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的第三部小說定稿后,楊霄、譚凱等人對他的期望更大。
雖說有取巧的嫌疑,但小說的質量保持在高水準之上,實屬難得。
楊霄突然想起什么,從抽屜里取出一封信,遞給陸奇:
“鮑倡書記當天看了你的《蟻素》之后,感觸頗深。回去之后,連夜寫了個寄語,讓我轉交給你。”
陸奇驚訝的接過信封,在眾人的鼓勵的眼神中,拆開信封,取出一張信紙。
“陸奇小同志,你的小說充滿理想主義,關注人類文明,科學和文藝結合的很好!”
落款:鮑倡!
陸奇心里頗為激動,有一種被大佬認可的感覺。
譚凱面帶笑容問:“小陸,鮑書記寫了什么鼓勵你的話?”
陸奇朗讀一遍,眾人嘖嘖稱奇。
楊霄表示:“可不要辜負鮑書記對你寄予厚望啊。”
譚凱繼續鼓勵:“小陸,你得趁著年輕有沖勁,多寫點科幻小說。”
“那必須。我還要靠寫作賺錢給我麼麼治病呢。”陸奇熱情滿滿樣子。
他想了想自己的目的,于是問:“楊老師、譚老師,大會經媒體報道之后,有沒有取得什么反響?”
楊霄扶了扶眼鏡:“鮑書記在會上的發言刊登在《光明日報》,引起很大的轟動。其他參與的媒體也紛紛報道大會的情況,讓不少人關注到當今國內科幻文學的現狀,都將科幻稱為灰姑娘。”
陸奇又問了一句:“那是否對我們雜志的銷量有所幫助?”
因為《科學文藝》的銷量,基本代表當下華夏科幻的發展程度。
楊霄和譚凱都搖搖頭。
譚凱很無奈:“如不能摘下“精神污染”這頂帽子,華夏科幻文學所面臨的困境難以有所改變。”
陸奇臉上露出失望,喃喃自語:“我還以為“銀河獎”能促進國內科幻文學的發展,帶動《科學文藝》的銷量,然后雜志社招兵買馬,我就有機會應聘加入到我們雜志社。”
一句話讓所有人臉上都出現訝色,尤其是楊霄和譚凱。
他們沒想到陸奇想加入《科學文藝》。
楊霄語氣平和的問:“小陸,你為什么想加入雜志社?”
陸奇不好意思的說:“因為我喜歡科幻小說。其次它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第三點,我能接觸許許多多的科幻愛好者,能讀到更多科幻作品。”
楊霄和譚凱對視一眼,似乎在交流什么。
譚凱說:“小陸是一個好苗子。那你知道作為一個編輯,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嗎?”
“組稿或者說約稿、還有審稿!”陸奇脫口而出。
兩人點點頭。
楊霄安慰說:“小陸啊,目前我們雜志社處于較為困難的境況,可能一時之間無法增加人手,希望你能明白。若是以后增加人手的話,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你。”
陸奇點點頭,突然想起前世看到的那些資料,于是開口建議:
“楊老師、譚老師,這兩天我有一些想法,或許可以改變雜志社的處境。”
一席話,引起眾人的注意。
“小陸,你說!”
陸奇開始闡述:
“首先是《科學文藝》的定位。我知道它的辦刊宗旨是科學和文藝結合,以科學文藝的形式普及科學知識。重點是科普!”
“但我認為應該將重點放在科幻小說,而非科普!國外的科幻文學之所以蓬勃發展,那是它們的科幻小說精彩,而不是科普作品精彩。”
“第二個建議,我認為雜志的讀者群體應該是中學生和大學生,其次才是社會上的科幻迷。”
“因為大、中學生他們對于科學幻想有著極大的興趣,而且容易培養。”
“第三點,提高稿費的標準。稿費對一個作者的吸引力很大,它也體現一家雜志社對于作者的重視。”
“大概就這些。”
其實幾人聽到第一條建議時,心里有些嘀咕。
主要還是科學文藝的概念有些模糊。它來自蘇聯,包含了科學家傳記、報告文學,科幻小說、科幻電影劇本、科學童話、科學詩歌、科學考察、科普小品等等題材。
楊霄接手雜志社的兩年時間里,真實的感受到雜志的內容確實全面,換句話說就是重點不突出,稿件質量很難保證。
喜歡科學家傳記的,不一定喜歡看其他欄目,讀者群體很分散。
她帶著一絲苦笑說:“刊物的定位,還需要同上級商量。”
話剛說完,陸奇繼續建議:“我覺得可以從改名開始。《科學文藝》最好改成如《科幻世界》這種一看就知道定位的名字。”
楊霄和譚凱認真思索起來,但也未做出決定,倒是他們對對第二點挺感興趣。
楊霄感興趣地問:“小陸,說說你對于讀者群體的理解。”
陸奇清清嗓子,譚凱立刻給他倒了一杯水。
喝了一口后:“我覺得中學生和大學生是對這個世界最好奇的群體,特別是對未來世界。他們有時間、有精力去探索,而科幻小說正好展示的是未來的科技和世界。”
“我認為,培養他們成為科幻迷也很容易。只是需要雜志社和學校進行互動,經常做一些科普、科幻相關的校園講座等活動即可。”
譚凱眼前一亮:“小陸這個主意很好!這讓我想起中學里的物理化學等實驗,是很多孩子的科學啟蒙。”
陸奇嘿嘿一笑:“前天聽楊老師說,我們正在組建自發渠道,若是能與蓉城、川省大多數的中學、大學達成合作,那《科學文藝》就能走進千萬學子的心中,何愁銷量不高,何愁科幻文學不復興!”
雜志社的幾人,不由重新認識陸奇:小小年紀,對于雜志運營的理解很獨特!
將陸奇吸納到雜志社中,似乎可行!
至于稿酬標準,楊霄無奈的表示:
“你也知道,現在雜志的銷量一般,不足以養活雜志社,我們只好以書養刊。如果提高稿酬,那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陸奇露出淡然的笑容:“那就一邊搞圖書,一邊提高稿費。”
“談何容易。”譚凱苦笑,“這幾本書也就能彌補虧空!”
陸奇自信的說:“那我們就找一本可以大賣的圖書!一本足以養活整個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