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樊建的說法,就是國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后。
當然這個后,指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嗣。
一個政權穩固,又或者說想要大漢江山千秋萬代,皇帝就必須得有皇嗣。
女的不算,那是添頭。
必須得是皇子!
為此樊建還把劉封都給搬了出來。
說當年先帝沒有子嗣,為了劉氏江山,都過繼了劉封。
雖然那家伙不是個東西,最終被先帝處死,但也說明了皇嗣的重要性。
見劉諶還有些猶豫,樊建又拿出了一個更加私密,也更加人性的理由。
陛下,你年富力強,深夜入眠難道就不寂寞嗎?就不想摟著個香香軟軟的女人睡覺嗎?
萬一陛下哪天,情緒忽然到位了,臨幸了一位宮女,恰好這個宮女又懷上了龍種,十個月后生下來是個男的,日后冊立的皇后又生了個皇子,立嫡還是立長,這又要成為問題!
當然,樊建不會說得這么直白,用詞還是非常的委婉的。
不過劉諶又不是三歲小孩子,自然能聽得懂。
劉諶并沒有被立嫡立長這個說法打動,倒是被樊建說的那個晚上睡覺的提議給打動了。
食色性也,倒也沒什么好害羞的。
穿越之前念大學的時候,也經常跟室友吹牛打屁,說穿越當了皇帝,第一件事兒就是先把后宮三千佳麗都給臨幸一遍,哪怕什么盡而亡,那也不虧。
如果僥幸能活下來,就尋遍天下美色,再挨個臨幸一遍。
總之就是國家大事一件不做,先把女人睡夠了再說。
想著想著,劉諶的心,甚至都有了那么幾分火熱。
他趕忙壓制住躁動的內心,道:“這件事兒,你們看著安排吧。”
樊建松了口氣,道:“臣領旨。”
“樊卿,去給朕找幾個知農事的人來。”劉諶道。
樊建問道:“陛下是要見大司農嗎?”
劉諶道:“大司農是管農事的,不代表懂農事。朕要見的是農民,而且要是種地特別厲害的那種。”
樊建道:“好,臣立刻安排,找到之后帶他們來見陛下。”
“陛下還有別的吩咐嗎?”
劉諶道:“閻宇將軍呢?”
樊建道:“陛下,閻將軍已經回永安去了。”
“他特讓老臣轉告陛下,說沒有當面向陛下辭行,實在萬死。”
“可巴東郡不是很太平,陛下昭告天下,雖然有許多的流民響應陛下號召,前往梓潼勤王,但也有一部分流民趁勢尋釁作亂。”
“巴東郡方面只有兩千兵馬,需要防備孫吳、曹魏,實在是無力派兵鎮壓各地作亂的匪寇。”
“所以閻宇將軍帶著永安軍先走了一步。”
劉諶緩緩點頭:“自當如此。”
“閻宇將軍此番鎮守成都有功,你們尚書臺商議一下,看要不要給他官復原職。”
樊建點頭應下。
劉諶又琢磨了一下,暫時想不到別的什么事情,就讓樊建趕緊去給他找農民。
之所以要召見這些懂農耕的老手,與劉諶從系統處獲得的獎勵,有莫大的關系。
樊建前腳剛走,關彝就在殿外求見。
聽到關彝倆字,劉諶還愣了一下。
因為他忽然意識到,整個梓潼戰役中,關彝都沒有出現在正面戰場。
當然,劉諶并不覺得關彝是那種臨戰脫逃的人,所以他很好奇,這小子沒有來正面戰場,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宣。”
關彝闊步而入,躬身一揖:“臣關彝,參見陛下。”
劉諶道:“免禮。”
“小關,你跑哪去了?”
關彝抬起頭,道:“陛下,臣平亂去了。”
劉諶道:“平亂?哪里亂了。”
關彝道:“是這樣的陛下,陰平郡方向過來的義軍,在抵達平武的時候發生了內亂,一部分義軍繼續前往梓潼,另一部分則在平武城大肆劫掠。”
“臣從義軍口中得知此消息后,又見梓潼江對岸的曹軍撤走,于是立即調兵前往平武,解決了這伙賊寇。”
劉諶皺起眉頭,道:“如此看來,各州郡都出現了賊寇啊。”
關彝道:“陛下放心,隨著鐘會大軍被擊潰,各地的軍隊都已經陸續返回,很快就能平息各地的內亂。”
劉諶笑道:“小關啊,你平亂辛苦,朕獎勵你一個好東西。”
關彝有些好奇,道:“陛下,是什么?”
劉諶道:“去,弄個火盆來。”
“放上好的木炭。”
關彝哦了一聲,飛速的弄來了一個放滿木炭的火盆。
劉諶將兩個圓滾滾的東西放到了火盆里面,用木炭蓋住。
關彝都沒看清楚劉諶往里面丟的是啥,但又不好意思問。
大概過了一頓飯的功夫,火盆里面飄出來一股淡淡的香氣。
關彝從來沒有聞過這種味道,瞬間就震驚了。
原來陛下剛才扔火盆里面的,是糧食?
劉諶道:“小關,把火滅掉。”
“盆里面的東西刨出來。”
關彝立馬照做。
片刻后,兩個黑漆漆焦乎乎的東西,出現在了關彝的眼前。
劉諶蹲下來,撿起其中一個,一邊吹氣一邊撕皮。
“別愣著呀,另一個是給你的。”
“吶,像朕這樣,把外面的撕開就可以吃了。”
“我真是太想念這個味道咯。”
說著劉諶就咬了一口,閉上眼睛享受著這股美妙的滋味。
關彝將東西拿起來,學著劉諶的樣子,撕掉了外皮。
外皮雖然焦了,但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關彝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雙眸瞬間的瞪圓。
好軟!好甜!
好好吃!
在美食的誘惑下,關彝也顧不上什么殿堂之儀,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吃完后,關彝吮吸著手指上的殘渣,意猶未盡的說道,“陛下,這是什么呀?好好吃。”
“臣還是第一次吃呢。”
劉諶拍拍手站起來,笑道:“感覺如何?有沒有飽腹感?”
關彝嘶了一聲,站起來摸了摸肚子,道:“陛下,這……太神奇了。”
“就吃了一個,我竟然有五六分飽了!”
劉諶感慨的說道:“這玩意要是能種植成功,且大范圍的推廣出去。”
“益州之地,就不太會爆發饑荒了。”
關彝也很激動,道:“陛下,如此神奇之物,到底是什么呀?”
劉諶道:“此物名曰……”
“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