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夏認同錢書林的說法,“挑起矛盾到現在,戰事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了,以前打仗中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況,一時我真想不出應對之策。”
林平夏又望向帳中的人,“左右前鋒可有應對之策?”
武煊和林平勝同時搖頭,打仗布局他們在行,但出謀劃策、猜測人心他們確實差強人意。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錢書林緩緩的說道:“將軍,微臣說的不是交戰上的不對勁,而是東夏和北漠兩國的結盟不對勁。”
林平夏沒理解錢書林話里的意思,皺著眉頭問道:“兩國結盟有什么不對勁,無非就是利益二字。”
“將軍口中的利益的確沒錯,結盟的初始肯定是利益,但將軍想過沒有,多大的利益能讓北漠聽命于東夏,過大的利益東夏又怎能愿意分與北漠。”錢書林說完這話停頓了一下,望向林平夏,等待他的反應。
林平夏聽出了門道,瞬間提起精神,催促道:“別停,你繼續說。”
錢書林繼續說道:“微臣早些年在東夏和北漠都待了些時日,對兩國人和事都有些了解。東夏人大多自私陰狠,皇室更甚。從政歷四年挑撥西夏與定安人開戰就可知,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過河拆橋是他們常做之事,不要說分利益與北漠了,趁機吞了北漠也有可能。”
“而北漠人狂野開放,戰斗能力強,卻更像一個莽夫,不信任任何人,剛愎自用,如果不是受環境限制,第一個主動與定安開戰的絕對是北漠,而且東夏和北漠早些年有齷齪。”
“但此次戰事的情況來看,起主導低位的絕對是東夏,北漠那樣的性格怎能真心甘情愿聽從于東夏,無非是許的利益足以讓北漠動心,可請在坐的各位將軍想想,足以讓北漠動心的利益東夏真的愿意給嗎?”
林平夏抓到了重點,立即反應了過來,“我明白了,兩國結盟的利益分配本就存在問題,只需要一人挑破,各懷心思的利益聯盟很容易便破了,我們取勝的可能將大大增加,對嗎?”
想到此,林平夏又犯了難,“說起來容易,派誰去挑破是個問題,一定要是北漠首領信任的人才行,我們買通的北漠人在軍中低位不高,只能打探傳送些小消息,無法靠近北漠首領,更不要說挑撥了。”
錢書林微微一笑,“林將軍為何要用北漠的人呢,用東夏的人豈不是更好。”
林平夏恍然大悟,“對啊,我們怎么沒有想到,用東夏的人肯定更好,錢賢弟,我記得你和東夏公主熟,此事我能交給你嗎?”
林平夏現在只有對錢書林的欣賞,當不成女婿,當拜把子兄弟也行。
錢書林被林平夏的一聲‘錢賢弟’叫的嘴角一抽,“既然皇上派微臣來了,力所能及之事微臣當然不能推辭,但與耶律陽取得聯系需要時日,林將軍要等幾日了。”
“一月都熬過來,幾日我們等得起,有勞林賢弟了。”
“職責所在,當不得林將軍如此客氣。”
“好好好,錢賢弟有什么需要的,與我說,我們會全權配合的。”
既然林平夏都如此說了,錢書林果斷的提出要求,“微臣確實有兩個請求,望林將軍答應。”
林平夏抬手,“你說。”
“一是林將軍不必叫我錢賢弟,叫我名字即可,錢賢弟三字微臣當不起,也聽不習慣;二是請林將軍給微臣派一個能完全信任的、且在軍中低位不低的人,微臣有需要也不用事事勞煩將軍,更為方便。”
林平夏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以后我便叫你書林,至于派于你的人我要好好想想。”
林平夏思考片刻后吩咐道:“林引屹,在戰事結束之前,你跟在錢先生身邊,一切聽從錢先生差遣。”然后又與錢書林介紹:“引屹是我的長子,今年二十一歲,在軍中已經六年了,跟在你身邊最合適不過了。”
“有大公子協助,微臣必定盡早完成任務,軍中其余事微臣幫不上忙,微臣先行退下了。”
“好,你先忙自己的事,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錢書林帶著林引屹離開營帳,立刻寫信讓林引屹送到秘密地點,將近兩年未見的人,聯系之后結果如果未知,錢書林希望盡快聯系上耶律陽。
錢書林離開后,武煊好奇的問道:“林將軍,此人是司農少卿,怎會突然來了軍中,將軍還把如此重要的事交予他,大戰在即,我們還是慎重些好。”
林平夏不怪武煊懷疑,一個有官身、從未出現在朝堂之上文官,一躍來到軍中,還是第一軍師的位置,放在不知情的人身上,都無法完全信任。
林平夏指著桌案上的地圖,“你可知這些地圖出自何人之手?”
“難道是錢書林?”武煊不可置信的道。
“你看過的地圖是兩年前他進獻于皇上的,我親眼所見,地圖里的屯兵之所雖在兩年間因戰事有所變化,但一半的地方還未動,真到大戰之時,必能派上大用場。”
武煊不會懷疑林平夏的話,自愧道:“是我眼拙了。”
至于右鋒林平勝,是個完全的哥控,大哥信任的人,他便完全信任。
——
錢書林送出的信得到回應是在五天后,耶律陽的貼身侍女小蠻夜半時分送來了耶律陽親手所寫的回信。
錢書林打開信,快速瀏覽信中內容。
看完信,錢書林慶幸耶律陽還可信的同時,卻對耶律陽的遭遇心生同情。
信中提到,前年部落首領死于慢性毒藥,耶律陽年輕貌美又無子嗣,她被強行接回來東夏王宮,等待她的是長達半年的軟囚禁。
去年五月,東夏首領耶律宏將耶律陽再次嫁給了北漠首領竭赤為妾,耶律陽抵死不從,卻被下藥后送上了竭赤的床,如今,耶律陽已經有了一月身孕,對耶律宏和竭赤可謂是恨之入骨。
原本想著一死了之的,但不甘于所受的折辱,死也要拉人墊背,想著能毒死前小首領一次,便能毒死竭赤,如能挑起東夏和北漠反目成仇更好。
此想法倒是與錢書林的打算不謀而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