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羅天這邊進行儀式的同時,此時的外面也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清微妙法的消息一經泄露,頓時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幾乎整個中天界的大江南北,所有人,不僅僅是那些強大的釋道門派,就連那些平日里足不出戶的隱宿們也都按捺不住各自蠢動的心。
畢竟這本中天界的奇書實在是太要命了,在其存在于傳說和現實中的歷史來推敲,中天界的歷史上至少有七八位霸主級別的存在就和這本書有關。
南堯城是坐落在中天界以北靠近中天界七大主城之一的天鳴城附近的一座城鎮,居住在這座城鎮中的人長久以來所奉行的處事原則和歲月城差不多,他們保持著自身的相對中立,不與外界產生直接的來往,雖然他們的名聲不顯,不像歲月城因為抵擋鬼族入侵而那么名聲顯赫,但卻因為一個釋道門派的存在,而得以在人族長久的爭權奪利中生存了下來。
而這個釋道門派便是鳴沙派。
鳴沙派以其規模來說,足夠稱得上中天界十大釋道派門之一,不過這百年來,這個派門并沒有做過什么震懾中天界的大舉動,隨著人的百年壽辰更替,隨著上一輩人的離世,也讓曾經發生在過去的輝煌逐漸被黃土埋沒,到了今天,即便仍舊有很多人記得這個派門的名字,卻也沒有多少人會有心思提及他們當年曾經的輝煌了。
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而發生在中天界這一百年來的各種轟動**件已經足以蓋過他們的光輝,成為這一代人茶錢飯后的談資了。
但就在今天,鳴沙派中卻在發生著一些和過去不同尋常的事。
“師兄,事情是真的嗎,凈天尊者要退卻掌教之位?”
派門之中,人人都在議論這條消息,關于這條消息來的很突兀,雖然看似捕風捉影,并沒有任何可靠的事實依據,但似乎每一名門人都在傳,也有越傳越神的跡象。
“應該是真的,就是不知道凈天尊者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又是出于怎樣的考慮,不過倘若此事為真,那么能夠階梯鳴沙派掌教之位的就只有兩人了,潘隱尊者和瑤光尊者,但兩位尊者一項不打理派門之事,而是負責經論典籍的翻修和記錄,應該并不是掌教適合的人選。”
這名師兄顯然是派門中有一定資歷之輩,他的話讓幾位師弟頻頻點頭,而就在他們談論的同時,不遠處走過來一男一女,這兩人的出現,立刻就讓所有議論的聲音全部壓下,眾人紛紛的圍在了這兩人的身旁。
“大師兄,二師姐,事情到底咋樣了?”
人群中,眾門人議論紛紛,被眾人圍在中間的這一男一女在對視一眼之后,兩人的臉上都升起了一縷同樣的狐疑之色,而后,那二師姐說道。
“具體的情況我和師兄也不知情,不過有一種說法是,繼任掌教之位不會由西先代尊者接掌,而是會在二代弟子中擇其一。”
二師姐此言一出,頓時一片嘩然,但人群中卻也有幾個人眼神流轉,各懷心事,顯然是二師姐的這番話讓他們嗅到了這其中隱而未現的機緣。
“這如何可能,我鳴沙派繼任掌教的規矩向來都是必須要通過派門內至少三位尊者的考驗才能擁有資格,而在二代弟子中,除了大師兄已經通過了一位尊者的考驗外,還無人有此實力呢!”
他的話讓那大師兄微笑著看向了他,那眼神中分明是看穿了說話之人的心事,當下他淡淡的說道。
“五師弟,我剛才已經得到了師尊的號諭,此番掌教競選資格,我不入圍,便自當謹遵師命,將資格讓與各位同門。”
大兄弟的話再度讓人群中一片喧嘩,不少人此時都是驚異之色溢于言表,如此說來,豈非是派門中所有有尊者實力的高手都無法擁有繼承掌教的競選資格了?
