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衙門比太醫署氣派多了。
楊世民站在工部司水部門口,摸著嶄新的淺綠色官服——從六品下的顏色,腰間的銀魚袋隨著動作輕輕晃動。三個月前他還是個從九品小醫官,如今卻成了掌管全國水利農桑的員外郎,這升遷速度在大唐恐怕前所未有。
“楊員外郎,下官陳濤,司水部主事。“一個三十出頭、面容精干的官員迎上來行禮,“尚書大人命下官協助員外郎熟悉公務。“
楊世民跟著陳濤穿過重重院落,沿途官吏紛紛行禮。工部占地極廣,下設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光是書吏就有上百人。
“目前最緊要的是推廣龍骨水車。“陳濤指著案上一卷圖紙,“按陛下旨意,先在京畿道試行,效果良好再推廣至全國。“
楊世民仔細查看各地送來的報告。他設計的改良版水車已經在關中地區建造了二十余架,灌溉效率比傳統方法提高了三倍不止。
“陳主事,這涇陽縣的報告說水車出水不足,怎么回事?“
陳濤湊過來看了一眼:“回員外郎,涇陽土質松軟,水車基座不穩,下官已命人加固。“
楊世民點點頭,又指向另一份文書:“那這藍田縣請求增建三架水車的奏請,為何壓著不批?“
“這個...“陳濤面露難色,“藍田是長孫家的封地,長孫尚書說...“
話未說完,一個書吏匆匆跑來:“楊員外郎!皇莊來人,說是土豆收獲在即,請您速去!“
楊世民手中的筆差點掉在地上。他培育的土豆要收獲了!這可是關系千萬人性命的大事!
“陳主事,這里交給你了。“
皇莊的土豆田邊已經圍滿了人。莊頭、佃農,還有幾位工部派來的官員,都伸長脖子等著看這“海外奇物“的真容。
楊世民蹲下身,小心地扒開一株土豆的根部。隨著泥土被撥開,五六個拳頭大小的黃褐色塊莖露了出來。
“出來了!“圍觀的人群發出一陣驚呼。
“這...這真能吃?“莊頭老趙顫抖著摸出一個土豆,像捧著什么珍寶。
“不僅能吃,還很好吃。“楊世民笑著站起身,“這一株就結了五六顆,一畝地能收兩千斤以上!“
“兩千斤?!“老趙差點暈過去,“尋常麥子一畝才收兩石(約120斤)啊!“
接下來的收獲過程像一場狂歡。佃農們小心翼翼地挖出一株又一株土豆,每挖出一窩大的,就引來一陣歡呼。最終清點,半畝試驗田竟收了一千一百多斤!
“快,煮一些嘗嘗!“楊世民指揮著。莊上的婦人立刻架起大鍋,將土豆洗凈切塊,或蒸或煮,還有些切成薄片用油炸。
當金黃色的土豆端上來時,起初沒人敢動筷子。楊世民率先夾起一塊送入口中——久違的味道!軟糯香甜,比他在現代吃過的任何土豆都美味。
“好吃!“莊頭老趙嘗了一口后,老淚縱橫,“這比糠餅強百倍啊!“
消息像長了翅膀,當天下午就傳遍了長安城。傍晚時分,一隊禁軍突然來到皇莊。
“楊員外郎,陛下宣您即刻入宮!“
楊世民匆匆換了官服,跟著禁軍來到太極宮。出乎意料的是,他被帶到了甘露殿后的暖閣,而非正式朝會的殿堂。
暖閣內燈火通明,李世民正與幾位重臣議事。楊世民一眼認出了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后者約莫四十出頭,面容俊朗卻帶著幾分陰鷙,一看就不是好相與的角色。
“微臣參見陛下。“楊世民大禮參拜。
“楊卿平身。“李世民笑容滿面,“朕聽聞你那'土豆'豐收了?“
“回陛下,半畝收成逾千斤,若推廣種植,可解萬民饑饉。“
房玄齡捻須微笑:“楊員外郎又立一功啊。“
“微臣不敢居功,全賴陛下洪福。“楊世民嘴上謙虛,心里卻樂開了花。在現代社會培育出高產作物不算什么,但在唐朝,這簡直是革命性的突破!
