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境發(fā)生劇變之后,羅天的腦海中突然躥升起了四個字——森羅之象,的確,眼前所見到的詭異無窮,乃是羅天生平罕見,即便是葬龍谷也難比其萬一。
天人之境的外圍雖然只是一處迷陣而已,卻并非人為制造出來的幻境,也就是說,天人之境是真實存在的,是人用肉眼能夠真實觀測到的。
而眼前的這幽暗的一幕也同樣如此,羅天的心中震驚,雖然很匪夷所思,但這一刻他卻不得不承認,其實天人之境和森羅之境乃是同一個地方,就像是事物的一體兩面一樣。
那么,天人之境既然是人脈傳承的發(fā)源地,那么森羅之境又是哪里呢?
羅天此時邁步在這四周都揮灑著紫色幽光的神秘場所,在這里他并沒有看到一個像是“門”一樣的結構,當然也許門被隱藏了,他只是看不到而已,又或者這里的確沒有門,沒有可以進入的另外一個場所。
羅天在這里四處漫步的同時,森羅之境也同樣在發(fā)生著變化,當然之前那種劇烈的變化已經消失了,如果用人類的語言邏輯來描述的話,應該說這里在被一種特殊的裝飾手段來進一步的“變成”和真的一樣。
是的,從羅天的感受來講,這里不像是真的,倒更加像是一種迷惑人眼睛的幻境,只不過這種幻境卻又有著宛如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畢竟這里的一草一木皆是來自于天人之境,連那扶搖而上的幾棵參天古木也都和之前保持著同樣的形態(tài)。
所以說,這里更像是有一個神,從天空所在的位置朝著整個天人之境潑灑下了紫色的墨汁,讓整個天人之境完全變成了幽暗的紫色,甚至連天空也一并被紫色幽光給遮蔽了,不……不是遮蔽了,而是一種點綴,畢竟羅天也能夠從那投射出半分光芒的天空中察覺出一縷“光線”的存在,而這一縷光線透過云層射到如今森羅之境的地面,甚至也能夠給予羅天一種柔和的感覺。
的確,如果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一切都太詭異了,因為沒有人見過紫色的天空,就算有的時候,天上會因為烏云滾滾之際同時又打雷的緣故,而出現一抹透著紫色的云層,但釋道者卻很清楚,那并非天空當真是被沾染成了紫色,而是因為陽光灑在藍天白云上所化合而成,因為紅色和藍色相加便是紫色,這是一種顏色的混合,也是一種規(guī)則。
所以,就算天真的變成了紫色,但也不會投射出紫色的光芒,因為太陽不會變成紫色的,大地也不會變成藍色的,所以太陽光一旦穿透云層射向地面,只可能是溫暖的太陽光的顏色,也就是無色。
但是眼前森羅之境這種真實的感覺卻很難讓羅天可以從理性的角度來解釋一個明白,天上真的沒有一顆紫色的太陽能夠揮灑出紫色的光線嗎?
羅天并不知道,因為他從來沒有去過天空上,不知道在那一輪“紅日”的背后是不是還隱藏了一輪“紫日”。
眼前的神奇和心中的驚嘆混合在一起,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就消失了,因為羅天察覺到有人來了,準確的說,是有人想要讓他知道自己來到這個地方了。
就在來人逐漸靠近的過程中,羅天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個念頭,如果說天人之境非人不能進入的話,那么眼前的森羅之境又藏有怎樣的一種禁忌呢?
