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直接把白展堂給問倒了,自己是真的不知道呀。
鄭沂忍不住猜測道:“該不會是……”
白展堂一把捂住對方的嘴,“鄭師兄,師父并未解釋,我們千萬不能瞎猜!傳出去就是給恩師他老人家造謠。”
額……
咳咳,那是那是。
問清楚了一切,鄭沂當即答應下白展堂,這就入宮面圣。
皇帝朱樉聽完宰相鄭沂的講述,足足愣了半分鐘,“此事可信嗎?”
鄭沂堅定道:“臣相信白展堂,更相信逍遙侯。如果是滅沖著我們大明來的,他們完全可以明著來,沒必要藏著掖著。”
朱樉追問道:“他到底跟倭國有什么大仇怨?需要繞這么大的彎子去滅族?”
鄭沂搖頭:“不知,也不敢猜。陛下,既然侯爺是沖著倭國去的,我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答應下來,至于其他的,臣以為少知道些更好。”
沉吟片刻,朱樉點了點頭:“也好,那就依你之見,答應下來。朕這就寫一封回信,你交給白展堂帶走。另外你們約定一下出兵時間。”
“至于我們這邊募兵的事……是給他正規軍呢?還是湊些老弱?”
想了想,鄭沂眼前一亮,“陛下,臣以為應該給侯爺湊出一支生力軍。哪怕臨時招募呢?只要是青壯即可。”
哦?說說你的看法。
“首先,湊老弱交差,侯爺肯定不喜。但如果給他正規軍,我們這邊又顯得空虛。”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募集一批生力軍呢?以侯爺的本事,讓他帶著一群青壯去打仗,甭管這群人之前有沒有上過戰場,等經過侯爺之手錘煉過后,再回來的時候,肯定是一批精兵強將。”
“一來我們能順利交差,二來說不定能收獲五萬精銳新軍呢。”
咦?妙極!簡直太妙了,一舉兩得,還能變壞事為好事。
朱樉捋著胡須贊嘆道:“賢婿,朕此生做過最對的一件事,那就是南下的時候帶上了你。”
次日,隆重送別白展堂,南方大明這邊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募兵行動。
文武百官十分不解,莫非是搞清楚了逍遙侯的真實意圖?可到底是為什么?我們還不知道呢。
免得百官的質疑,朱樉只有一個解釋:“我們沒得選,因為那是逍遙侯要的,我們不敢拒絕。”
一句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逍遙侯派白展堂出使南方,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天下皆知。順著海上貿易的線路,東北方向竟然也收到了消息。
燕王朱棣等人馬上猜到了實情,這分明就是要從南方借兵呀。
朱高熾勸解道:“父皇,我們何苦為了一塊蠻荒之地得罪了姨夫?還是把老二撤回來吧。這些年他在那里為非作歹,玩也玩夠了,如今已然四十了,又不敢明著搶占倭國,何苦繼續留在那邊?”
朱棣呵斥道:“你懂什么?就是因為不敢明著強占,所以才出此下策,讓老二變相的霸占那里。”
“這些年你統管財政,不會不知道倭國的情況吧?那里雖然不適宜耕種,但礦產豐富,甚至他們找到了一座純銀的山峰,否則你以為我們大明為何這么快就富裕起來?”
“開采銀礦用的都是倭人奴隸,他黃易真是專門跟我作對,這是眼紅我發財了嗎?朕就不信了,一群奴隸而已,將來還能翻天不成?”
喝退了大兒子,朱棣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于是提筆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經海路送去南方大明。
他要攪黃這筆交易,因為中原朝廷愛惜羽毛,所以絕不可能親自出兵。既然如此,只要我們東北和南方兩處不借兵給黃易,那他就只能等著,什么也做不了。
大家都一把年紀了,沒幾年活頭了,也許拖一拖此事就過去了。
至于說將來沒了黃易,中原朝廷會不會對倭國下手,那就是后人的事了,起碼我們現在有時間把那里的銀礦先采到手。
與此同時,趙王朱高燧暗中把消息傳去了倭國,倒不是給倭國本土的酋長報信,而是給占領了倭國北方的漢王朱高煦。
“該死,還真是陰魂不散、趕盡殺絕!你們父女倆一個德性!本王都逃到海外蠻荒之地了,你們還不放過?早知如此,何不當初給老子一個痛快?拿我朱高煦當猴子戲耍嗎?”
“好好好……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們魚死網破了。你黃易不是自大嗎?我倒要看看你這個天下第一人,到底是不是真的神仙下凡?”
隨即朱高煦開始安排部署,派人秘密向南倭方面安插細作,準備給即將攻打過來的黃易挖坑。
長安這邊,來回半年時間,白展堂帶著喜訊,招搖過市的回來,這下倒好,全長安都知道侯爺準備跟南方合作了。
“老白這廝,胡子都白了,怎么還如此胡鬧?恩師此事雖然朝堂人盡皆知,但民間容易出謠言,還是不宜宣揚的。”書院里,秀才正好在跟黃易對弈喝茶。
黃易感慨道:“能一輩子活得像個孩子,才是真正的有福氣。哪里像秀才你,一生勞碌命,操不完的心。”
這時白展堂正好邁步進來,撫掌贊道:“師父說的沒錯,活著如果不能快活,那有什么意思?”
“我說秀才,你整天算計來算計去,累不累啊?”
秀才白了一眼,吐槽說道:“你以為我不想躺在家里喝酒吟詩?讓你去鋪排朝野大事,你做得來嗎?”
老白老臉一紅,連忙轉移話題,“師父,儒家說勞心者治人,可我覺得勞心者老得快,你看看秀才,他才五十出頭,看著像六十多,比您都老。”
“你是說師父老嗎?也不低頭瞧瞧自己,你不也一樣?世上誰敢跟師父比?”秀才打斷了他。
老白笑著坐下,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師父,秀才,路過江南的時候,我去看了大師兄,唉……大師兄才是最不容易的,他看著有七十歲。”
黃易點了點頭:“唉……元吉可算一生都奉獻給了江南百姓,都是累的。等此次出征路過江南,我去看看他。”
秀才解釋道:“師父,哪有師父去看望徒弟的?大師兄來信了,準備年底就讓位給小師弟,然后他就來長安看望恩師。多年在外,不曾侍奉恩師,大師兄一直心中有愧。”
黃易笑著擺手道:“算了吧,你們一個個的垂垂老矣,這副身體如何遠行?還是為師去吧。你們能不給為師抹黑,好好給百姓辦事,已然讓為師老懷大慰了。”
“小白,事情談的如何了?看你如此招搖,想必是談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