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窈寧嘆了口氣:“是呀。”
話剛出口,她忽然察覺到不對,驚愕地抬頭,結結巴巴地傻了眼,“胞姐,你…你怎么——”
太子妃笑著問:“我怎么知道?”
少女干巴巴地應下。
明明、明明胞姐應該不知道的才對?
“祖母已經給我來過信了,況且——”
太子妃說到這里頓了頓,語氣一瞬淡了許多,“枕邊人的變化,我又怎么可能察覺不到呢?”
太子是個傲慢到骨子里的人。
因此,這樣的人在親近之人面前,往往不屑于偽裝,很多輕慢的神情便無意識地泄露出來。
太子于太子妃而言,不僅是丈夫,還是上司,太子妃一向留意他的舉動,怎么會察覺不到?
太子或許也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泄露了幾分情緒,只是他從來都不覺得這是一件大事,從來都不覺得女子能夠做到什么,縱然她知道了也沒什么,只要他沒露出什么證據給她看就行。
太子始終覺得,有皇太孫在,她不會做什么,她再怎么樣,也得顧忌自己親生兒子的地位。
他覺得,她為了皇太孫可以忍耐。
太子妃從太子神情中,能看到他的眼里來自于上位者的傲慢,一種空無一切的自大和愚蠢。
他何等輕視女子,又何等輕視她?
太子妃確實疼愛皇太孫,可這份疼愛絕對越不過自己的母族,她做了十五年崔氏女,才做十年蕭家婦,該向著哪一方還需要怎么考慮嗎?
太子覺得她為了皇太孫,會拋下一切。
這怎么可能?
皇太孫若是聽話,她自是會繼續疼愛關心他。
可從自己肚皮里爬出來的兒子,反而想著沒抱過沒關心過他幾天的父親,她只會覺得心冷。
這樣的白眼狼要來何用?
太子妃的眼底浮現幾分和她容色不符的冷酷。
崔窈寧心頭松了口氣,小心翼翼覷了眼她的神色,許久,低聲問:“胞姐,你還…還好嗎?”
上輩子因著裴鈺的事,她心底也難過了許久,可胞姐這事比她這個嚴重那么多,涉及崔家,涉及太子、皇太孫,胞姐也會覺得很為難吧。
太子妃怔忪著回過神,“嗯?”
聽到胞妹的話,她眼里露出幾分溫和的笑意,捏了捏少女的臉頰,“怕我會難過?”
崔窈寧輕輕點頭。
“難過啊?”
太子妃想了想,輕聲說:“真要說有一點吧。”
真要說她對太子有沒有感情,自然是有感情的,夫妻十年,太子待她的好并非是虛情假意。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只是,也就這一點感情了,談不上濃厚,像山林間的一縷輕煙,抓不住,淡薄得幾近于無。
年少時,太子妃已經將最熱烈的感情給予了旁人,她的感情就好像是大火熊熊燃燒到極致,慢慢地枯竭無力,最后只剩下一地灰燼。
自那之后,旁人再好,在她心里也就這樣了。
知道這件事情,太子妃毫不意外。
自古君王登上帝位沒多久,就會著手修剪外戚,她只沒想到,在崔家嫡系無一人入朝的情況下,當今和太子還是忍不住這么早想要動手。
崔窈寧聽胞姐這語氣,好像沒有多傷心,有些意外他們之間的感情,不過轉瞬又釋然了。
外面傳言那么多,又有幾個是真的呢?
胞姐當初也并非心甘情愿嫁入東宮吧?
這么多年在深宮中小心謹慎,實在辛苦胞姐了。
太子妃正出神著,見少女忽然輕輕擁住了她,回過神,低笑出聲:“九娘這是怎么了?”
“替我難過?”
少女沒說話,只是輕輕擁著她,好似這樣就能從她身上汲取她的難過一樣。
太子妃的心腸霎時柔軟起來,撫著胞妹烏黑的發,微微晃了神。
還是個小姑娘呢。
才剛及笄,十五歲的小姑娘,又被家里保護得那么好,跟個小孩一樣,自己當年也就這樣吧?
太子妃拍了拍她的背,溫聲說道:“不必替我難過,總有人要為家族犧牲,不是你就是我,我只是恰好年紀比你長,剛好輪到我。”
“換成你,你也會如此,并且不會有怨言,對嗎?”
崔窈寧點點頭,太子妃便又笑道:“所以沒必要替我難過,這沒什么不公平的。”
真輪到九娘,她也會這么做的。
她們這些世家女既然享受了利益,該輪到付出的時候自然也要付出。
太子妃沒就這話多說,繼續給她穿衣,邊穿邊說:“那位幸充媛是我們的人,行之若是做事,不必太過針對她,至于勸誡皇帝——”
太子妃頓了頓,方才說:“隨意說兩句就行了,說多了當今會厭煩,他如今對此深信不疑。”
皇帝派去尋找方士的暗衛雖然沒找到本人,卻聽到了藏在坊間的各種奇人異事,將這些全都傳回去,以至于皇帝現在越來越相信所謂的方士,越來越相信這些人能夠讓他長生不老。
這一切都得歸功于,祖母為那些方士造的名聲,什么起死回生、求仙問卜、言能通神等等。
這些倒不是祖母編的,而是那些方士,祖母做的只是利用影響力將這些事擴散,廣為人知。
這些方士們手段可多著呢。
單看前面幾百年里有多少帝王尋仙訪道,這些方士們還沒被滅絕,就知道他們自然有本事。
至于真本事還是假本事,太子妃可不管他們,若是他們唬不住皇帝,就算被殺了也不可惜,反正人是皇帝自己找的,他還有什么不放心?
祖母說,經歷磨難得到的東西才會被珍惜。
若是太輕易找到方士,以當今多疑的性子,怕是又會懷疑,是否是有人故意送到他面前。
皇帝想找到,還早著呢,心急如焚也沒用,祖母說,得到他身子骨差到極致時才會相信。
溺水者,本能地會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即便那根稻草可能有其他危險,可他為了活著,也顧不得什么了。
崔窈寧應下后,想到太子,遲疑了下問胞姐:“姐姐,太子的病是不是也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