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對岸另一界木子易的記憶,我知道了很多東西。當然這些東西也可能是木子易主觀臆測、胡編亂造的。
但我的漢字理解水平著實肉眼可見的蹭蹭蹭往上竄。
當然,也有暫時理解不了的,這可能就是兩個時空世界的差異項。
例如,木子易所在地球上,陳浮是法國情報機構的人,華生是美國情報機構的人,王漢是中方國安局的人,他們是如何能在中方境內針對木子易事件進行聯合辦差的,而且還允許對方攜帶槍支。
木子易家門口掛個特制ET1001的門牌,莫非就類似于變成了聯合國駐中方的大使館?授權的特定外方人員可以攜帶武器裝備?
這可能算是另一個地球上國與國關系,尤其在共同應對涉及外星人相關事務上的一些政策規則大方面的差異。
小一點差異的地方也有,例如木子易那邊的室內房門設計可能跟我們這邊不一樣,他們的臥室房門、兒童房門竟然在外面拿鑰匙鎖了,里面的人會打不開?
讓我們一起繼續閱讀木子易的記憶信息,看另一個時空的地球上,還有什么與我們不一樣。
書接上回:
還有一點,王漢他們發動的宣傳機器太實在了。
主要大家都沒經驗,突然聽說太陽、地球是生命體,有意識,孕育引導了人類文明,又知道了宇宙有法,本界域有道,有文明發展必須遵循的法則,負責宣傳的人自己先蒙了,原本有神論的人,突然發現神似乎是個外星人。原本無神論的人,突然發現以太陽、地球的威能,確實可以稱為神。
可末日考驗開始一天天死人,火燒眉毛了,領導又交代了這么緊急的宣傳任務、而自己的信念、信仰、認知卻都還沒轉過彎兒,完全沒有概念,自然也找不到宣傳的切入點或宣傳的爆發點,咋辦呢?
最后不約而同、一起循規蹈矩、照章辦事。即領導怎么交代的,可以不明白,但必須交代什么宣貫什么。
結果就實在人辦實在事兒:
末日考驗,人類之心善惡各半,觸發自然大道之生滅之道。
生滅之道化身下界,凡人木子易,一朝覺醒,天人感應,以自身為鏡,代生滅之道映照人間。
同時那些一直維系人類文明的神靈圣賢,通過大道意識托付木子易,以善來指導人間信眾、子民,希望共渡文明劫難,實現天下大同,而非文明覆滅。
說的對嗎?其實都挺對。
那怎么就讓世人起初七嘴八舌,當成了流量熱點,一起冷眼旁觀,看熱鬧呢?
關于自然大道、關于善、關于人間正道、關于神正義善良的精神信仰,被錢、被色、被物欲橫流、被科技自大、被道德淪喪,被惡,蒙蔽了。
當人類以自身形象去臆造外星人的時候,人類就習慣了以自己為神、為法、為宇宙之主,為文明之王。突然告訴大家,宇宙還有自然之道、還有生滅之道,還有神靈圣賢的意識。
人潛意識已自命為神,突然意識到仍只是螻蟻,反差太大,自然不愿相信,不能相信。所以一個不知所謂的生滅之道被踩下去,千萬個仙佛天使站起來。
所以說有時候國家機構秉持的客觀公正,還真就不太好解決一些模棱兩可,甚至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信仰問題。
因為他們沒有真憑實據,沒辦法把一些事情咬死、肯定。
但民間輿論,尤其一些居心叵測、趁火打劫、自命不凡之徒,恰逢災變多發、人心惶惶,正是有利可圖之機,于是亂七八糟跳出來,他們反而對自己的身份十分肯定、確定、以及一定。
這個是上帝親臨、那個是如來轉世、這個是玉帝臨凡、那個是觀音化身、這個是彌勒教主,那個是耶穌審判。
至于生滅之道,是個啥?自然之道、大道又是個啥?
《圣經》里沒說,《西游記》里沒講,《封神榜》也查無此人。這個神長啥樣?是男是女?有什么神跡、異能?脾氣秉性如何?