當來人走到羅天跟前的時候,羅天看到了對方,僅憑第一眼,不得不說她是羅天心中所有能夠聯(lián)想到的贊美詞匯都無法比之萬一的那種美好的存在。
她實在是太美了,宛如美的化身,美的意志,甚至就象征著美麗這種規(guī)則一樣,即使是云袖、曲念怡、杜曦瑤加在一起,也不及她的萬一,或許……只有顧往昔能夠和她相提并論了。
羅天從不在意人類的美丑,但同樣擁有辨別美丑的能力,好看與否是一種心理感情,并不是一種判斷標準,因為好看與否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判斷與否,只和某個人或者某一群人有關,但一百個人中,即使有九十九個人都認同,卻也代表不了最后那個人的意見,這便是天道,因為天道注定了每一個人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價值。
也同樣只有天理,才會制定出少數服從多數這種概括性的建議。
羅天沒有說話,也沒有去詢問她的名字,盡管他的心中已經知道了答案,不過這個答案卻并不能由羅天來問,而只能由對方親口承認,而且此時此刻,羅天很清楚,自己所面對的不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但在對方眼中,羅天已經不是羅天而是蟠龍了,這樣的眼神他曾經看到過一次,那就是在姜小云的眼中。
“你看起來一點都不害怕的樣子,是已經確定我的身份了嗎?”
她說話了,一句聽上去像是疑問,但卻是無比篤定的語氣,羅天聞言心中一凜,雖然僅僅只是一句平淡無奇的話,但羅天卻也從這句話中聽出了毋庸置疑的那種權威。
“沒有,老實說我到現在仍舊在猜測你的來意和目的,以及有什么需要用到我的價值和意義,我雖然不是人,但也不是神,至于你們究竟在想什么,我是不可能知道的。”
羅天的這句話,前半段帶有疑問,而后半段在提及自己的時候卻說的無比肯定,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總會有羅天不知道的秘密,但相比起對未來的茫然無知,羅天對自己的認識已經足夠清楚了,這同樣也是他能夠凝聚出道心的原因。
羅天的話并沒有讓對方流露出任何的感**彩,其實如果她能夠笑一笑,那絕對會綻放出這世間至極的美,可是她并沒有笑,而她的不笑,卻是更加印證了羅天內心的猜測。
天道無情。
天道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這世間萬物,也創(chuàng)造一切能夠表達這世間萬物的詞匯和語句。
但天道卻并不能賦予世間萬物的感**彩,就如同火一樣,人第一眼見到火的時候必然會聯(lián)想到發(fā)光發(fā)亮,但第一眼見到火的人卻絕對不會聯(lián)想到怒火、燈火、薪火這樣的詞語,而賦予這些詞語意義的是天理,天理的存在便是為天道所創(chuàng)造的世間萬物賦予一個能夠被人解讀的意義,或者說是賦予了天地萬物一種獨特的感**彩。
隨著詞匯的發(fā)展,到了今天,火已經有了無數種概念,或是名詞,或是形容詞,每一種概念都是一種規(guī)則,但是這些規(guī)則卻并不是天理賦予的,而是天道賦予的。
天道就是沒有任何感**彩的客觀現象,沒人去解讀,也沒人去刻意的觀察,將不會存在任何一種意義,就如同眼前的這個“女人”一樣,她的存在只是為她所說的每一個字做一個定義,卻并不會主動賦予這個定義任何一種意義,因為賦予意義這種事是人去做的,或者說是聽到她說話的羅天在心中會去理解的工作。
羅天并不知道永眠之間那里發(fā)生的事,所以此時在面對眼前的女人時,他所能夠聯(lián)想到的只可能是一種存在于天道之中對于規(guī)則的絕對定義,是的,如果說眼前的女人就是神,就是天道的化身,那么她的一言一行也必將完美的詮釋天道本身,而非任何可能存在的“歧義”。
兩人的對峙過去了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羅天并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壓力,對方的到來仿佛也化為了一段客觀存在的現象,只要羅天心中不去思考,不去亂想,那么連同這個女人在內,她的存在也將變得毫無意義。
但是,從她出現的那一刻,羅天能夠不去思考,不去“亂想”嗎?
所以,就在這時,之前并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的羅天突然間感受到了一陣并不算特別強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到來的一瞬間羅天腦海中再度思維轉換,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更多的想法。
當羅天驚覺對方的變化是因為自己的思考而產生的,或者說的更準確一點,是自己的思考為對方這種客觀存在的現象賦予了一個實際意義的時候,羅天立刻就開始有了行動,然而就在她即將做出一些舉措的時候,卻聽到對方開口說道。
“放棄吧,你的偽天道對我無效。”
她的話讓羅天心中一怔,隨即就放棄了他即將進行的舉動,同時感嘆了一聲,說道。
“如果一開始,當我面對你的時候,沒有任何進行任何多余的思考,或者說我沒有把你想象成一位神,那么你就不是神了呢?”
