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開始爭了。
比起北元韃子,這三島倭奴,無疑就是個軟柿子。
如果真有神風庇護,那率軍遠征倭國,或許還有些麻煩。
畢竟當年忽必烈兩次遠征的慘敗,這可是擺在面前的前車之鑒。
蒙古人騎射無雙,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但有得必有失,正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自然不習水戰。
喜好“漢法”的忽必烈也是個梟雄人物,為了攻滅有淮水阻隔的南宋,迫切地想要彌補自身軍隊的這塊短板,所以給麾下兒郎們精心挑選了倭國這個海外目標,試圖檢驗磨礪自己的水師軍隊。
這第一次遠征倭國之戰,元朝規模是高達兩萬五千人的蒙漢軍,以及八千高麗輔軍,一度殺入了對馬島、壹岐島等地,隨后開始了登陸戰,結果遭遇了倭人的頑強抵抗,就連元軍左副元帥劉復亨都中箭受傷,元軍選擇暫時撤退到海上,卻不料大風驟起,戰船失陷于颶風之中,將士死傷無數,船只也焚毀無算,最后元軍倉皇撤退,共計折損了一半兵力,自此胡元第一次遠征倭國以失敗告終。
在崖山海戰的第二年,忽必烈再次開啟了第二次遠征倭國計劃,這一次規模比之先前更加宏大,忽必烈下令由忻都、洪茶丘指揮蒙、漢及高麗軍四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稱為東路軍,范文虎率前宋降軍十萬人從江南出發稱為江南軍,兩軍會師于倭國壹岐島,然后直取倭國。
兩路軍兵力共計高達十四萬人,足見忽必烈踏平倭國的決心,然而東路軍在登陸對馬島時竟然再次遭遇颶風,死傷者不計其數,上岸后屠滅了對馬島倭人,緊接著進軍壹岐島,竟然再次遭遇風暴,又有不少將士死傷,后東路軍在志賀島登陸,不出意外地遭到倭人頑強且堅決的抵抗,雙方鏖戰良久,最終勞師遠征加上異地作戰的東路軍屢戰屢敗,而且東路軍內部開始流行瘟疫,不得不退回至壹岐島,等待范文虎的江南軍抵達。
會師后的元朝大軍經過休整準備集結所有兵力,猛攻倭國展開登陸戰時,一場史無前例的恐怖颶風卻突然到達,洪濤萬丈涌山起,元軍船隊停泊的地方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江南軍的大船,江南軍死傷超過半數,反倒是高麗小船得以保,范文虎更是被颶風摧毀了斗志,直接返回了高麗,舍棄了十數萬大軍,元軍至此軍心徹底潰散,忽必烈第二次遠征倭國也以失敗告終。
這就是倭國神風的恐怖之處,也是眾將真正擔心的地方。
但小胖墩已經證實,所謂神風不過是臺風,完全可以避開,而且大明王師還是跟著倭國使團一起回去,更不可能會遭遇臺風。
這種情況之下,大明遠征倭國,簡直不要太輕松。
所以諸將都很是意動,想要主動請纓。
這簡直就是去刷軍功的大好時機啊!
白撿軍功,誰不愿意?
更別提這還是滅國之功!
足夠爵晉一級,封侯拜將了!
就連徐達和李文忠都有些意動。
但他們二人都身負重任,明白是不可能出征的。
徐達常年坐鎮北平,構筑北疆防線,并刺探搜集北元情報。
李文忠則以大都督身份坐鎮五軍都督府,總攬天下軍政大權。
二人輕易都不會掛帥出征,更別提還是跨海出兵遠征倭國了。
除了他們外,湯和與傅友德競爭最為激烈,都渴望奪下此次出征機會。
在開國名將天團里面,湯和自身功績并不突出,多是以副手身份配合徐達、常遇春等名將,所以心里面一直憋著氣,想要借助此次遠征倭國證明自己。
至于傅友德,就更簡單了,朝廷剛剛結束云南戰事,他這爵位還沒有晉升,巴不得再添一個滅國之功,直接從潁川侯爵晉升為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
因此二人爭得不可開交,甚至直接破口大罵。
見此情形,老朱也覺得有些頭疼。
湯和統兵能力差了些,但畢竟是自家兄弟。
而傅友德驍勇善戰,就是脾氣憨直了些。
朱高熾笑呵呵地將這一幕看在眼里,隨后主動開口道:“諸位都不必爭了,大家都去,都去!”
眾將:“???”
臥槽?
大家都去?
你怕不是要把倭島給打沉?
老朱眉頭一皺,也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了。
然而朱高熾卻給出了一個他無法拒絕的理由。
“皇爺爺,此次遠征倭國,畢竟是異地作戰,而且遠在海外,所以絕不能打持久戰,否則一旦被北元高麗察覺,那咱們接下來的戰略部署可就麻煩了!”
“因此,除了大將軍與大都督外,其余可以調動的虎狼之將,應當全部投入倭國戰場,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推平倭國,然后著手震懾高麗、包夾遼東!”
此話一出,老朱與眾將全都反應了過來。
確實是這個道理,此戰倭國不是最終目標,遼東才是!
所以這一次大明遠征倭國,必須出動足夠多的戰將名將,力求快速掃平倭國,然后針對遼東納哈出展開布局!
“當然,除了這些虎狼之將外,諸如秦王、晉王、燕王這些,也全部都去!”
小胖墩再次口出驚人,聽得眾人莫名其妙。
這些藩王不在封地里面老老實實都待著,去海外干什么?
唯獨只有老朱與太子標臉色大變,聽出了小胖墩的話外之音。
他這是想要諸王提前一步了解海外,后面再推動藩王改封之策啊!
這個小兔崽子,現在圖窮匕見了嗎?
老朱臉色一沉,就要開口拒絕。
然而秦王朱樉卻突然開口道:“父皇,兒臣愿為大明開疆拓土!”
開玩笑,朱樉早就不想在封地待了。
有機會出去征戰沙場,這不比在封地強多了?
聽到他這話,老朱與太子標對視了一眼,最后無奈地搖了搖頭。
朱高熾心里面倒是樂開了花,巴不得朱樉、朱棣這些家伙全都去海外之地!
最后老朱拍板下令,此次遠征倭國,以潁川侯傅友德為主帥,佩征東大將軍印,信國公湯和為左副將軍,江夏侯周德興為右副將軍,此外西平侯沐英、永昌侯藍玉、江陰侯吳良、長興侯耿炳文、靖海侯吳禎、延安侯唐勝宗、東川侯胡海、鳳翔侯張龍、航海侯張赫、普定侯陳桓等一眾開國名將盡皆隨軍出征。
朱高熾看到這個名字,幾乎快要笑瘋了。
大明開國名將天團,除了徐達、馮勝、李文忠等人身兼要職外,以及坐鎮地方抽不開的少數人,大部分名將能去的全都被老朱調過去了。
可想而知,這批如狼似虎的名將殺才踏上倭國土地后,會是何等兇殘勇猛,只怕三島的血會染紅整片東海。
別說收拾這些三島倭奴了,只怕高麗都會被他們順手打下來!
嘖嘖,倭寇啊倭寇,這一次老子看你死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