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
“我才七歲啊!”
劉據打量著周身上下,六尺之軀,較之同齡人是高大威猛了些,但的的確確連毛還沒長齊呢。
淦了,系統來早了?
看著面板上的一行行白字,劉據并不意外,只是最終定格那行,太宗皇帝系統……不惑之年……逆襲人生?
兩世為人,劉據對歷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湊不出一位太子正常繼承皇位的最大感慨以外,接著,便是感慨歷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不是正常繼承。
一說起太宗這個廟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那個玄武門之變,但事實上,李世民幾乎可以說是所有太宗皇帝里面皇位來源比較正常的一個了。
雖然逼父、殺兄、屠弟、霸嫂這些洗不了,但李世民至少給予了太上皇李淵體面。
別的不說,就以本朝漢太宗孝文皇帝、三代以下賢君首推者,劉據曾祖父劉恒為例,怹是在周勃、陳平、灌嬰、張蒼等大臣,瑯琊王劉澤蕩平諸呂之后,被宗親、百官們擁立為帝的,而非太祖高皇帝劉邦指定的繼承人,另外,漢文帝到了長安,入主皇宮的當夜,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如數誅滅惠帝四子。
如此酷烈的手段,又怎能說是正常順位繼承?
吳太宗孫休、晉太宗司馬昱、前秦太宗苻登、劉宋太宗劉彧、南梁太宗蕭綱……和這些位太宗皇帝相比起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來源都顯得很正常了。
“不對。”
劉據忽的意識到一件事,本朝已經有一位太宗皇帝漢文帝了,要想逆襲稱帝,那自己的老爹,就只有成“祖”了。
有了太祖,難道就不能再有個成祖嗎?
這哪是什么逆襲系統,分明是造反系統!
我和漢武帝對掏?
劉據沒有猶豫,立刻在隱約浮現的“是”與“否”兩個選擇中選擇了前者。
沒有系統,他都要與皇帝老爹做過一場,有了系統,就更要大干一場了。
面板嗡的震動了一下,所有的白字全部碎散,新的一行行白字浮現。
【太宗皇帝逆襲游戲加載完成】
【宿主:劉據】
【性別:男】
【年齡:三十七歲】
【你造反失敗,母親自縊,望著惶惶不可終日的妻兒,站在不惑之年的生死路口,你高喊出“天下豈有三十年太子乎”,然后轉身離去。】
【活著逃出長安,獎勵:精兵軍事訓練手冊。】
劉據抬起頭,望著漸行漸近的長安城北城城門上的匾額“洛城門”三個纂字,陷入了沉思。
太子車架,無人可擋,無人敢查,短暫的黑暗過后,轔轔駛過了城門門洞,在守軍目送下,徑直往北軍而去。
【沖破帝軍的阻攔,活著逃出長安,獎勵:精兵軍事訓練手冊(已完成)。】
嗯?
劉據腦海一沉,恍惚之間,多出了許多兵情、兵事的知識。
這時面板再次碎散、浮現,【三十七歲的你一無所有,地位、財富,隨著你的造反失敗,被你的皇帝父親剝奪,為了高官厚祿,一場聲勢浩大的追殺開始了。】
【組建第一支屬于你的軍隊,獎勵:財富手冊。】
……
暮靄沉沉,大河上下一片蒼茫。
在刀兵連綿的歲月,這正是晚號長鳴,炊煙裊裊的時分,長安城北渭水河畔的禁衛軍,北軍,卻重新打開了營門。
一隊鐵甲武士踏著整齊沉重的步伐開到營寨門外,鏗鏘列隊,盔甲鮮明,長矛閃亮。
甲士列隊方完,又一陣沉重急促的腳步聲,大漢最高統帥,大司馬衛青率領兩排帶劍將領大步走出。
衛青一擺手,頂盔貫甲的將領們在營寨門后邊肅然站成兩排,個個雙手拄劍,沉默挺立,這些位在歷史中有名有姓的將軍,在此刻,恰似兩排石雕武士。
衛青望向遠方,在蒼茫暮色中,一隊高揚著漢皇太子旗號的鐵甲騎士和一輛金玉輅車,正越過山地,飛馳平原,在朦朧月色下杜郵渡口擺渡渭河,上得北岸,乘著月色星光而來。
戰旗獵獵,軍燈高挑,刁斗聲聲。
輅車緩綹入營,營門安靜如常,站在營寨大門口的衛青,躬身高聲道:“諸將列班就站,聽候陛下詔命。”
衣冠整齊,頭戴冠冕的劉據,在老內侍絳伯的攙扶下了車架,然后從小內侍捧著的銅盤中拿過一卷絲綢展開,揚聲念道:“北軍將士人等,朕繼大統,十余載無子,僥天之幸,元朔仲春所獲,遂立長公子劉據為太子,冊立儲君。
國中臣等及衛青爾須竭力輔佐,教習兵事,有二心者,必誅之。
元狩元年夏五月庚辰日。”
隨著絳伯的念誦,正式向三軍宣讀了劉據的身份地位,眾將禮拜更甚,營門內外響徹衛青昂揚的聲音:“恭迎儲君入營!”
兩排將領齊聲高呼:“恭迎儲君入營!儲君萬歲!”
衛青走到近前,深深一躬,振聲道:“請儲君宣示軍策。”
劉據站在營寨大門口中央,坦然自若,絲毫沒有局促慌亂,平靜清晰開口道:“諸位將軍,今朝突然冊立,據受命儲君,申明軍伍:其一,軍中諸將,各司其職。
其二,大司馬衛青有蓋功,軍政仍由其統攝。
其三,凡三軍之士,自右庶長爵位以下,賜一級爵位。”
一策,安軍心。
二策,定軍心。
三策,贏軍心。
這當然不是出自劉據,而是朝堂為皇太子所提前準備好的,前兩策是循例,第三策,則是對冊立儲君“大赦天下,同時下詔賜予朝中秩祿為中二千石的官員第十一等爵——右庶長爵位,賜百姓中成為家長的人一級爵位”賞賜的補充。
功爵二十等,一等便是一天地,爵位之用,關乎一人、一家方方面面,右庶長以下,全軍晉升,三軍之士,皆要頌皇太子之德。
鐵甲武士頓時高呼:“擁戴儲君!儲君萬歲!”
滿營兵士們從傳令官那里聽聞獎賞,立刻參差不齊地伏地高呼:“儲君萬歲!”
將領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齊聲高呼:“謹遵皇太子令!”
見禮、施恩已成。
衛青環視諸將,吩咐道:“其余諸事,按既往成規辦理,散。”
“遵命。”
諸將散開。
衛青伴劉據入營。
“殿下……”
“舅舅,闕門之外,你我只敘親戚之誼。”
“據兒?”
“唉。”
劉據沒有理會衛青的驚疑,應了一聲,“舅舅,兵事先言兵,太子親衛中,多少人可由我親自挑選?”
“八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