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傳早已將,整本【五雷轟頂】記在腦海里。
此刻只是將真功放在電腦桌前,一邊聽師父教導,一邊感受著字里行間的武道真韻。
羅貫云提前看過此法,大概給孟傳拆解一遍后,說道:
“五雷轟頂,說是拳法,但更像是【精妙的真氣運行技巧】。
不過不用深究二者差距,真功層次,都屬于【練法】,亦能從中收獲氣血的新生。
此法是我離開聯大后,學校才收錄的原本真功。
不然,我當時一定會練。”
“因為強嗎,師父。”
孟傳先前翻閱過,與他想的,單單心火調雷不同。
【五雷轟頂】,其五雷并非是道家雷法,以心火調來“天地水神社”。
而是“金木水火土”,基于五行之雷。
【庚金劫雷】、【辟邪神雷】、【癸水陰雷】、【丙火陽雷】與【戊土冥雷】!
孟傳回想李教授所說,此法是他五行拳研究室,重要的功法參照對象。
如此看來,此話不假。
視頻那邊,羅貫云點頭道:
“是很強,五行之雷是哪五種,你看過此法應該明白。
其中蘊含著自然與天地法則道理,本就立意高深。
沒有武道真韻加持,即便是我也一樣易學難精。
你有奔雷散手基礎,雖然雷屬武理尚且淺薄。
但可以從丙火陽雷出發入手,逐漸掌握這五種雷霆之效。”
話說完,羅貫云就開始打拳演示。
他只是運用真罡,將拳勢幻化成型,而非調用體內“道心”。
孟傳跟上師父的動作,反復嘗試。
“【丙火炎炎,陽雷降世,天地同力,雷電隨吾】。
正如功法所言,這句話怎么理解,便是丙火陽雷的修行過程。”
聽聞師父解釋,孟傳點頭明白。
這就是古武修行第一大難點,拳招或是法決晦澀難懂,需以高深武理拆解分析。
光憑原本真韻,孟傳根基尚淺,自學也弄不明白。
“我們形意派武道家,修行至高深處,都要學會【觀想自然】。
想象大日就浮現在你頭頂,迸發光和熱,從天空直射而下。順頭頂,沿經脈緩緩下行,匯聚于心臟之處。
此時,調運你的心火化為熔爐,大日之火在其中燃燒,不斷煉化出天地間帶來的雜質和濁氣,只保留純凈與熾熱。
這是一個,需反復熬煉己身的過程。足夠旺盛時,便可引導大日之火與心火相融,想象二者匯聚在一起,變成一個燃燒的火球。
其便是【丙火】,亦是陽雷雛形。”
“明白,師父我試試。”
畫面里,羅貫云停下演示,專心指出孟傳的問題。
反復嘗試這一步,按照師父所述觀想大日。
孟傳渾身在發燙,是日光能量帶來的灼燒感。
起初心火搖曳不定,數次被大日之火霸道沖散,孟傳沉淀心神,憑一證永證自悟和師父提點,在第九次嘗試時——
內視體己,大日虛影與心火最終相融,在胸腔凝成一團無色火球。
唯有熾烈之感,而無形質之實。
見孟傳面露喜色,羅貫云心領神會,繼續說道:
“【丙火】是一種抽象的五行屬性概念,而非現實存在之火。
你借用心火從大日中巧借,下一步,則是沿經脈,通過內息,引導至雙手掌心。
這一步,你的雙手會感受到一股熱流涌動,此時手上無色無形但卻灼熱炎炎,其就是丙火匯聚出體外的表現。
繼續加強武道意志的凝聚,便到了第二步的觀想——望天地之雷霆劈落意象,直至你手中無色丙火,轉變成為跳躍之火光。
融合了雷霆之意,成就赤紅雷光,便是丙火陽雷。
觀想雷霆時,可以借助心火調雷,這一步你有奔雷散手基礎,比觀想大日難度稍低,試試吧。”
“好。”
孟傳感受著手心溫度愈發升高,心想師父提點,反復體會其中真韻。
這便是古武中級真功的第二大難點,功法內不會教你拳怎么打,力量如何凝聚。
不甚解的武道家,唯有向“得道”前輩請教。
這亦是師徒傳承制度,從古時一直保留到氣血武道時代的又一意義。
世界仿佛在此靜止,視頻里,羅貫云也不出聲,靜靜等待徒弟感悟。
漸漸,孟傳手中震蕩出無色的波痕,仿佛空氣在發生褶皺。
手中那團無色火球突然劇烈震顫,仿佛被無形閃電劈中,隨著武道意志不斷壓縮。
羅貫云頷首,他并沒有特別高興。
因為在心里,羅貫云從來都不認為,孟傳能被【五雷轟頂】難住。
他可是破解出,【元神種雷法】真相的男人!
