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問舉見說作協的人沒有過來,不再追問。
他看到向紀純正在聚精會神看著小說,下意識問了一句:
“陸奇,《終結者》寫完了?”
“對,昨晚剛完成。”
他又急迫的問:“老譚看過了?”
陸奇再點頭。
席問舉提高聲量:“還有誰沒看?”
莫書清、李里、徐開洪紛紛投來注視。
席問舉:當我沒問!
他湊到譚凱身邊:“老譚,給我說說感受!”
譚凱伸著手臂,然后靠在椅背:“我個人感覺,續集的故事比第一部更好。如果能拍出電影,說不定能成為一部經典。”
席問舉聽到如此高的評價,更加心癢難耐:“怎么說?”
“陸奇在第二部加入一個新的機器人,液態機器人,比T800更加強大,打又打不死,干又干不過。”譚凱露出狡猾的笑容,“這液態機器人具有自動修復功能,你猜結尾如何殺死它?”
譚凱是一個有底線的文人,沒有輕易劇透,拋出的問題反而更加引起席問舉的好奇。
打不死干不過?
席問舉將自己帶入作者身份,想了一通,暫時沒想出好的辦法。
除非一顆炮彈,直接將其蒸發。
導彈?核彈?
他看到譚凱臉上不可說的表情,臉上浮現一種莫名的微笑,心中做出決定:
“行吧。老譚,你看我這次幫了你們這么大一個忙,你們是不是得表示表示?”
譚凱一聽,正色道:“問舉老兄這個忙太大,要不我們請你去,嗯。錦江賓館、岷山飯店、成餐,你隨便挑一個!我請!”
席問舉一聽,喉嚨不由咽了兩下。
都是高檔餐廳啊,里面全都是大師傅,廚藝精湛,是各種高端接待的首選。
“嗨,我是那種人嘛。好久沒吃你們食堂大師傅的回鍋肉、紅燒肉,還有麻辣兔肉了。”
還沒說完,譚凱打斷他:“早說啊,隨時歡迎你過來。”
他看看席問舉,又看看向紀純:“老向,重新裝訂稿件,給上半部分問舉看看。”
席問舉一副中大獎的神情。
向紀純看完問陸奇:“消滅T1000,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么?”
隨后壓低聲音說:“鋼鐵廠、熔巖、或者導彈、核爆,應該沒有其他了吧?”
陸奇兩手一攤:“你不知道作品一旦寫完,就與作者沒啥瓜葛了。”
“甚至,作者懂個P作品。”
向紀純聽得滿頭問號:作者不懂,難道讀者懂?
--------------
《終結者》續集校對工作結束,1987年1月刊進入最后的階段。
楊霄不在,譚凱特意召開一次會議,將出版發行工作一一安排下去。
隨后,他拿著幾本雜志樣刊坐上去往燕京的火車。
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譚凱憑借著雜志社編輯的身份,很容易買到一張臥鋪,躺幾十個小時到達燕京。
找個旅館住下后,他先是找了燕京的朋友,以前認識的詩人朋友,找了關系聯系到《大眾電影》。
楊霄和譚凱兩人的想法很簡單。
想讓《大眾電影》或者《華夏電視版》轉載《終結者》續集。
不轉載也行,能不能在報紙刊物上提一嘴,《科學文藝》刊登米國科幻電影《終結者》的續集。
譚凱與《大眾電影》副主編的溝通順利,也不順利。
對方一聽國內有人續寫《終結者》的續集,并沒有當一回事。
等譚凱掏出雜志,然后簡單敘述續集內容,對方大驚大喜。
震驚于作者的想象力:在前作的基礎上,又增加一個反派角色,液態機器人簡直是毫無破綻的存在!
再加上續集中的背景設定,以及雙方交戰中的故事推進,竟然讓副主編感受到續集的魅力。
作者到底是啥來頭,能將一部米國大片續寫到如此地步!
大喜于遇到如此好的作品,若是能在雜志上連載,必能成為亮點之一!
只可惜是轉載。
不過,副主編看到雜志的日期,頓時來了想法。
他答應刊登《終結者》續集內容,但希望以首發形式,而非轉載。
譚凱寄出《華夏電視報》大招,說已經與他們做了溝通,等《科學文藝》正式上市,就開始連載。
基于此,副主編才不強求,帶著譚凱、《終結者》續集去見總編,在譚凱的力爭下,終于獲得轉載機會。
這總編提了一個要求,讓譚凱將《科學文藝》一月樣刊留下。
譚凱是一名老江湖,自然不會留下“把柄”,說等上市后,自然可以看到。
隨后以相同的招式,搞定《華夏電視報》。
至此,楊霄和他的“廣而告之”謀劃順利成功。
順便給陸奇增加了兩份轉載稿費!
無論什么時候,一部經典作品都是各方所需!
搞定之后,譚凱來到燕師大找吳啱。
吳啱見到譚凱非常高興:“譚老師,你怎么來燕京了?也不提前告知,我好去接你。”
又說:“行李呢?到我的地盤了,怎么能住其他旅館。”
不容分說,將譚凱安排到燕師大的新松公寓。
吳啱又問:“譚老師,你不會是替陸奇來催稿的吧?”
譚凱搖搖頭:“我來燕京辦事,順便過來看看你。陸奇也托我帶點山貨給你。”
談到約稿,譚凱說:“吳啱,你的小說可以做成一個系列,說不定能成為經典。”
吳啱哈哈大笑:“譚老師過獎,我還是有自知之明。比起陸奇的《流浪地球》,差太多了。”
接著他談到《流浪地球》在燕師大、燕京的轟動:
“你是不知道,《流浪地球》頓時成為最火的科幻小說。無論是國內、國外的其他科幻作品,統統靠邊站。”
“而且,我們燕師大的老師教授也挺喜歡這篇小說。不過更喜歡《冰箱世紀》,有好幾個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做了分享。”
原來由科幻社團成員開始影響到周邊同學,進而讓老師獲悉《科學文藝》,再到兩篇小說。
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筆友專欄!
吳啱談到這個,臉上依舊帶著驚奇:“陸奇這小子,真不知道他腦子是怎么長的。我們雜志銷量不大,都已經引發如此轟動。如果是其他發行量大的雜志采用,估計很快就風靡全國。”
譚凱深以為然。他對燕師大科幻社團的成長感到欣慰,對陸奇作品的受歡迎程度而開心。
晚上,他帶譚凱去“燕師大餐廳”,點了半只烤鴨,四瓶啤酒。
等帶著幾分醉意,兩人沿著北三環路東行,一路搖搖晃晃來到鄭文光老師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