“朕已命御廚烹制了你送來的土豆。“李世民笑道,“稍后與諸位愛卿一同品嘗。楊卿留下用膳吧。“
能與皇帝共進晚餐!楊世民受寵若驚:“微臣遵旨。“
議事結束后,眾人移步偏殿。令楊世民驚訝的是,長孫皇后也在場,而且沒有垂簾,直接與大臣們同席——這在禮制森嚴的唐朝極為罕見,足見李世民對她的信任與尊重。
宴席上,土豆被做成了好幾道菜:蒸土豆、土豆泥、炸土豆片...大臣們嘗過后,無不贊嘆。
“此物甘美異常,且飽腹感極強。“杜如晦評價道,“若推廣全國,確可解饑荒之憂。“
長孫無忌卻突然開口:“陛下,臣有一慮。此物來自海外,貿然推廣,若有不妥...“
“長孫大人多慮了。“楊世民忍不住反駁,“微臣已親自試食多日,毫無不適。況且皇莊佃農食用后,也無一人有異狀。“
長孫無忌冷冷地掃了楊世民一眼:“楊員外郎對海外之物,倒是熟悉得很啊。“
氣氛一時有些尷尬。李世民適時舉杯:“今日喜慶,不談政務。來,滿飲此杯!“
酒過三巡,話題轉到詩詞歌賦上。房玄齡提議行酒令,每人需吟一句帶“春“字的詩。
輪到楊世民時,他正因“貞觀醉“的后勁有些上頭,脫口而出:“**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滿座嘩然。這兩句詩意境絕美,卻無人聽過。
“妙句!“房玄齡擊節贊嘆,“楊員外郎大才,不知全詩為何?“
楊世民這才意識到自己又“創作“了蘇軾的《**》。騎虎難下,他只好把全詩背了出來。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長孫皇后眼中異彩連連:“楊卿此詩,清麗脫俗,堪稱絕唱。“
酒令繼續,楊世民越喝越多。當輪到長孫無忌時,這位國舅爺吟了一句頗為平庸的詩,還自鳴得意地加以解說。
“嗝...“楊世民忍不住打了個酒嗝,“長孫大人這詩...平平無奇啊。“
話一出口他就后悔了。暖閣內瞬間安靜得能聽見針掉地上的聲音。長孫無忌的臉色由紅轉青,再由青轉黑。
“楊員外郎醉了。“李世民淡淡地說,但嘴角明顯在抽搐——憋笑憋的。
“微臣沒醉!“楊世民酒勁上涌,竟站起身,“要說好詩,當屬...當屬...“
他搖搖晃晃地走到殿中央,突然高聲吟誦起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將進酒》的磅礴氣勢瞬間鎮住了所有人。楊世民越吟越投入,仿佛回到了大學時代的詩歌朗誦會: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當他吟到“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時,李世民已經放下了酒杯,全神貫注地聽著。長孫皇后則用手帕掩著嘴,眼中滿是驚嘆。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最后一個字落下,暖閣內鴉雀無聲。楊世民這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什么,酒醒了大半。
“微臣失態,請陛下降罪...“他腿一軟,跪倒在地。
“何罪之有?“李世民拍案而起,“此詩豪邁奔放,氣象萬千,朕從未聽過如此佳作!楊卿大才,真乃天賜我大唐!“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連連稱贊。只有長孫無忌面色陰沉,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宴席散后,楊世民被安排在宮中偏殿醒酒。他頭痛欲裂,正后悔自己的孟浪行為,忽聽門外侍衛高喊:“皇后娘娘駕到!“
楊世民慌忙起身行禮。長孫皇后獨自一人進來,示意他坐下。
“楊卿不必驚慌。陛下非但不怪罪,反而更加欣賞你了。“長孫皇后微笑道,“只是...“
“只是什么?“楊世民心頭一緊。
“長孫無忌乃本宮兄長,向來心高氣傲。你今日當眾掃他顏面,他必記恨在心。“
楊世民懊惱地拍拍額頭:“微臣酒后失言,實在該死...“
“無妨。“長孫皇后擺擺手,“本宮會從中轉圜。倒是你,今后有何打算?“
“微臣想在全國推廣土豆種植,改良農具,興修水利...“
“不,本宮問的是你個人。“長孫皇后意味深長地看著他,“盧家小娘子對你頗有情意,你可知道?“
楊世民臉“騰“地紅了:“這個...微臣...“
“范陽盧氏乃五姓七望之一,門第高貴。你雖得陛下賞識,但若無顯赫功名,恐怕難獲盧家認可。“
楊世民沉默。他當然知道唐朝門閥觀念有多重。五姓七望的世家大族,連皇室都看不上眼,何況他這個小官?
