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策,言明未來戰勢,曹操看似穩居中原,廣收民眾,實則是四面受敵,此時的盟友定會成為未來的敵人。
曹軍至今年已達軍數大限,擁兵四十余萬,尚且不能攻克魏郡,自明年起,兵馬將會逐年銳減,當初的青州兵大多都要因年歲而遣散回鄉。
能用之兵其實很少。
如此則以久守為戰,耗損曹軍,數年后則能依靠外族騎兵、世家底蘊轉衰為盛,乃至反攻。
配合第一策,便能夠和西涼眾將虎視中原,止曹操崛起之勢。
第三策,則是傾毀青徐!
青徐乃是曹軍糧草之腹地也,司馬懿在策論之中做了一個估算,青州暫且不提,徐州每年的糧儲有一百一十萬石。
每年用于賑災、發于災民的糧食大致在三十萬石。
則能儲八十萬,三年則是二百四十萬,若用于兩地全面開戰,戰事割據之后,光是依靠青徐運糧的路線,就能保住自己的右翼不會崩潰。
民眾不會失望。
所以司馬懿對徐州這個“大糧倉”的估算就是在二百萬,因為徐州士人知曉此戰略之重,時刻注重倉儲。
當然這個數字也不會繼續增加,因為三年存糧便是大限,陳舊的谷糧若是到了一定年份,會以開倉放糧的惠政發出去,換取民心。
袁紹在策論之中找到了一份圖紙,乃是一份陳舊的徐州水利工事圖,這是二十多年前,建陂、通渠所用的圖紙。
徐州很多地方現在都還在沿用之前的古舊建筑。
司馬懿的計策是,待雨季時黃河漲水,傾大量的兵馬順河而攻,掘毀幾個關鍵的堤壩、河陂,可以讓徐州陷入一片洪災之中。
就算不能得城,亦可毀掉存糧。
糧食遭損毀,則曹操所擁的儲糧必少一半,只剩許都之糧也,他將會疲于應對各地的災害,百姓的怨氣。
那時候內部就該分化,則配合一二策,趁勢瓜分,將曹操擊敗之后鯨吞其地盤,迎回天子奉于鄴城,豈不易如反掌?!
袁紹看完之后,深知此人乃是大才,放下書卷當即又將趙福叫了回來,目光凝重的問道:“你說他已經被擄走?是何人劫走?可有猜測?”
“許澤吧,”趙福完全沒有任何線索,但是這個名字脫口而出。
袁紹輕撫胡須,暗暗點頭:“你又如何得知呢?”
“許澤一直非常針對司馬氏,也不知是有何私怨,總之到了一種稍有不悅就要去司馬家找麻煩的地步,原本那許澤心胸還很寬廣,但只要涉及司馬氏的事,就顯得心眼很小?!?/p>
袁紹感同身受,嘆了口氣:“可能,這司馬氏也曾經看不起許澤過吧?!?/p>
“許小賊是這樣的?!?/p>
袁紹聽了半天,知道趙福也沒什么證據,就放他等了幾兄弟回來后,先回常山老家去,可以給他要一個當地的吏員當著。
“可惜了,如此人才,卻不能到我身邊,還被許澤捏斷了雙腿……如此年輕?。 ?/p>
袁紹心里一痛,忽然覺得若是這司馬懿成功到了鄴城,說不定自己身邊也能有一個商議諸事的賢才,不亞于許澤的賢才!
遺憾,太遺憾了!
“讓人去打聽打聽,看能否將這司馬懿找到?!?/p>
“再請許子遠來見我。”
……
許攸最近有點煩惱。
他當初在渤海接人,和當地的豪族弄了點假賬目,現在這些錢要不回來了,那些家族還威脅他若是敢報復,就將此事捅到袁紹面前。
是以,當初搜刮彭安等人家資所得,且“化整為零”昧下的兩千多金,全都被人黑吃黑了。
他派門客去商議,門客到了渤海之后,人家還給了他五十金作盤纏,讓他自己回來,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里里外外擔驚受怕這么久,還背負了貪財好利、中飽私囊的罵名!最后賺了五十金,還給門客路途上全花了!!
許攸感覺自己的人生,非常的失?。?/p>
同樣是巨貪,為什么許澤就能把走私鹽鐵干到開設官吏的地步!
而我卻只能徒受罵名!
是以,許攸現在平等的憎惡渤海郡、樂安國每一個家族,恨不得將他們全部夷滅!
恰巧就在此時,收到宿衛相請,讓他至衙署相見,有要事相商。
許攸本能的覺得,可能有好事!
至衙署。
許攸得以看完策論,當即大呼道:“此人真乃是奇才也?!?/p>
“傾覆青徐之計,乃毀去曹氏之山也!青徐存糧覆滅,則半臂已削,何懼哉?!”
袁紹笑道:“子遠也覺得此計可成?可若是如此,樂安、齊地、北??斩家夂闉姆簽E,如何是好?”
那可太好了,淹了那些王八蛋!
許攸心里怨毒的罵道,他這一肚子的惡氣正好沒地方發。
我就說今天一起來左眼皮就在跳,果然是有好事發生。
許攸生怕袁紹因為瞻前顧后而改主意,立馬勸說道:“此策來歷雖然不明,不說許澤、曹操能否知曉,但河堤、渡口哪怕是明面上,也是行軍必爭也?!?/p>
“豈有打仗不占上游之理?至于計策如何,兵馬至后便可因地而設?!?/p>
“再者,亂世紛爭寸土遭難,大漢哪里還有幸免之地?而今亂世之災,便是為了讓人珍惜盛世之安寧?!?/p>
“主公復奪青州、進取徐州,惠政一下,數年便可重建,何惜哉?”
“嗯,言之有理!”
袁紹聽完頻頻點頭,被許攸的話所說動。
這第三策,要配合前兩策逐步施行,便可扭轉如今戰局!
想到這里,他又將前兩策給了許攸。
許攸看完之后,頓時搖頭:“不好不好,且不說蕩陰小道難行,西面局勢不明朗,最近并沒有什么消息,主公千萬不可如此拉長戰線,反受其累!”
“還有,獻策的這個人,情報定然不明!青州兵自然是逐步老邁,可是上繚兵呢?別忘了,許澤可是在上繚剛剛收了幾十萬的宗賊!”
“這些人和青州兵何異?”
“嗯……這倒也是個問題,”袁紹又迷茫了。
司馬懿此前在家中根本未能出門,消息有缺也算正?!?/p>
那可怎么辦?我拿不定主意。
袁紹心里忐忑起來,唉,歸根究底,要是司馬懿能來就好了,便可當面問之,不必看這什么遺留之策論。
“好,我知道了,子遠且去吧,若有決斷我會命人傳令于你?!?/p>
“唯。”
許攸躬身而去。
緊接著又找來了沮授。
問完之后,馬上又找來了田豐。
然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沮授喜歡第一策,取向西行軍之道,迎西涼諸將入中原,共同勤王。
而田豐喜歡第二策,以己之善政,聯合后方諸同盟,待曹氏之四方危亂也。
許攸喜歡第三策,而且想立刻就把青州給打下來。
而且每個人說的又還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