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虎沒想到,鄭師傅他們竟然決定,在年后回一趟沿河縣。
在他的認知中,冬日風雪阻隔,外出遠行十分兇險,眼下可是在古代啊。
而且,冬日是農閑之時,對于整個大淵皇朝來說,是上下停擺的時候。
朝政上,過了小年,臘月二十三,皇帝就會封印歇朝,門下省,六部也會封印,不再處理朝政。
一直要等到年后,過了初八,朝廷才會初步恢復運轉,元宵過后,才會正式恢復工作。
當然了,在此期間,除夕夜的宮中夜宴,正月初一的正朝是會舉行的。
但是,這兩個時間節點,象征意義更大一些,一般不會處理事情。
大家都悠哉悠哉,你們要冒著風雪,趕回去沿河縣?何必呢!
聽了鄭師傅他們的介紹,趙清虎這才了然。
工匠院最近事情不少,鄭師傅他們,都是大工匠,級別都不低,下面跟著一群人一起干活的。
唯有年后,有大段時間休息,他們才好回去。
路上雖然要耽擱些時間,但是,從總體來看,是可以節省一些時間的。
趙清虎有心想要勸一勸, 可想到古人對于宗族,家族的重視,硬生生把話咽了回去。
除了祝福一聲一路平安,還能如何?
鄭師傅他們回去,肯定要處理宗族的事情,除此之外,還要把沿河縣的產業收拾收拾,家人帶來京城,甚至會把一些族人帶過來。
古代的交通條件有限,人們的活動圈子也不大,對比外人,還是自家族人更能得到信任。
當初趙清虎上京城,不也從族中,還有村里面帶了一批人來嗎。
這些人,如今都是他手下能信任的。
除了莊子上的事情,跟著三郎他們,處理工坊、店鋪,都是用的他們。鄭師傅他們回去,怕是還要祭祀祖宗,甚至是傳授手藝的師門,把入京的事情告知,這可是大事情。
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頓,連董大夫都來了,畢竟都是熟人。
得知他們要回沿河縣,董大夫有心讓捎帶一些東西回去,可想到他們是冒雪回去,沒能張嘴,只寫了一封信讓帶回去。
趙清虎亦然,只是讓鄭師傅帶了兩封信回去,一封給村長,一封給劉管家。
這是規矩,總不能,鄭師傅他們從京城千里迢迢趕回去,自己這里啥都沒有。
難得的一次溝通機會,不用白不用。
啥都不帶回去,等鄭師傅回去的消息擴散,讓綠竹村的人怎么想?
不帶點京城特產回去也就罷了,連一句話,一封信都沒有,這也太不講人情了。
隨著小年來到,趙清虎算是徹底清閑下來。
不僅朝廷封印歇朝,皇家煤炭商會,大淵皇家銀行、雪花鹽業,也都停擺,全部放假,只留下幾個看門的,他這個副會長,自然也沒事了,全天候窩在家里面貓冬。
京城這里,沒有貓冬的習慣。
雖然天氣寒冷,可畢竟是百萬人口級別的大城市,要維持這個城市運轉,出來干活的人不要太多。
人多了,自然也就不冷了。
過了小年,趙清虎也閑不住,被家里人拉著外出看景。
京城的年味還是十分濃的,不僅僅朝廷有一些活動,一些大戶人家,甚至是商會,也會組織一些活動。
往年最常見的,那就是城外施粥,誰誰誰家,施粥幾日幾日,很常見。
畢竟,京城外面,從來不缺流民。
可今年不一樣,大戶人家想要施粥,積累一些功德都沒辦法。
流民沒了啊,房山煤礦,自從擴展業務后,出現了用工荒的情況。
別說是流民,就是京城內的乞丐,都恨不能拉去挖礦。
這也是封建社會的壁壘之一。
小農經濟是組成封建社會的根基,男耕女織,能出來務工的勞動力實在是不多。
也就是王三爺,背靠威寧侯府,才能在煤礦開創之初,弄來幾千上萬礦工。
可隨著煤炭業務拓展,房山煤礦的用工需求增加,還有朝廷陸陸續續創建的一些工坊,對于勞動力需求都十分巨大。
特別是工匠院下面的幾個工坊,如水泥工坊,還有采金冶鐵提舉司下面的高爐煉鐵煉鋼工坊,動輒都是數千,上萬工人。
一下子,京城這里的勞動力不足了。
整個直隸,閑散人員,都被征召過來了。
所以,今年的京城出現了一大奇景,城外不再有流民。
不僅如此,城內的乞丐,老的小的,大部分都被弄走了。
有力氣的下礦采礦去,力氣不足的,打掃衛生,廚房洗菜總行吧,反正去了煤礦上,哪怕是成為臨時工,也能給你一口飯吃。
所以,今年京城內的活動,有了一些不一樣。
以往盛行的施粥不見了,反而是搭建了不少戲臺子。
說是誰家的老爺,心情好,為了慶祝新年,請了雜耍班子什么的,來表演了。
更有請了舞獅、舞龍的,東西南北四個城區,都搭建了一些平臺,聚集了很多人。
當然,還有集市、廟會,更是層出不窮,熱鬧非凡。
趙清虎,作為所有新創建產業的核心所在,對于京城內發生的一些變化,自然是知道的。對這些,他是沒什么興趣的。
年紀大了,雖然不至于去勾欄聽取,瓦舍流連。
可窩在家里面,聽聽曲,欣賞欣賞美人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無奈,他也扛不住自家兒子的軟磨硬泡,就答應了六郎,陪著他們去了一趟相國寺。
相國寺就在京城內,距離貢院文廟還不遠。
這片區域,不僅有國子監,還有文廟,有貢院,更有道觀、佛寺,是整個大淵皇朝的文化圣地。
過年了,這里的熱鬧與別處不一樣。
文人墨客,道長高僧很常見,擺出來的攤子,也是古董字畫,文房四寶,佛經道書,也不知道六郎幾個娃娃,是怎么知道這里的。
不應該是五郎喜歡這里嗎,怎么他們也想來?
“爹,是五郎之前提了一句,說是相國寺的素齋味道很好,六郎幾個這才忍不住想來的?!贝罄实?。
趙清虎扶額,就為了一口吃的,還是素齋,就屁顛顛跑過來?
他們家謝娘子做的飯菜不美味嗎,火鍋、土豆、辣椒,這些新鮮吃法,新鮮食材,別處可都沒有。
趙清虎一大家子下了馬車,人還真不少。
除了二郎在家陪著秀兒,還有顯懷的秦氏沒來,其余的大大小小都來了,護衛都帶了十幾個,還有小廝仆人,一大家子,將近百人啊。
“阿彌陀佛!”
知客僧見到如此隊伍,知道來人非富即貴,連忙迎了上來。
“是趙農令!”
見到趙清虎,那知客僧震驚出聲!
“趙農令?”
“是小神農來了?”
“你干嘛?”
“趙農令小心,這里有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