如果說,門派里發生了重大變故,實力在尊者之上的頂尖高手都要參與的話,那么人選自然會落到大師兄或者二師姐兩人的頭上,但如今連同他們都失去了這份資格,這不禁讓剩余下來的眾門人都有了一種天塌地陷的感覺。
到底是發生了何事,竟然要集結派門中所有擁有尊者實力的高手去做?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似乎答案就在眾人的心中。
“難道是跟前不久傳出的清微妙法有關?”
突然有人提到了這個消息,之前還在議論紛紛的聲音全部都安靜了下來,連同那大師兄和二師姐的臉上也都是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
是的,如果不是為了這件事,那么還能有什么事會讓整個鳴沙派上下發生這樣的變故呢?
清微妙法,的確是流傳中天界的奇書,不管這本書中到底記錄了多么玄妙的秘法,但僅憑傳聞就足以讓無數人為此垂涎欲滴了,而在場的眾人當中,也有不少原本覺得當大師兄和二師姐失去入圍資格后,自己也有能力一爭這鳴沙派掌教之位的有心人此時不僅也多少會拿這掌教之位和清微妙法來對比一下,但得出的結論卻是不言而喻的。
就在此時,隨著山門最高處的鐘聲被敲響,所有門人這才意識到決定的時刻來臨了,眾人紛紛朝著門派大殿而去。
進入大殿后,眾人一齊等待著凈天尊者的出現,片刻之后,只見大殿內室緩緩步出了一陣腳步聲,那是凈天尊者徐徐有力的步伐聲音,不對……不止凈天尊者,是兩個人。
兩個人?
眾人的心中升起這個疑問的時候,卻又不禁感到一陣的匪夷所思,鳴沙派內殿向來都只能容許掌教,也就是凈天尊者一人有資格進入,哪怕是潘隱尊者和瑤光尊者都沒有這種資格,那么又是誰,能夠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能夠得到掌教的重視呢?
難道說,這個人便是鳴沙派內定的下一任掌教的繼任人選?
每個人的心中此時都升起了這樣的心聲,似乎這樣的猜測才是最接近真相的,畢竟這兩天來派門中發生的詭異之事太多了,多到足以涵蓋這百年來鳴沙派中所發生的離奇事加起來都沒有這兩天多。
正當眾人猜測之際,凈天尊者修長的身影便出現在了眾門人的視野當中,但是這一刻卻沒有一個人的眼睛去看向他,而是齊刷刷的聚焦在了另外一個人的身上。
“管師兄!”
“竟然是命天教的管良。”
無數人此時似乎是忘記了鳴沙派的派門規矩,紛紛驚呼出聲,不過凈天尊者似乎并沒有因為眾門人犯了門規戒律而動怒,而是有放任自如的樣子。
片刻后,當眾門人按下各自內心的驚惶之后,重新看向了他們的掌教凈天尊者的時候,只見凈天尊者捋了捋胡須,然后說道。
“正如各位所見,今天特地邀請到了命天教的管師侄前來我鳴沙派,也將要和我派各位尊者一同見證新掌教的誕生。”
凈天尊者話音一落,隨即看向了身旁的管良,管良并沒有說話的意思,他的眼神深邃,誰也猜不透他此時到底在想什么,但是猜不透卻不代表眾人心中的疑問就會因此消失,但撲朔迷離的狀況卻反倒是讓眾人引發了更多的猜測和聯想。
是的,按照時間來推算,再過兩三天難道不就是曲家大婚之日了嗎,這種時候,管良不是應該待在命天教等著迎娶他未來的那位嬌妻美眷,走上家庭事業雙豐收的輝煌前程,卻為何竟然出現在了鳴沙派當中?
鳴沙派同樣也收到了命天教發來的前去造化之門曲家的觀禮大典的邀請函,這一封函如今還在凈天尊者的袖袍當中,如果說此時眾門人的心中是匪夷所思,那么此時凈天尊者的心中,便是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管良的來歷不單純,他究竟是為了清微妙法而來的,還是為了鳴沙派而來的,誰也不知道。
但凈天尊者畢竟是鳴沙派現任掌教,所以很多事他知道的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比如說,他聽說在幾個月之前,巴海曾經擄走了命天教的管良。
這個消息的來源十分隱秘,可以說知道這個秘密的在整個中天界不超過二十個人,凈天尊者便是這二十人之一。
以此消息作為參考,再來看今天的這件事,聯想到同為中天界七大主城之一的天鳴城,他們又是否知道今天管良來到鳴沙派做客之事呢,如果他們知道又會采取怎樣的對策呢?
