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童哇哇大哭,擋住了進山的道路,最開始叫門的黑衣瞬間額頭青筋暴起。
如此聒噪,若是吵擾了懷仁公公,認為他連一個小孩都拿捏不了,恐怕他這輩子也就到頭了。
當即,他也不二話,一掌揮出,便要將這吵鬧的小道童斃于掌下。
玄陰掌風帶起刺骨的冰寒,有若實質宛若雪原的狂風,呼嘯席卷小道童的周身。
這小孩入門不過一年半載,鍛體筑基的功夫都沒入門,如何能抵擋這陰損掌力。
眼看便要身隕道消。
嗡鳴乍起。
一道劍光自遠處后發而先至,初現如晨曦金輝生于云海,而后浩浩蕩蕩,浸染碧海藍天,普照世間萬物。
噗噗噗。
譬如朝陽東升的劍光連綿不絕刺入掌力,那股至寒至陰的勁力宛若冰雪消融一般,悄然之間,便化為無形。
而后那道劍光宛如和煦純陽,回轉一卷,便將坐在地上的小道童身形帶得飛回,落入一人懷中。
來人一把攬住小道童,輕輕拍了拍他的后背,讓他止住哭腔,方才抬頭望向山門處浩浩然的一眾皇家護衛。
“諸位擅闖我純陽宮在先,即便在下師弟年幼無知沖撞了諸位,你卻動輒要殺人泄憤。”
“此舉與邪魔何異?”
這聲音溫潤,本是如朝陽般令人如沐春風,只不過此刻卻是飽含憤怒。
黑衣護衛瞇眼一瞧,但見來人乃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俊朗男子,一身黑白相間道袍,洗得有些泛白,即便此刻引劍直指,怒火涌動,卻仍難掩那一股出塵飄渺的道韻。
黑衣長舒一口氣。
只覺終于來了一個曉事的。
耳根子也清靜不少,旋即重復了一遍剛剛的自報家門,斥聲道:
“懷仁公公當面。”
“還不速速讓你家掌門出來!”
就這么耽擱的工夫。
純陽宮一方陸陸續續也有不少弟子聚集,一道蒼勁有力的老聲遙遙傳來:
“懷仁公公大駕光臨。”
“純陽宮有失遠迎,還望勿怪。”
說話間,一名道人飛身掠來,來人須發灰白,一襲紫袍道衣披掛在身,手持拂塵,腰懸寶劍,端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見正主到了。
大轎的轎簾被一旁的黑衣侍從掀開掛起,顯露出轎子里的身影。
一身錦衣蟒袍,面如女子白皙透著一股子陰柔,黑白相間的頭發被梳理得一絲不茍。
膝前橫著一柄白鞘長劍,凌厲陰寒之意剎那間宛如漣漪滾滾激蕩而來。
又被純陽宮現身的道人,手中拂塵一揮,以朝陽化雪之意,驅散于無形。
“守靜真人,別來無恙呵。”
“沒想到純陽宮閉世隱居經年不覺,竟凋敝至此,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當年純陽宮春秋鼎盛之時,門下弟子近前,更有無數道學擁躉,一呼百應,可稱為道門翹楚。
只是隱退閉世之后,情況便急轉直下,離山的離山,作古的作古。
雖然偶有年輕人上山拜師,但皆被枯坐山中修道的規矩嚇退。
長年累月下來,如今,偌大的通天峰純陽宮,僅剩百余人,已全然在這山門廣場。
其坐擁主場之利,但比起兵強馬壯的東廠一眾人,聲勢還要弱了三分,怎能不讓人唏噓。
守靜真人卻是淡然一笑,毫不在意:
“我等修道之人,只求一顆道心不染,滄海桑田,繁華榮辱不過身外之物,又何須在意。”
“只是我純陽宮已然避世多年,懷仁公公突然造訪又有何緣由?”
轎子里的懷仁公公輕輕一笑:
“說的好,咱們這次來,也不過向純陽宮求取幾件身外之物。”
守靜真人眼眸一瞇:
“何物?”
懷仁公公輕輕摩挲著膝前劍鞘,淡淡道:
“皇帝病重,天下紛亂。”
“邪魔橫空,危及社稷。”
“咱家奉命而來,特向純陽宮求取留存的三枚神霄引雷符,以及當年純陽祖師飛升所留的那一枚,純陽劍氣符。”
守靜真人心中一凜,懷仁太監說的這幾樣,可都是了不得的東西。
神霄引雷符,乃是天人符篆,可引動天雷降世,降魔鎮邪,威能無匹。
是純陽宮天人強者給純陽宮留下的鎮宗秘寶,當初他師父丹陽真人入上京,擔任國師之時,便攜了一枚神霄引雷符作為貢禮奉給皇帝。
如今,純陽宮則還剩三枚留存。
而純陽劍氣符的來頭則更為駭人,相傳乃是純陽創派祖師破碎飛升之際,以無上神通凝結一枚劍氣符篆,留與純陽宮鎮壓道統。
如此仙人符篆,
其蘊含威能可想而知。
這四枚符篆,可算是純陽宮僅剩的身家性命,守靜道人波瀾不驚的道心,瞬間掀起滔天怒火。
這群東廠的太監,
這分明是來抄家的啊!
守靜道人冷冷一笑:
“大夏朝廷底蘊深厚。”
“鎮撫司,東廠,皇宮內廷更是高手云集,據我所知,更有天人強者在皇城秘地閉關沉睡,若是真有妖魔橫空,大夏舉朝之力難不成還拿之不下,何故來謀我純陽道統。”
面對守靜真人的諷刺,懷仁公公更顯涵養,絲毫沒有生氣,只淡淡道:
“邪魔詭詐,朝廷必須要防患于未然。”
“當年丹陽真人入朝擔任國師之職,為陛下煉制仙丹秘法卻中道崩殂,致使皇帝陛下身染舊疾,藥石難醫。”
“爾純陽道統尚能留存于世,已是皇帝天恩,守靜真人怎能不念天家恩典。”
“如今大夏危局飄搖,究其緣由,禍在純陽,純陽宮又何必留戀幾枚身外之物,致使道統有存續之危呢?”
守靜真人眼眸閃過一縷怒火:
“閣下此話,難不成要強搶不成?”
懷仁公公拂手一指:
“真人可以舍生忘死,但能忍心身后這上百條性命與爾共赴黃泉?”
“若是人沒了,純陽的道統誰來延續,靠著那幾張符箓嗎?”
話罷,身后的黑衣箭隊當即張弓搭箭,氣機倏然鎖一眾純陽弟子,嚇得小道童驚呼一聲,被師兄護在身后。
這些黑衣箭士都是東廠培育的精銳,每一個人至少是后天修為,如此強攻硬弩的攢射,即便是宗師,也很難完好無損。
更遑論,純陽宮是青黃不接,弟子中有不少是剛剛入山修道,武道根基尚淺。
最關鍵的是,他們沒有與人生死相搏的經驗,一旦與東廠的人打起來,敗局幾乎是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