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剛洗完澡,在浴室對著鏡子練對話呢,明早再吃吧。”
顧清回著消息,“晚上吃東西不好消化。”
“別餓著就行。”
陳思成的消息是不在糾結。
可佟麗雅卻還絮叨:“弟弟,少吃一點,不影響的。”
對此,
顧清回了一個‘蓋被子睡覺’的表情包,表示‘已睡勿擾。’
自己房間里,
看到顧清的‘躺平’表情包,佟麗雅覺得新穎之余,又無奈又好笑。
翌日清晨,
顧清睡醒之后,起床練起五禽戲。
這也是徽鄉(xiāng)的非物質傳統(tǒng)文化之一,他專門跟位老師傅學的。
打完一遍身體冒汗,饑腸轆轆。
顧清洗完澡,神清氣爽,準備去樓下酒店吃飯時,
結果,
出門就看到側對門打著哈氣出門的陳思成。
“思成哥,你昨晚幾點鐘睡的?黑眼圈這么重。”
顧清驚訝。
“三四點吧,你怎么也起這么早?”
陳思成將手臂搭在顧清的肩膀上,詫異問道。
“餓醒了。”
顧清按著電梯,無奈揉起肚皮。
“昨晚給你點東西不吃,現(xiàn)在知道餓了吧。”
陳思成笑著打趣。
進入電梯,
顧清疑惑問,“思成哥,不是明天才拍戲嗎?你起那么早干嘛?”
“我得去打搭景阿,不然你們怎么拍戲。”
說到這里,陳思成表情一正,“小顧,明天你的戲份不多,考警校落選的那場戲先不拍。
等回國咱們再補拍,我原本聯(lián)系大鵬是客串一下考官的,可他目前要拍自己的劇,暫時沒時間,
所以,明天你就兩場戲,一個是機場和保強相遇,第二個是在房間里睡覺被阿嫲叫醒,介紹你來老泰的起因。”
‘了解。’
顧清點頭。
二人來到酒店提供的自助餐廳,有西式和中式外加本地的食物。
劇組的員工早就提前起床,正在餐廳吃飯。
看到他們進來,自然很熱情的打招呼,‘陳哥,顧老師早上好。’
這些劇組員工,很多都是陳思成從上一部電影帶的老兄弟,彼此的關系很熟絡。
“早上好,咱們都是一家人,叫我小顧就行,別加老師了,搞得我輩分比思成哥還大。”
顧清也不會跟他們擺架子。
“聽小顧的。”
陳思成嘴角揪起來,笑得很開心。
一群人關系融洽的吃吃喝喝。
吃飽喝足后,
陳思成抽出紙巾擦了一下嘴,道:“小顧,你回去好好休息,我先帶人去布景了。”
“思成哥,我能去看看嗎?我一個人待在酒店太無聊了,又不能單獨出去。”
顧清申請加入,“正好布景的時候還能熟悉一下現(xiàn)場。”
“也行,這樣更好。”
陳思成笑著點頭,“不過你得把口罩和帽子戴好,萬一走在路上又被堵了,那就麻煩了。”
“好嘞,你們等我一下。”
顧清轉身離開。
他的身影剛消失在餐廳通往電梯的轉角,原本只是低聲交談的餐廳一角,氣氛瞬間活絡起來。
幾個正收拾裝備的道具組大哥互相對視一眼,其中年紀稍長的老張先開了口,嗓門帶著點北方漢子的直爽:
“陳哥,你這回是真挖著寶了!”
他朝顧清離開的方向努努嘴,“小顧這年輕人,嘖,真行!一點不像那些…咳,”
他壓低了點聲音,但語氣里的感慨藏不住,“你是不知道,就上個月我在橫店,一個剛有點小名氣的藝人,那架子端的,助理遞水慢半秒臉就拉老長。
咱這些干粗活的,人家眼皮都不帶夾一下的。”
“可不是嘛,我之前待的一個大劇組,看著外界評價挺和氣的一個藝人,結果現(xiàn)實里說話都不帶叼你的,至于要簽名,那真是想都別想。”
“哪像小顧,不僅痛快簽了,還特意寫了句祝福語,給我家那孩子激動得,恨不得現(xiàn)在就讓我回國,好拿簽名。”
“這年頭,別說頂流了,就那些個三線開外的,簽個名都跟施舍似的,要么就經(jīng)紀人擋著,煩著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
沒有刻意的討好,只有自然而然的尊重和融入。
這讓見慣了劇組生態(tài)、深知其中冷暖的這些“老江湖”們,感觸尤其深刻。
陳思成目光掃過眼前這群跟著他摸爬滾打的老伙計,微笑說道:“也不看看這是誰的眼光。”
等到顧清穿戴口罩和帽子,來到酒店樓下,乘車出發(fā)。
來到附近一家破舊住宅。
這是陳思成花錢租得,價格也是十分便宜。
“把我那些偵探書拿過來,擺在這些書柜上。”
陳思成進入工作模式,嚴肅地進行指揮,“這是小顧的房間,你們可別偷懶阿。”
“陳哥,你就放心吧,保證一丁點紕漏都不會出錯。”
“我們坑你,也不能坑小顧呀。”
眾人熱情高漲,工作效率極高。
《犯罪心理學》、《懺悔錄》、《福爾摩斯》、《十宗罪》、《白夜追兇》……
顧清念著書脊上的書名,眼中流露出驚異。
“思成哥。”
顧清拿起一本厚厚的《犯罪現(xiàn)場調查技術》,翻看著里面詳實的圖片和注釋,“這些書…你不會都看過吧?”
