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看出兒子的痛苦,有心安慰道:“孩子還小,往后你好好帶他,他會親近你的。”
宋友山也走上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二弟,大哥對不起你……”
兄弟倆都紅了眼眶。
家人團聚本該是高興之事,且又為著孫女的喜事,吳氏忙上前打圓場,“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莫要哭了。”
說罷,又熱情的對衛常遠道:“他舅舅趕路辛苦,走,咱們也別光顧這說話了,先帶你們安置。”
宋友山忙抹了眼淚,連聲附和道:“對對對,走,先回房。”
將人安置好,又一道吃了頓飯食后,周煜這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隨著婚期日益臨近,周煜只覺緊迫感撲面而來。
每一項事宜他都親力親為,細細斟酌。
從迎親儀仗的規格、到賓客的邀請、皆容不得半點差錯。
他忙得腳不沾地,恨不能生出三頭六臂。
宋家這邊亦是忙得不可開交。
府中上下皆行動起來,掃早除塵的仆人們手持掃帚、抹布,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將府邸內外打掃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庭院之中,大紅的綢緞,將整個府邸裝點得紅彤彤一片,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很快便到了納征送聘禮這一日,一大清早,周府中門大開,一百零八臺朱漆描金的聘禮箱籠整齊排列在府門前。
每臺箱籠上都系著大紅綢花,由身著周氏家族的年輕子弟抬著出了門。
周煜身著一襲絳紅色錦袍,身姿挺拔的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走在隊伍的最前頭,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向著安樂坊進發。
周家門前這般大陣仗,引的路人紛紛駐足圍觀,議論紛紛。
“周府這是要辦喜事?”
“不知道啊,這么大陣仗,走咱們也跟上去瞧瞧,說不得還能討得些喜糖喜餅吃吃。”
這話一出,得到了大部分看熱鬧婦人的認同。
索幸閑來無事,這些挎著籃子的婦人,三三兩兩的跟了上去。
安樂坊距周府不過兩條街,走上一盞茶功夫送聘的隊伍也就到了。
行至安樂坊,宋家大門早已敞開。宋友山代表家里帶著族中子弟在門前相迎。
周煜翻身下馬,忙上前朝宋友山拱手,“伯父,我們來送聘禮?!?/p>
宋友山樂的瞇起了眼,“好好好,走,先進家?!?/p>
宋友山招呼著送聘的隊伍進屋,同時不忘吩咐身后的子侄給圍觀瞧著熱鬧的百姓散糖。
圍觀百姓,分的到了喜糖、喜餅,好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蹦,什么百年好合、永結同心,反正一人說話,另一人接著說。
送聘的隊伍抬著嫁妝進了門,一百零八臺嫁妝擺滿了院落。
卸完了嫁妝,宋友山、衛常遠忙著招待這些周家子弟。
周煜帶著禮單去了,鄭重交到了吳氏手中。
吳氏雖不識字,看不懂禮單上究竟都是些什么東西,但不妨礙她明白周家對孫女的重視。
她樂呵呵的連聲道:“好!”
見吳氏接下禮單,周煜又將兩人婚書交給了吳氏 ,將流程走完、后日他們直接上門迎娶就行。
周家送來聘禮,在安樂坊吃了頓飯后,以周煜為首的一行人便告辭離開。
臨近婚期,宋芷被勒令待在屋中,周煜并未能如愿見到宋芷。
雖心里頭有些失落,只要一想到后日便能將阿芷娶進門,他心中的這一絲絲悵然也算不得什么了。
待送走了周家人,吳氏帶著兒子們收拾聘禮,這些東西可都是要給阿芷帶去夫家的,在孫女出嫁前萬萬不能出現錯落、丟失。
楊氏看著周家給了這么多聘禮,再想到他們先前給阿芷準備的東西,不免就有些不夠看了。
她遲疑著道:“娘,咱們先前給阿芷準備的嫁妝是不是太少了!”
“阿芷本就是高嫁,本就會讓人說咱家高攀,這要是嫁妝上不多添置些,我擔心有人說阿芷閑話!”
吳氏也遲疑,先前她給孫女準備的嫁妝,在村里來說已經是頭一份的了,便是地主老財嫁閨女,也沒有他們置辦的東西多!
可孫女畢竟嫁到京城來,自己準備的東西便有些不夠看了!
吳氏摸了摸身上的全部家當二百兩銀票,拍板道:“我這里還有二百兩,一會兒咱們去鋪子里給阿芷再挑選些首飾?!?/p>
楊氏也跟著附和,“娘,那我也拿一百兩出來,咱們一道去。”
兩人的對話,恰巧被尋過來的宋芷聽到。
當下,她只覺得心中暖暖的。
緩和了片刻,她當即出聲,“阿奶,伯娘,你們為我準備的這些嫁妝就很好,無需再添置!”
兩人齊齊朝門口看來,也不知宋芷何時站在了門外。
楊氏笑著道:“阿芷,這京城里頭不比鄉下,咱們該做的禮數須得周全,沒的叫外人說嘴?!?/p>
宋芷態度堅持,“阿奶、伯娘你們幫我準備的嫁妝已是很好,都是我將來能用的到東西?!?/p>
“另外舅舅和爹爹也給我帶來好些首飾,我就一個頭,一雙手要那么多東西作甚?再說了我也不喜歡帶這些東西?!?/p>
宋芷走到吳氏的身側,親昵的挽住她的手,語氣鄭重的表態道:“她周煜娶我,便是娶我這個人,也清楚我家中近況,若是叫我,叫我的家人承擔不該承擔的壓力,那還成什么婚,趁早散伙....”
吳氏哪里聽到了這樣的喪氣話,她輕拍了一下孫女的胳膊,虎著臉道:“快,呸呸呸,胡說什么?”
“周煜是什么樣的人,旁人不清楚,你還不清楚嗎,竟說讓人聽了傷心的話!”
宋芷嘿嘿笑道:“阿奶,您既然知曉他是什么樣的人,就更不該在意這些身外之物?!?/p>
“你們已經為我準備了很多,用盡了心血,無需再顧及旁人眼光?!?/p>
“再說了,我覺得周煜娶了可是他賺到了,我就是自己最好的嫁妝,他干敢不滿足....”
說這話時,她杏眼微瞪,一副嬌憨模樣,惹得婆媳兩人莞爾一笑。
吳氏戳了戳孫女的腦袋,“你這孩子,也不怕羞!”
話雖如此說,心里確實認可了孫女的話。
她的孫女,自然是千好萬好。
莫說送來的這些聘禮,以她孫女的本事,多少嫁妝她賺不到?
這般想著,她也就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