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御書房沉重的紫檀木門被輕輕推開一條縫。
那個負責通稟的太監,幾乎是貼著門縫,像一片沒有重量的影子般溜了進來。
他甚至不敢抬頭去看御座和階下那些帝國核心人物的表情,一進門就立刻匍匐在地,額頭緊貼冰涼的金磚地面,用帶著明顯顫抖的聲音稟報:
“啟……啟稟陛下……五……五軍都督府史鼐、史鼎侯爺……并……并京營諸將……已……已在門外等候召見……”
他的聲音在死寂中顯得格外突兀和微弱。
稟報完畢,他趴在那里,一動不敢動,連呼吸都屏住了。
預想中的回應......無論是陛下的“宣”還是重臣的議論......并未立刻到來。
御書房內依舊是那令人窒息的寂靜,仿佛他剛才的稟報只是一縷微不足道的微風。
這種無聲的壓迫感比雷霆震怒更讓這小太監恐懼。
他額頭的冷汗瞬間就冒了出來,順著鬢角滑落。
他不敢抬頭,只能拼命地、極其小心地轉動眼珠,試圖用余光去尋找他的老祖宗——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夏守忠的身影,尋求一絲指引。
夏守忠此刻侍立在御案側后方,位置極佳。
他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一尊泥塑木雕。但在那小太監眼珠轉動的瞬間,夏守忠的腳尖極其輕微地、幾乎難以察覺地向前點了一下。
老祖宗的意思是……等著?別動?
小太監心中稍定,心中暗嘆:每月的孝敬不是白交的,老祖宗遇到事情他是真幫你啊......
這般想著,但趴在地上的身體依舊僵硬如鐵。
果然!
死寂只持續了極其短暫的幾息。
御座之上,慶帝似乎才從對那三座礦山的無盡遐想以及與眾大臣的探討的結論中抽回一絲心神。
他緩緩地、帶著一種被打擾了美夢般的不耐煩,掃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小太監,喉結滾動了一下:
“宣!”
“是!奴婢遵旨!”小太監如蒙大赦,連忙叩頭,手腳并用地爬起來,躬著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倒退著向門口挪去。
在轉身開門退出的那一瞬間,他下意識地、飛快地抬了一下眼。
就這一眼,他看到了!
就這一眼他陡然愣住了——
他看到了首輔李青松那僵硬的、寫滿震撼與茫然的臉!
他看到了兵部尚書李毅那因為極度興奮和渴望,仿佛餓狼看到了肉似的而微微扭曲的面容。
他看到了戶部尚書王寬那副魂飛天外、仿佛被金元寶砸暈了的癡傻表情。
......
他還看到了……端坐錦墩上的遼國公賈玌。
國公爺依舊平靜,甚至還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水面并不存在的浮沫,那鎮定自若的姿態,與周圍凝固的、被財富沖擊得幾乎變形的氛圍格格不入,仿佛一切盡在掌握!
小太監心頭猛地一跳,不知所以,但不敢再看,慌忙低頭,迅速退出了御書房,將那扇沉重的門再次合攏。
小太監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沉重的紫檀木門再次隔絕了內外。
門內那令人窒息的寂靜,卻并未因他的離開而打破。
巨大的財富、血腥的仇恨、帝王的野望,以及那個由賈玌親手描繪、由三座金銀礦山作為基石的“至治盛世”藍圖,依舊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讓空氣都仿佛凝固成了金子,沉重得令人難以呼吸。
慶帝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依舊處于巨大沖擊余波中的重臣們。
他臉上的潮紅未退,眼中的攫取欲更加熾熱,深吸一口氣,而后打破了沉寂:
“諸卿......”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首輔李青松身上,帶著不容回避的審視和一絲催促,“五軍府的將軍們,已在門外候著了。朕,等著聽你們一個準話!”
“嗡——!”
這句直白的催問,如同投入滾油的一滴水,瞬間讓階下幾位核心文臣從各自震撼的思緒中驚醒過來。
首輔李青松渾身一個激靈,仿佛從一場光怪陸離的金色夢境中被強行拉回現實。
他布滿皺紋的臉上還殘留著震驚的余韻,但那雙閱盡滄桑的老眼,此刻卻因內心劇烈的沖突而精光閃爍!
——至治盛世!
賈玌那“堪比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描繪,如同最熾熱的烙鐵,狠狠地燙在了李青松的心尖上!
