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三年,未逢一仗,陳從進內心中,渴望在戰場上揮斥方遒,如今,真到了戰場,陳從進雖不愿承認,但是心中,難免有些彷徨之意。
陳從進深呼一口氣隨后用力拉開弓弦,斜斜的仰射了一支箭,這支箭矢,既是警告,亦是箭距的標點。
陳從進看著陽光下的騎兵,越來越近,距離自己射出的那支箭,已經近在咫尺,陳從進大吼一聲:“射!”
這句吼聲,吼散了陳從進心中的仿徨,也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陳從進仰射的這一支箭,距離約摸有百余步,在這個距離,就別提什么準度了,不過,二十余支箭矢,破空而出,還是有些倒霉蛋被射中,陳從進看著四五人中箭落馬,那幾人應是未死,但是在身后馬蹄的踐踏下,估計生還的可能性,非常低。
說時遲,那時快,騎兵馬速很快就越入了百步之內,陳從進的第二輪箭,雖然還是拋射,但是角度已經小了些,距離近了,弓箭的準度和力量也強了許多。
這次中箭落馬的騎兵看起來多一些,不過,局勢緊張,陳從進已經沒空數有幾人落馬,陳從進飛速的從佩櫜中抽出了第四支箭,瞄都沒瞄,憑著感覺朝著騎兵隊列中射去。
射完后,立刻再抽箭,張弓,松手,猶如流水線一般,陳從進苦練多年的技藝,在這一刻得到釋放,和其他士卒相比,他們射三箭,陳從進已經射出了四支。
此時騎兵已近六十步,陳從進又從佩櫜中取出一支箭矢,“嗖”的一聲,長箭破空而去,這一次,陳從進看的真切,那支箭矢橫穿而入騎兵的脖頸處。
那人松開了馬韁,手摸了摸脖子,看著流出的血液,似是不可置信一般,隨后仰頭跌落馬下。
“隊頭,神射啊,披甲步射,連中四矢!”一旁的李豐大聲喊道。
陳從進略一愣神,他最后一次射中,那倒是看的清清楚楚,前面幾次,陳從進自己都不清楚,這個李豐怎么這么清楚。
敵騎馬上逼近了,陳從進無暇猜測李豐,只是肅聲道:“收心!”
陳從進一邊說,一邊又射出了一支箭矢,再次將最前排的一騎射落,這么些年的苦練,陳從進雖不敢說百發百中,但是在近距離之下,十中其九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時,騎兵的距離愈發的近,以至五十步內,陳從進這一隊中的弓手,已是直射騎兵,在面對無甲的騎兵,箭矢的威力,足夠讓矢中者,失去戰力。
特別是現在近距離直射,威力更是驚人,箭簇深入身體之中,被擊中者,整個身軀向后一動,像是被錘子擊中一般。
陳從進粗略一算,他已經射出了七支箭,同隊中的士卒,少說也射出了五輪,除了前兩輪射落敵騎較少,后面三輪,戰果頗大。
前方的騎兵,看起來已有四五十人落下馬,陳從進已經可以看到騎兵驚慌的臉龐,不過,如此傷亡,尚不足以令這支騎兵潰散。
古來征戰,若是有三成的傷亡率,那么這支軍隊基本上就失去了戰斗力,一方面,是三成中肯定不止是普通士卒,基層軍官甚至中層軍官肯定也有傷亡。
基層軍官若是陣亡,那么就會導致沒人再給麾下士兵指令了,士兵不知道該做什么,且經歷了戰場的殘酷,基于恐懼的本能,潰散也是正常。
而另一方面,三成的陣亡率,一般也指的是大兵團作戰,軍隊的數量更多,這個比例也就更準確,至于小規模作戰,那這個三成的比例就不準確了,當然,這些只是概括的說法,真實情況下,還有士氣,將領等各方面的因素。
而在這個時候,敵騎已近四十步,騎兵隊列中,很多人也開始彎弓射箭,雖然騎兵遭受了一些傷亡,但是人數仍然要多于陳從進這一隊,因此,射出的箭矢足以覆蓋全陣。
對面響起的嗡嗡聲,陳從進當即大吼道:“低頭,舉盾!”
大家伙雖訓練了這么久,但真實的戰場和訓練場上還是有很大區別,若不是陳從進提醒,或許就會有人因此而喪命。
這支騎兵的弓,顯然沒那么好,而且射箭的水準也不高,因為在隊伍的前后左右,到處都是箭矢,而且雄平都的防護裝備比起這些蠻子騎兵來說,那強了太多。
除了少數人被射中無甲的手臂外,其余人,幾乎連一絲聲響都沒發出,陣列,蔚然不動,不過,說是技術差,但竟然有三四支箭矢射向陳從進,其中一支箭矢的力道還不小,木質圓盾竟也被射穿。
雙方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陳從進又射中一騎后,扔下步弓,抽出橫刀,大聲喊道:“準備接敵!”
聽到隊頭的命令,后面兩排的弓手,紛紛扔下步弓,抽出橫刀。
陳從進知道,面對騎兵,他這一隊步卒,肯定是跑不贏的,只能結陣固守,等待大營的援兵,而且,陳從進在仔細觀察后,覺得這支騎兵的裝備很差,應該可以撐的住,而且現在除了死守,也沒有其他的路子。
最前排的騎兵,猛的撞進槍陣中,幾匹戰馬被長槍刺中,發出了哀鳴聲,而長槍尾部佇立于地,竟也被這股力量給折斷。
騎兵撞進陣內,前面三排的盾槍手被戰馬的沖擊,穩不住陣列,有人被撞開,有人被撞倒在地,不過,如此一來,敵騎的馬速也被降低了。
陳從進手持橫刀,奮力一劈,砍在了一個騎兵的腰上,那人痛苦的栽落馬下,陳從進眼角瞥向一旁,郭崇訓已被馬撞倒在地。
戰馬的嘶鳴聲,士卒的喊殺聲,混亂的戰場,和陳從進未戰之前所想的有很大的差異,但陳從進心中,竟沒有任何怯意,反而心臟跳動的極快,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
王猛也在陳從進的身旁,他一躍而起,奮力一劈,竟然將一個蠻騎首級斬落,讓尚在廝殺的蠻騎心膽俱裂。
陳從進興奮喊道:“好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