所以,生滅之道沒有參照物,化身下界確實沒有那大批“如來轉世”、“玉帝臨凡”,來的直觀可辨,感染人心。
至少敢站出來亮名號的人,多少或形貌長相、或生辰八字、或姓名屬相、或家宅風水,要跟人們耳熟能詳的仙佛形象,沾點光、靠點邊、長得像、甚至長得奇異一點也行,才好讓人信服。
當時,面對群魔亂舞的亂象,我開始有些怒氣,正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刀都架到脖子上了,還有心思趁機漁利,還有閑心一門心思看熱鬧。
抓緊時間,檢討自己的人心善惡,去惡向善,自我改善、自我救贖才是正理,其他都是瞎扯淡。
我已力所能及,全力施為,奈何良言難全該死的鬼,慢慢也就想通了,此所謂物極必反,順其自然就好。
反而王漢、陳浮等一看各國被這些冒出來的“神靈”搞得局勢有點失控的跡象,開始有點心焦,這時候竟然華生最是淡定,還打電話安慰了陳浮幾句,沒想到立竿見影。
然后,我問陳浮,華生怎么安慰他的,效果這么好!
陳浮尷尬一笑,講了華生最核心的一句“等著看那幫家伙吃火鍋吧!”
真會扯淡!我隨后給華生打電話,警告他一通,這種知道別人犯錯,等著熱鬧的心態最是要不得,他們這些有職務、有資源的明白人,該勸誡還是要勸誡一下那些糊涂人的。
我說難全是指難以保全之意,能勸還是要勸一下的。
當然,前車之鑒,為了避免當初生滅之道降臨,普通人懵懂無知的尷尬、凄慘悲劇重演。
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還是把自己感悟的一些道理盡量用同代人理解的方式表述一下。
之前曾經說過生滅之道與末日考驗的關聯,但所謂觸發生滅之道降臨,并不是說其原本不存在,而是作為一種規則,平素人們意識不到他的存在,等觸發規則,化身降臨,末日考驗開始,類似于監考官的角色。
或許類比起來多少有欠妥當,大家暫時可以把生滅之道看成一扇門的門禁職能,開鎖和閉鎖。
先說生滅之道對本界域產生的文明、或稱家庭內部的門禁職能。
很多中國家庭不論是住樓房,還是農家小院,家里都至少有一扇門平時是不鎖的,因為維持常開狀態,人們反而極易忽視他作為門禁的功能。
比如家里孩子長大了,條件允許分房睡,孩子臥室那扇門,就是維持常開之門,即便關門也是發揮靜音或空調制冷功用。
這時候,大家意識不到這善門的門禁職能,不是說他不存在,而是家長對孩子的愛、孩子對家長的依賴,這種愛和善維持了這善門的常開狀態。正常而言,父母和孩子基本不會鎖上門,發揮門禁功能,隔絕雙方。
什么時候這道善門關閉上鎖?情況很多,常見兩種:
其一,孩子在做不好的事兒,他自己也知道這樣做不好,又怕被人知道,被家長發現,他自己關善門上鎖。
其二,孩子滑落到無可救藥,再放他出去可能禍害家人,可能禍害別人,被國家發現,他父母關善門上鎖。
然后,大家還可能從自家一扇普通的臥室房門發現另外一些道理。
孩子的房間是有限的,就那么大,只有善門常開,與父母的愛恒久存在,他才能通過善門,溝通廣闊世界。一個不愛父母,與父母都不能保持善門常開的孩子,廣闊世界是不會接納他的,惡源傳染病外出自尋死路。
孩子自己關門上鎖,只是一種掩耳盜鈴,你從里面上鎖,家長可以拿鑰匙從外面打開,所以孩子關門上鎖只是告訴家長,準備干不好的事了。但是,一旦家長下定決心從外部拿鑰匙關門上鎖,里面絕無可能再打開。
孩子的房間可能有很多,在條件允許、孩子又多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信仰,他們喜歡把自己房間個性化,也喜歡房門個性化,所以這善門從里面可能被貼上不同偶像,但門不變善不變。
孩子的房間就是他的人生。這房間不是說他必須有一個專屬自己的屋子,而是他的年齡該與父母分房睡的時候,他就擁有了自己的、獨立的人生。何為“人生”,人為善,讓自己生機勃發,讓周圍生機勃發,反之“人滅”
孩子的這扇門,就這樣承載著兩種大道,生滅之道與維持之道。孩子就是人類,父母就是我們的星球。