面對羅天的提問,對方的臉上仍舊沒有絲毫的感**彩,此時的她已經和羅天之前通過思考而聯(lián)想到的那種宛如天道化身的神幾乎一模一樣了,這不能不讓羅天好奇,是不是自己的思考賦予了對方一個具體的意義。
“看到我,你會不去思考嗎?”
對方提出了一個問題,這讓羅天微微點頭,是的,他不能,如果當他面對這個女人,而且還是在森羅之境這樣的地方面對這樣一個女人時,卻放棄了思考,那他就不是羅天了。
“這么看來,我似乎已經沒有任何余地了,那么,面對如此渺小的我,你打算做什么呢?”
無從逃避,那就只能去面對了,但是面對這樣一位神,一位比姜小云那種存在還更加“高級”的存在,羅天卻不知道自己此時的坦然又能夠證明自身幾分的價值。
“你說呢?”
對方此時反問道,羅天聞言心中不由得苦笑了一聲,的確,在他之前思考的同時,其實就已經想過了當自己面對一位神靈的時候,可能會遭遇的幾種下場,雖然他并不確定自己真的會面臨怎樣的下場,但此時回想起來,卻恰恰是羅天自己的思考把他其他的退路給堵死了。
此時的羅天雖然已經放棄了思考,但實際上他的思考并沒有停止,畢竟只要羅天還活著,無論他是人也好,魔也好,都不可能真的讓思考完全停止,就連他睡著的時候,思考也會以做夢的形式呈現出來,那么當真是除非他死了,否則的話只要天地萬物還存在一天,那么人就永遠會處在思考和行動的轉換當中。
突然間,對方的氣息陡然抬高,一股讓人窒息的壓力瞬間向羅天襲來,當羅天感受到這股至極的壓力時,他并沒有去提升自己戰(zhàn)斗的本能來保證自己的這條危在旦夕的小命,因為對于擁有恐懼之心的羅天而言,此時什么也不做,才是最好的結果。
果然,當這股可謂是天下間無可匹敵的壓力完全席卷了羅天的周身,甚至完全遍及了整片森羅之境時,當一股死亡的威脅瞬間傳遞至羅天的腦海意識當中的時候,壓力和殺意卻在這一刻終止了。
羅天的嘴角露出了笑容,卻是一份慘淡至極的笑容,雖然以這樣的法子保住小命對任何人來說都太過卑微了,不過同樣是對于擁有恐懼之心的羅天而言,無論他的思考中經歷了多少個輪回,也不管他在一位神靈出現的時候為自己謀求了多少退路,他都不可能會去思考自己會有死亡的那一刻。
是的,羅天怕死,怕的要死,他永遠不會去思考死亡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更加不會去想如果自己死了會怎么辦,他的所有退路全部都是建立在自己不會死的基礎上,只要他不會死,那么一切屬于個人的堅持羅天皆可拋下。
所以,這一刻,神的攻擊停止了,因為羅天并不想死,也并沒有賦予對方殺死自己的意義,如果對方真的是神,是無情天道的象征,是天道所創(chuàng)造的世間萬物當中所表露出的那種客觀現象,那么這種客觀現象的具體呈現方式便是人為賦予其一份感情,一個實際的意義。
令人窒息的壓力已經提到了頂峰,豆大的汗珠在一顆顆的從羅天的額頭上滴落,那種至極的恐懼在不斷的呼喚著羅天的腦海意識,不斷壓逼的底線也在一點點摧毀羅天的心靈。
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換一個人早就已經崩潰了,腦袋掉了碗大個疤,不怕死的人必然早已為了那一丁點希望而去迎頭抗爭,怕死的人也早已因為想到死亡繼而恐懼死亡而暈眩,但羅天卻并沒有,他仍舊還在堅持,或者說此時的羅天并不是在堅持,而是他存在的意義便是守在那一條不會死的最后底線之上。
神,殺不了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