“隴右道饑荒尚未完全緩解。“長孫皇后輕聲道,“若你能徹底解決此事,本宮可請陛下賜婚。“
楊世民猛地抬頭,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娘娘此話當真?“
“君無戲言。“長孫皇后起身,“好好休息吧,明日陛下還有旨意。“
次日清晨,楊世民被宣入太極殿。滿朝文武齊聚,顯然是有重要朝議。
“工部員外郎楊世民聽旨。“宦官尖細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中。
楊世民趕緊出列跪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楊世民獻土豆、制水車、救災民有功,特晉為正六品上工部郎中,仍兼領司農事。另賜金魚袋,錢五百貫,絹百匹。即日起赴隴右道推廣土豆種植,賑濟災民。欽此。“
從六品下直接跳到正六品上!還賜了金魚袋!楊世民激動得聲音發顫:“微臣領旨,謝主隆恩!“
退朝后,楊世民剛走出宮門,就被盧珊攔住了。她穿著男裝,顯然是偷偷溜出來的。
“楊郎君!聽說你升官了?“她雙眼放光,“還要去隴右道?“
“是啊,三日后啟程。“楊世民突然想起長孫皇后的話,看著盧珊的眼神不由溫柔了幾分。
“我跟你一起去!“盧珊語出驚人。
“什么?這怎么行!隴右道現在還在鬧饑荒,路途遙遠艱苦...“
“怕什么?“盧珊揚起下巴,“我可是將門之女!祖父隨高祖打過天下的!再說了...“她突然壓低聲音,“隴右道有我盧家的莊園和商鋪,我能幫你。“
楊世民心頭一暖。在這個時空里,能有一個愿意陪你赴湯蹈火的人,何其幸運。
“好,但你必須得到家人允許。“
盧珊狡黠地笑了:“放心,我自有辦法。“
分別后,楊世民回到太醫署收拾行李,順便向孫思邈告別。
“楊兄此去隴右,兇險難料。“孫思邈遞給他一個藥囊,“這是我配的應急藥材,可治常見病癥。“
“多謝孫兄。“楊世民感激地接過,“對了,我有個不情之請...“
他從箱底取出一疊圖紙:“這是我設計的幾種新農具,還有醫療器具的改良方案。若我...有什么不測,請孫兄代為呈交陛下。“
孫思邈鄭重接過:“楊兄何出此言?“
“直覺罷了。“楊世民望向西方,“隴右道不僅有天災,更有**。那些囤積居奇的豪強,不會輕易讓我斷了他們的財路。“
三日后,楊世民帶著工部派出的隊伍啟程西行。剛出長安城十里,就見一隊人馬在路邊等候——竟是盧珊和十幾個盧府家丁!
“你...“楊世民目瞪口呆。
“我跟阿爺說要去隴右道查賬,他答應了!“盧珊得意洋洋,“還派了家丁護送呢!“
楊世民無奈地搖搖頭,心中卻涌起一股暖流。有盧珊相伴,這趟差事想必不會寂寞。
隊伍一路西行,楊世民望著遠處起伏的山巒,心潮澎湃。隴右道,將是他施展抱負的更大舞臺。而長安城中,一場由他引發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