鳴沙派這百年韜光養晦的背后,同樣也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秘密同樣也隱藏在凈天、潘隱和瑤光這三位尊者的心中,對外鳴沙派雖然宣稱的是和平發展,但唯有他們自己才知道,那件發生在百年之前的大事幾乎差點就顛覆了鳴沙派數百年來才創下的基業。
今天的鳴沙派已經沒有多少實力再經歷一次百年前的那場浩劫,如今連想一想都覺得后怕,凈天尊者雖然不算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人,但也不想自己背負上一個千古罵名,一個鳴沙派的歷史罪人的名號埋進黃土,所以封派沉寂徐圖發展是最好的選擇。
但在今天,管良的到來卻讓他嗅到了一絲潛在的危機,這份危機似乎就和在萬里之外的龍祥城董家有了那么一絲共鳴的跡象。
管良今天的身份是代表命天教來參加鳴沙派繼任掌教的競選儀式的,以命天教在中天界的身份地位,管良要來,凈天尊者自然不敢說半個不字,因此他只能小心翼翼的接待他,同時在內心祈禱一切順利過渡,不要真的出現了什么難以預料的風波。
但是,其實凈天尊者心中很清楚,自己不曾預料到的風波其實已經在慢慢上演了。
鳴沙派更換繼任掌教這件事如今只不過是傳出了一些風聲,這些風聲其實就是凈天尊者刻意傳出的,為的是探一探派門中的一些風向,他身為掌教,自然也很清楚自家派門中所存有的那些隱患,眾門人平日里拉幫結派,搞各自的小圈子,加上一些刻意的曲意逢迎、巴結賄賂,這種風氣在二代弟子當中還好,畢竟他們是親傳弟子,但在三代、四代弟子當中卻實屬主流。
畢竟他們身份低微,如果不巴結、逢迎一些對象,根本很難在派門中混到個出頭之日,如果有朝一日他們巴結逢迎之人出頭了,或許能夠提攜他們一把也說不定。
這種為人的小心思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并沒有什么不好的,但一旦到了關鍵時刻,派門利益和自身利益何者為重,恐怕將會是另一場不為人知的風波了。
但如今,一切都還只是存在于試探當中的時候,管良就來了,他的到來直接就讓事情的發展猶如被打了雞血一樣的,直接過度到了要走馬上任的地步,畢竟管良代表的是命天教的身份。
一想到此,凈天尊者就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無論怎么呼吸都難以暢快。
此時在下方所有的二代弟子都在屏息以待,他們并不知道這其中可能會存在的那些隱患,但他們所知道的卻是如果所有尊者以及他們的大師兄、二師姐不參與競選,那么他們當中誰才是最有資格成為繼任掌教的人選。
這個人選會是自己嗎,如果不是自己,又該用怎么的方法絆倒他,讓他倒在自己跟前呢?
沒人說話,但心中的算計卻早已是經歷了千百個來回,絲毫不弱于臨陣對決了。
就在這個時候,潘隱尊者和瑤光尊者也來了,他們的到來也象征著以武決來分出勝負的時機馬上就要來臨了。
兩位尊者先是見過了他們的掌教師兄,然后又一一對管良見禮,雙方各自點頭之后,正當兩位尊者轉身,緊接著凈天尊者就要說出武決競選繼任掌教的儀式開始的時候,突然間,大殿外面傳來了一個高昂的聲音。
“凈天掌教,管師弟,這樣的好戲怎能缺少了我夏瑜,不是嗎?”
聲音傳到大殿之中,震的大殿房梁上的泥塑也紛紛顫抖墜落,而后一個年級約莫在三十三四雖左右的中年人便站在了大殿門口,那雙如同蒼鷹一般的厲眼正一動不動的盯在管良的臉上,兩人四目相對,而此時一直如同老僧入定的管良,在他那古井無波的心中終于是多了一絲顏色。
你終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