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肆!”
朱元璋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他氣的渾身發抖,那雙漆黑的眸子里似乎要噴出火來。
剛剛還敢交頭接耳的百官,這回已是噤若寒蟬。
剛剛李暄提懿文太子,還只是拐著彎罵朱元璋,可現在李暄已經直接指名道姓罵昏君了!
別說朱元璋這種暴脾氣的君王,就算是李世民來了都未必能忍得了!魏征若是能從棺材里爬出來,估計都得尊稱李暄一句活閻王,有些話其實大家都清楚,就算要拿來說事,旁敲側擊一下也就行了,就比如貞觀年間的官員,沒事就喜歡提一嘴李淵,哪有人會把皇帝的臉直接往腳下踩?對別人狠的歷史上可太多了,什么來俊臣,趙高,數不勝數,可對自己這么狠的,唯李公耳!說到底,對別人狠誰不會???
“大羅神仙來了,這次也救不了李暄!”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非得自己找死!”
“本來沒準真死不成呢!畢竟,之前他刺殺了秦王都能活,可他這話一說出來,就算能活也得死?!?/p>
“他死了也好,對我們沒有壞處?!?/p>
“……”
以黃子澄等人為首的皇孫黨。
這會心情都特別的好。
“哎!不說剛剛那句話,沒準陛下真能忍了,李先生他究竟在想什么???”
相對的,藍玉已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他有心想幫李暄點忙,可完全不知道能做什么。
徐輝祖同樣如此。
他一直都堅信李暄肯定是算無遺策。
這次的事情也不會例外。
可現在哪怕是他也動搖了。
心里頭直呼:“這該如何是好?”
而這么短短的幾秒時間里,朱元璋心里頭已經冒出來了一萬種折磨李暄的辦法。
不能弄死你,咱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咱一忍再忍,你真當咱好欺負了?
可,就在他要把準備好的那些殘忍刑罰說出口的時候。
李暄為了確保自己必死無疑,又一臉的正氣的補了一句:
“陛下可以為了出氣,將臣斬首,甚至學那夏桀對臣用盡世間酷刑,但陛下永遠也無法改變皇孫允炆乃是朽木的事實!”
他本意是想再激一激朱元璋。
然而卻起了反作用。
朱元璋臉上的怒意忽然凝固。
歷史上建文帝時期發生的種種和走馬燈似得在他眼前一一閃過,鞭撻起了他的內心:
是??!
自己可以折磨李暄,讓李暄生不如死。
但然后呢?
除了出一口惡氣,把大明的棟梁之材弄死,順便還給自己留下了一個暴君的惡名之外還有什么用?
而且……
這樣做,真的能“懲罰”到李暄嗎?
再怎么折磨。
終究有個盡頭。
李暄受了那么重的傷,最后還是得死。
他真的會后悔嗎?
未必吧。
等從系統那得到了獎勵,估計笑的比誰都開心!
朱元璋用力咬了咬舌頭,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他在心里頭自言自語:
“不……不能上當!”
“真這樣做,反而是成全了他?!?/p>
“讓他一直活著,才是惡心他最好的辦法!”
“可……他剛剛做的事兒,和當著百官的面,把咱的顏面丟進茅坑里有何區別?若是真什么都不做,今后咱在百官面前,還有何威信可言?”
正當朱元璋忽然陷入沉默之中的時候。
奉天殿里頭。
文武百官的表情全部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藍玉微微一愣,納悶的很:“陛下怎么突然愣住了?”
徐輝祖用力拍了拍藍玉的肩膀,興奮地壓低聲音說:“這還用問?陛下猶豫了!陛下不想殺李御史了!雖然不知道陛下為何會突然改變主意,可……絕對是李御史暗中做了什么!果不其然,一切都在李御史的算計之中?。 ?/p>
藍玉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李先生神了,真是神了啊!把陛下的逆鱗當成鞋拔子踩,居然還能回天!”
他咧著嘴,廢了好大力氣才忍住沒笑,他現在覺得只要抱緊李暄那根粗壯的巨根,就算是大羅神仙來了,也休想取走自己的性命。
而藍玉都能察覺到的變化。
李暄怎么可能發現不了?
他看著突然沉默不語的朱元璋,已經有些繃不住了,險些沒忍住狠狠抽自己一巴掌。
不是,教訓還沒吃夠是不是?
干什么非得嘴賤啊?
他覺得自己剛剛不說那句話。
沒準朱元璋一怒之下就已經把他腦袋摘下來當球踢了。
“如果朱元璋不知道未來的事情,我說那句話,肯定會讓他更生氣,可問題是他去過崇禎朝,肯定知道建文帝歷史上做的那些蠢事啊!”
“哎!糊涂!”
在朱元璋絞盡腦汁思考,該如何做既能保住自己面子,又能收拾李暄的時候,李暄也急的不行,絞盡腦汁想起了如何才能讓朱元璋重新燃起對自己的無邊殺意。
李暄畢竟年輕,腦子怎么都比六十多的老頭子好使一些,他于是先朱元璋一步想出了個不算完美的應急之法。
戳朱元璋肺管子!
狠狠地戳??!
他不樂意聽什么,那我就說什么!
而且不僅是單純的罵人。
更得說一些,從上帝視角看沒有問題,不過在朱元璋看來是一派胡言的事情。
如此,既重新激怒朱元璋,又能讓他覺得自己“無理取鬧”,方才能提高自己求死成功的概率!
于是,李暄深吸了一口氣,表情鄭重地再次開口:
“臣非畏死,惟求死得其所!故今日愿剖肝膽,述盡衷腸,以血諫君!”
“陛下之私,豈獨在立儲耶?秦王罪可滔天,陛下曲意回護;善長等開國勛舊,微瑕不及萬一,陛下竟夷其三族!此非徇私,實乃親疏倒懸,忠奸錯判!”
“陛下所犯之過,又何止徇私?陛下剛愎尤甚!此失所致惡果更甚于徇私!八股取士,天下養“朱”,哪一個不是貽害無窮?海禁,列東瀛為不征之國誡后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哪一個不是目光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