡辯耍賴這門學問,還是要看你們文化人啊。
王稚登讀懂了馮邦寧眼神的意思,略加思考后,只能硬著頭皮上。
沒辦法,作為主力選手,他對比試的失敗是有責任的。
王稚登想到了說辭后,就對陸白衣道:“煩請那位白玉京朋友出來見個面!
我要當面問問他,拿出這種質量的曲詞,他好意思認為是贏了嗎?”
要說服不服,王稚登是絕對不服的。
現在的唯一辦法,就是先把真正對手喊出來,然后再面對面打擊,說不定能扳局面。
陸白衣嘆口氣說:“聽我一句勸,你還是不要想著見他了。”
“為什么?”王稚登疑惑的問。
陸白衣回答說:“相信我,他會把你惡心死的。”
王稚登:“......”
你到底是哪邊的人?怎么說出這種貶低自己人的話?
馮邦寧插話說:“怎么?自知低劣,不敢出來見人?”
陸白衣正式答道:“比試之前他就說過,不會見任何外人。”
馮邦寧像是找到了話柄,又張口指責說:“王百谷乃是名滿江南的才子,被文衡山先生收為關門弟子的天才人物!
如今王百谷主動屈尊求見,白朋友若是仍然拒之門外,未免就太過于無禮和自大了!
再說比試歸比試,難道連互相交流都不愿意?”
陸白衣很同情的看了眼王稚登,再次問道:“你確定堅持求見和交流?”
王稚登無語,這位女扮男裝的公子,你這眼神怎么像是看待待宰羔羊似的?
見面和交流又能怎么?難道他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還怕這種陣仗?
見王稚登態度堅決,陸白衣只能掏出一張紙條,“白玉京說了,誰想見他,這張紙上的話就是答復。”
而后又把紙條展示給王稚登看,只見上面寫著:“天才只是求見我的門檻而已。”
展示完之后,連陸白衣本人都覺得,這句話實在太欠打了!
也不知道白榆那狗腦子是怎么想出這句話的!
王百谷因為極度震驚,直接陷入了失語和沉默。
他見過狂的,但沒見過這么狂的,簡直狂到了不可理喻,不把天下文人放在眼里。
等回過神來,又感覺自己受到了巨大羞辱,身為天才的自己竟然被這種傻叉看不起!
王稚登憤激的說:“那位白朋友憑什么敢口出如此狂言?可有什么大作,讓我拜讀一二?”
他發誓,只要知道了白玉京的身份,拿到了白玉京的作品,就一定要用嚴厲的措辭進行批判貶損!
同時也會發動所有人脈關系,把這位白玉京的作品徹底批倒批臭!
不為別的,就是要教訓一下狂妄無知之人!
裝逼可以,但別在他王百谷面前硬裝!
陸白衣深深的嘆口氣,再一次對王稚登勸道:“算了算了,到此為止吧。”
然后又對馮邦寧說:“事先說定的是,看人數來評定勝負,沒有其他附加條件。”
馮邦寧開口說:“現在還沒到時限,談勝負尚早。
還有,白朋友不愿意露面和交流,是不是心虛?”
陸白衣答道:“白朋友說,他就是一個無名小卒,露面只會遭受不公和文壇霸凌。
如果連舞臺戲曲演藝比試都不愿意認輸,還能指望什么公平?
就算他有作品拿出來,也不會遭受公正待遇,肯定要被惡意貶低。”
王稚登被氣笑了,指著戲臺說:“關于今日戲曲比試,我認輸了!
另外請所有到場的文壇朋友都聚過來,做個公開見證!
現在能不能請白朋友露面,與我等交流一二。”
今天這場戲曲比試對他王稚登而言,已經是負面資產了,不如直接甩掉,然后輕裝上陣重新比過!
只要能壓倒白玉京,自己今天前面丟掉的臉面就算扳回來了。
至于底氣從何而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這個名號就是底氣!
江南是天下文化最發達的地方,他在江南都能打出“第一”的名號,還用害怕其他地方的人嗎?
戲臺上曲終人散,但戲臺下到場的讀書人卻又聚了起來,見證著另一場好戲。
陸白衣想起什么,又問道:“對了,白朋友還問,既然是友好交流,有沒有彩頭賭注?”
王稚登反問道:“你們有什么彩頭?”
陸白衣說:“白朋友的意思是,剛才戲臺比試,我們贏了,就拿這個勝利場次作為彩頭吧。”
眾人:“......”
真是一手好算盤,這跟空手套白狼有什么區別?
王稚登回應道:“我也不跟你們矯情,我這里有一方印章,乃是六如居士唐伯虎所傳下來的!
上面刻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字樣,我就拿這個作為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