他李青松,朝中元老,位極人臣,官居首輔!
他這一生,位極人臣,所求為何?
——是那堆積如山的金銀賞賜嗎?
——是那煊赫一時的滔天權勢嗎?
不!都不是!
他求的,也是那青史之上,煌煌幾筆!
是那后世子孫捧讀史書時,看到“李青松”三字時,油然而生的敬仰與贊嘆!
是能與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那些閃耀在文景、貞觀、開元等煌煌盛世畫卷中的千古名相并肩而立!
——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
這才是他李青松,一個讀書人,一個宰輔,畢生所求的終極榮耀!
而此刻,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就**裸地擺在了他的面前!
佐渡之金!石見之銀!菱刈之礦!那是足以支撐起一個空前絕后盛世的基石!是足以讓“至治”這個年號,真正超越歷代、光耀千秋的資本!
有了這取之不盡的金銀洪流,他李青松胸中那些被現實束縛了太久的治國方略——興修水利、廣建學堂、減免賦稅、充盈府庫、撫恤孤寡、開疆拓土......
那些足以讓他躋身千古名相行列的宏圖偉業,將不再是紙上空談!
將真正有機會在他手中,化為現實!
這誘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讓任何一位有抱負的宰相,為之瘋狂!
李青松的呼吸陡然變得粗重,枯瘦的手指在袖中緊緊攥住,指甲幾乎嵌進掌心。
阻礙?有!
勞師遠征?耗費錢糧?海上風浪?倭寇兇頑?
......可這些擔憂,在如山如海的金銀面前,在“至治盛世”的煌煌大義面前,在名垂青史的終極誘惑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更何況......領兵之人,是賈玌!
是眼前這個端坐錦墩、氣定神閑、用一次次不可思議的勝利鑄就了不敗神話的遼國公!
是那個在遼東、在江南、在一次次看似不可能中力挽狂瀾的軍神!
有他掛帥,此戰......成功的把握,何止六七成?!
在但根據此前錦衣衛所調查的東瀛倭兵的武器、鎧甲以及火器等等詳情擺在眼前......
——九成!
如此把握還不敢下定結論,那他李青松——也枉為一朝首輔!!!
李青松渾濁的老眼中,最后一絲猶豫和身為首輔應有的“穩重”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狂熱的光芒!
他猛地抬起頭,胸膛劇烈起伏,仿佛要將積壓了一生的抱負和此刻的激動噴薄而出!
他不再看那托盤上的金銀,而是目光灼灼地直視御座上的帝王,用盡全身力氣,向前重重踏出一步!
這一步,踏碎了所有的顧慮!
這一步,踏上了通往“千古名相”的青云之路!
“陛下——!” 李青松的聲音洪亮、清晰,帶著前所未有的激動和斬釘截鐵,響徹在寂靜的御書房內:
“老臣以為,遼國公所言,字字珠璣!句句切中要害!”
“甄家余孽,勾結倭寇,此乃附骨之疽!倭寇占我礦藏,屠我忠勇,此乃血海深仇!此仇不報,國威何存?天理何彰?”
“更遑論佐渡、石見、菱刈三座礦山,乃天賜我大慶之洪福!乃成就陛下‘至治盛世’之基石!豈容倭賊竊據?!”
李青松的聲音越來越高亢,帶著一種為國為民、義不容辭的慷慨激昂:
“此一戰,非僅為報血仇、平海疆!更是為我大慶奪回萬世之基!為我‘至治’盛世,開鑿無窮之源!”
“老臣,附議遼國公所奏!懇請陛下——” 他猛地一撩袍袖,以首輔之尊,對著慶帝,行了一個莊重無比、力逾千鈞的躬身大禮:
“即刻下旨!發兵東征!跨海伐倭!蕩平倭穴!奪回我金山銀海!以彰國威!以慰忠魂!以奠......至治盛世之基!”
轟——!
李青松這石破天驚、擲地有聲的表態,如同在已經沸騰的油鍋里投入了一把烈火!
御書房內,所有文臣都猛地一震!
李毅,早已按捺不住胸中戰意,此刻更是熱血上涌,緊隨其后,幾乎是吼了出來:
“臣附議!此戰,必打!”
戶部尚書王寬,仿佛被李青松那句“至治盛世之基石”徹底點燃,他臉上的癡傻瞬間化為一種病態的狂熱,聲音尖利地叫道:
“打!必須打!金山銀山!有了它們,國庫何愁?盛世何愁?!臣附議!傾家蕩產也要打!”