某種程度上講,生滅之道代表文明的兩端,新生和終結。舊文明形態棄惡從善、或鳳凰涅槃,也可視為一種新生。眾生過往對生滅之道的理解一般只局限于對傳承或宗教中末日審判、末法末世的一知半解或揣測。
而新生與終結之間,維系這個文明漫長發展過程的規則、大道,以及具象化的信仰均可以通俗稱為維持之道。
與生滅之道一樣,維持之道的文字本身也蘊含了大道本源奧義,只不過在文明傳承中部分遺失了,我們可以一起找回來。
維,本源字形字義與今人理解是有偏差的,本源字義承載的道理更多。
從“維”的西周“虢季子白盤”古體字形上看,左邊是個類似兩個一串的糖葫蘆,還帶三條須,后人以為作“糸”,其實不準確,左邊的形貌該是古代五谷之首的“黍”甚至可以具體到一個黍米殼里面有兩顆粒的稱為“秠(pi)”,它代表的是好莊稼、好糧食、善糧。
右邊的結構,上面是鳥,下面是農具和割草工具。表述的是鳥能吃、人可以吃,還可以割來喂牲畜。
“維”字左右加起來的本源字義是,自然以黍米為善糧,使人鳥牲畜眾生靈得以維生,從刀耕火種一直延續下來。
后來在此本源字義基礎上又先后迭代出另外兩個字“惟”和“唯”,三個字又共同詮釋了人類如何圈養家禽。
“維”天生黍糧,人鳥皆來食用,其中也有野雞等。引申為善糧維生。
“惟”人類聰慧,希望以黍米等事物,引鳥來食,最終思考計策捕捉了野雞等。引申為希望思考。
“唯”人類圈養野雞等成為家禽,人類只需投喂飼料,口做呼喚,家禽蜂擁而來,引申為聽從應合,唯命是從。
而“維”左側字源要解作“黍”其才可引申為法令綱紀、綱要法度之義。因古代黍米除了作為重要糧食作物,它還被用作標準計量的工具,是確定長度、重量、容積的基本單位,甚至用在確定音樂聲調的標準器黃鐘律管上。
故“維”蘊含的本源大道之意乃是以善維生,并為法度。
“持”本源字形,其上為草木生發,表生,其下為手握高舉之形,表手持。其本義表為持之以生。
所謂“維持”之道者,本源解作“以善維生、并為法度;人當持之以生,持之以恒?!贝藶榇蟮乐晾?。
現如今,維持之道緣何積弱,生滅之道因何降臨,皆因世人悟不透或即便悟到了、聽到了維持之道的良善道理,卻不去奉行,反而自甘墮落。
仙佛圣賢、上帝**,真理主義,都是“以善維生、并為法度;人當持之以生,持之以恒”的具象化表現。在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時代,本源大道都對文明向善有所期待、有所引導。
但人一代更比一代迷茫、迷失、遺忘、遺棄,最終“維持”二字竟成了勉強將就、妥協退守、消極躺平之常態。
而人類文明以善維生,對善的勉強將就、妥協退守、消極躺平,就是坐視惡化,善消惡長的冷眼旁觀,看熱鬧。
所以,溫水煮青蛙,對善的諸般信仰、主義所筑起的文明賴以為生的維生本能、警覺意識被逐漸炙熱的惡念一點點消融、消滅,維持之道才會難以維持,人類文明才會生死一線,末日考驗才會突然降臨。
要知道,那只溫水里原本一直得過且過的青蛙,總以為生死時刻暫時不會到來,它也是突然有一刻竟發現水太燙了,然后自己后腿一蹬又一蹬,結果生之彼岸,看似近,實則遠。
所謂望山跑死馬,青蛙本以為能輕松游上岸,溫水滾燙之間,卻突然發現要渡的苦海竟還有那么遠。之后就越慌越忙、越忙越亂、越亂腦子越渾,越渾越是完蛋。
有人可能說,實驗證明,青蛙水熱了也能蹦出來?;蛟S實驗忽略了一點,青蛙并不生活在茶杯里或水盆里。
大家把人類當成一只青蛙,所有人類肩并肩平鋪開能占多大面積,我們就視做這只青蛙的面積;然后地球表面積大約5.1億平方千米,當成水盆的面積。
人類面積:地球的面積比=青蛙面積:水盆的面積比。然后我們再把一只青蛙,放到換算面積后大水盆里,大家把青蛙類比成人類,適當換算,咱們再試試看青蛙能不能跳出等比例的溫水盆,人類能不能跳出地球這個溫水盆。
或許,青蛙可以又一次成為人類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