他很難想象一個導演會為了一個角色背景的道具書柜,去啃這么多專業(yè)或硬核的讀物。
陳思成正小心翼翼地從另一個包裹里取出一張明顯有歲月痕跡、邊角微微卷起的福爾摩斯叼煙斗的經(jīng)典海報。
聞言,
他抬起頭,臉上帶著理所當然的神情,“大部分都看過,至少也認真翻閱過重點章節(jié)。
《唐人》的劇本我前前后后打磨了快兩年,不了解點偵探的門道,怎么敢拍偵探電影?”
他邊說邊仔細撫平海報的褶皺,指揮著一名工作人員,“來,貼這里,對,就書桌斜上方的這塊墻,要顯眼,但別太刻意。”
工作人員熟練地刷上膠水,將那張散發(fā)著復古氣息的海報穩(wěn)穩(wěn)貼上。
瞬間,這個原本只是破舊出租屋一角的空間,因為這張海報和那些堆迭的書籍,仿佛被注入了靈魂,
這個房間只是看一眼,就散發(fā)出一種屬于“推理狂熱愛好者”的獨特氣息——混亂中帶著某種偏執(zhí)的秩序感。
“這到底是怎么構想出來的?”
顧清驚嘆不已。
他算是明白,為什么前世有觀眾把陳思成稱為天才商業(yè)導演了。
這不僅僅是布景,更像是陳思成在親手搭建一個角色的精神世界。
厚重的法律典籍、離奇的罪案紀實、經(jīng)典的推理……每一本書的擺放位置,陳思成都似乎有他的考量。
用鏡頭的語言在告訴觀眾,而不是角色的對話引出信息。
“小顧,你知道電影為什么被稱為第七大藝術嗎?”
少年目光中的崇拜,讓陳思成很有種人前顯圣的快樂。
“不知道。”顧清如實搖頭。
“電影是把:《靜的藝術》和《動的藝術》、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造型藝術和節(jié)奏藝術全都包括在內的一種綜合藝術。”
陳思成毫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哥現(xiàn)在的水平,只吃透到了靜和動,但也足夠干死很多廢物導演。”
“這些書籍海報的展示,就是‘靜’的藝術,我不需要說什么對話,光是一個鏡頭打過去,
它就能讓心細的觀眾,從快速掠過的書籍名稱,了解到接下來人物出現(xiàn)的關鍵信息。”
陳思成耐心跟他講解,“而你動態(tài)的人物出現(xiàn)在這個鏡頭,就是為了模糊‘靜’的概念,設計一個隱藏的小伏筆。
觀眾能直接解開伏筆,立馬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認為自己很聰明,如果忽略了,等到后面鋪開這個故事,也會覺得很有層次感。”
“我明白了,怪不得有人說,電影中的每一幀鏡頭都不是無用信息。”
顧清恍然大悟的點頭。
“不,這只是特定適用于大師的電影,現(xiàn)在的很多電影鏡頭就是廢話。”
陳思成不屑鄙夷道。
“好了,你先隨處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再來問我。”
陳思成專心忙起工作,
他轉向其他區(qū)域:“燈光組,注意一下,秦風的臺燈是關鍵光源,要那種老式的、光線有點昏黃但集中的款式,突出他熬夜看資料時的專注感……
道具組,桌上那些演算紙、地圖、還有那個老舊的放大鏡,再擺得凌亂一點,像他隨手丟下的樣子……”
一整個上午,全部在為一個鏡頭進行布景。
陳思成的要求很嚴苛,如果有一點自認為有瑕疵的地方,必須要立即整改。
四個小時過去,日頭燒的正熱,
來到中午,一行人腰酸背痛,準備回酒店吃飯休息。
陳思成環(huán)顧一圈,發(fā)現(xiàn)顧清正靠在書柜上,低頭翻著一本【十宗罪】。
“嘩嘩嘩~”
幾乎是十秒翻一頁,速度極快。
陳思成哭笑不得地走了過來,揶揄道:“小顧,你入個戲,不會連秦風的【照相記憶】都學會了吧?”
所謂的【照相記憶】,
就是他給秦風設計的能力。
這個技能:就是能把見到的所有東西以圖像的形式存在腦海里,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提取出來。
也就是:‘過目不忘’。
聽到陳思成的打趣,
顧清手指輕折頁角,合上書籍,
朝著陳思成,微微一笑,“是學會了。”
……
……
(ps:散會步,還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