其聲、其言、其禮,早已經失去了風范!
吏部尚書林如海,看著慷慨激昂的李青松和狂熱失態的同僚,又看了一眼端坐如山、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切的女婿賈玌,心中百感交集,最終化為一聲長嘆,亦鄭重躬身:
“臣——附議!”
其余幾位重臣,眼見首輔和幾位巨頭都已表態,那“至治盛世”和“金山銀海”的誘惑又實在太大,再無半分猶豫,紛紛躬身:
“臣等附議!”
“臣附議!”
“懇請陛下發兵!”
剎那間,御書房內文官集團的聲音,達成了一致!
匯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支持戰爭的洪流!
慶帝端坐御座之上,看著階下群情洶涌、慷慨附議的重臣們,尤其是首輔李青松那激動得微微顫抖的身影,他臉上的潮紅更加明顯,嘴角那絲壓抑已久的笑意,終于如同破冰般,緩緩地、徹底地綻放開來!
成了!
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銳利光芒,聲音如同金鐵交鳴,響徹整個大殿:
“好!傳旨——”
“宣五軍都督府諸將,即刻覲見!”
......
門外,廊下等候的史鼐、史鼎、熊文龍、蘇瑾言等一眾武將,早已等得心焦如焚。
看到小太監出來,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帶著無聲的詢問和巨大的壓力。
小太監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狂跳的心臟,挺直了腰板,用盡可能清晰平穩的聲音宣道:
“陛下有旨——宣五軍都督府諸將覲見——!”
沉重的紫檀木門第三次開啟。
史鼐、史鼎打頭,熊文龍、蘇瑾言等武將魚貫而入。
他們繃緊了神經,準備面對風暴。
然而——
踏入御書房的瞬間,映入眼簾的景象,卻讓這群久經沙場的悍將們,齊齊腳步一頓,瞳孔猛地收縮!
這……這是怎么回事?!
預想中的風暴蕩然無存!
御座上,皇帝面色異樣潮紅,眼神灼灼,竟似帶著一種令人心驚的……亢奮?!
而階下那群素日里最講究儀態規矩、動輒以禮法規矩相責的文官大佬們,此刻更是讓他們瞠目結舌!
只見那幫平素道貌岸然的文臣們,此刻一個個狀若癲狂!
有人激動得滿面通紅,手舞足蹈,仿佛喝醉了酒;
有人眼神發直,盯著御案方向癡癡傻笑;更有人攥著拳頭,胸膛起伏,眼中燃燒著近乎瘋狂的......戰意?!
——世風日下!禮崩樂壞!
眼前這混亂、狂熱、完全失卻了朝廷重臣應有儀態的群魔亂舞之景,讓史鼐、史鼎、熊文龍、蘇瑾言等一干悍將瞬間懵了!
巨大的荒謬感和不解如同冰水澆頭,將他們預想的種種應對沖得七零八落。
這御書房里……到底發生了什么邪門事?!
這幫子文官……全都中邪了不成?!
“臣等參見陛下!”
眾人壓下心中翻江倒海的驚疑,勉強齊聲行禮,聲音里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走調。
“免禮!” 慶帝的聲音沙啞亢奮,目光如電掃過眾將,沒有絲毫鋪墊,直接砸下驚雷:
“諸卿來得正好!朕與眾愛卿,并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賈玌,已然議定!”
轟隆——!
——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賈玌”
這十個字,如同十道驚雷,瞬間在史鼐、史鼎、熊文龍、蘇瑾言等所有武將的腦海中炸開!
大都督?!
遼國公的官職......恢復了?!就在這御書房里?!就在這新婚次日的清晨?!而且聽陛下的意思,是剛剛“議定”的?!
巨大的消息如同電流般瞬間竄遍全身!
史鼐眼中精光爆射,史鼎差點忍不住要低吼出聲!
熊文龍握緊了拳頭,蘇瑾言沉穩的臉上也閃過一絲激動!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們的主心骨、他們的擎天柱,不僅安然無恙,而且......即將重掌帝國最高兵權!
然而,這驚喜僅僅維持了不到一息!
慶帝那如同蘊含著風雷之威的下一句話,便已緊隨而至,帶著席卷天地的決斷,狠狠地將他們從官職恢復的驚喜中,直接拋入了一個更加狂暴、更加不可思議的漩渦中心!
“——發兵!東征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