想至此,一邊注視著徒弟觀想,羅貫云心中想到,他手中的【道心種魔真氣】。
“此番去島國調查,道心種魔真氣和寄生會的魔種真氣,的確很像,望其根本,近乎同根同源。
看來徒弟隱而不發的做法是對的,畢竟
大楚對于魔道的打擊力度,寧錯殺不放過。”
至于自己的真氣顏色,為何與徒弟不同。
羅貫云了然,是自己人不行
沒有領悟出【道心種魔】的真韻。
單從此法來講,孟傳才是“得道高人”.
回過心神,見視頻那邊,嘗試許久的徒弟,終于有動靜了。
仿佛被雷霆劈中,孟傳手心不斷冒出慘白色的煙氣,夾雜著噼啪脆響聲傳來。
羅貫云同樣聚出丙火,演示著提點:
“不光是五雷轟頂,形意派名氣響當當的真功拳,都看重與自然之間的觀想,需要你用心去體悟。
同樣的武學,于不同人手上演示。
若是對于自然的感悟深淺不同,拳法威力天差地別!”
孟傳點頭,望向手中一道躍動的赤色雷蛇,心中明悟。
能從大日與雷霆中,“借”到多少力量。
丙火陽雷的威力就有多少。
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
武道意志與氣血、心火、真氣等等同樣在發揮作用。
整體揮發,方才能見真功拳法之威力。
他看向面板,武學欄已然浮現出,新的兩行小字:
【五雷轟頂:入門(1%)待破限】
【破限特質:雷之瞳(高級)】
不愧是古武中級真功,高級特質已然說明其的強悍。
在孟傳這里,功法強不強,誰說都不算,只有破限特質說了算.
對于雷瞳,孟傳心中有些猜想。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雷之瞳應是一種,于自然五行之雷的具象化窗口。
破限后,能直觀觀測,雷霆的本質也說不定。
那就有點厲害了,洞察自然本質,可是大宗師都不具備的能力!
“入門了嗎?”
師父的話,把孟傳拉回現實。
“沒問題了。”
孟傳把掌心的丙火陽雷,展示給師父看。
“好,你不是要趁著去本部,把功法還給李教授嗎。
最近幾日,每天都是這個點兒,我帶著你把剩下四種雷凝聚出來。
后續法決你記下來,五行之雷盡數凝聚后,再自行嘗試。
即便是沒有原本在跟前隨時感悟,只要你對于自然五行的理解愈發深刻。
大成乃至圓滿,于你而言,師父相信并不困難。”
孟傳的目標是破限。
“你一定要記住,踏上形意這條路,于自然的感悟是重中之重。
悟性太差的,這一點對他而言是桎梏,會限制其拳法發揮。
而對于悟性極強者而言,從自然中獲得力量,便意味著拳法有無限可能。
除非你練武練到通天徹地之修為,世界、自然和天地反倒成了你的桎梏,方才可以說進無可進。
否則,涉及到自然之道的真功拳法,從來沒有,修至盡頭一說。”
“明白了。”
孟傳懂師父的意思,不光是五雷轟頂,拿他創造出的,五行靈息拳舉例。
即便是練至破限,隨著對于五行的感悟提升。
拳法本身自帶的威力,依舊會隨之攀升,永不停歇。
除非如師父所言,自己的武道修為超過天地
若真有那一天,自己需要打破的,恐怕是天地的枷鎖,自然的桎梏.
“傳兒,你的做法是對的,先從普通形意五行拳中揣摩自然,緩緩提升五行武理打好地基。
如此以來,隨著相應武理高深。
比如你的五行火屬,師父覺得哪怕通過拓印本,去學習低級火屬真功,你一樣能學有所成。”
孟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師父所言他還真沒想過,屬于是歪打正著了。
今日教學結束,羅貫云在關閉視頻通話前,最后說道:
“下去自己勤練,尤其是此類真功古武,一日不練就會卡殼,三日未習拳腳生。
關于此法的真功大招,非五行之雷熟練至隨心意揮發,不能掌握。
先別好高騖遠,慢慢練。
這幾天都是這個時間點,我帶你將剩余四種雷掌握,后續有不懂的發消息。師父過年之前就會回來,屆時當面好好教導你。”
“好。”
師父在島國那邊也忙,如非必要,孟傳也不想打擾對方。
“我在島國還得呆一陣子,方劍星這個狗東西,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
我再找找,島國就這么大點兒地方,若還是找不到。
我懷疑,這狗玩意兒可能又偷偷溜回大楚了。
因此,傳兒你要當心。”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