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的慕容復(fù),有什么要求?”
[五個演技槽,兩點額外耐力,兩點額外敏捷]
“這要求確實不低啊?!?/p>
演技槽基本可以認(rèn)定為將這個角色演好的難度。
此時李軒回頭看了一眼四合院,四十萬的價錢,張記中的其中一個房產(chǎn)。
表哥啊,金庸先生的一生之?dāng)场?/p>
《天龍八部》里的金牌綠葉,王牌倒霉蛋,但這也是厲害的倒霉蛋,前世演這個角色的,是一直跟著張記中的修青.....可不是那么簡單就能拿到手的角色。
從演員的角度來看,這應(yīng)該是這部電視劇里配角戲份的天花板了。
但光是“演員”的話,還不足以能夠參與到這個角色里。
北電的演員。
可以!
這算是意外收獲,至少得到了一個承諾...雖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筆上憑證,但這份口頭承諾,也彌足珍貴。
以張記中的位置而言,他就完全沒必要騙自己。
出了四合院,李軒也毫不留戀,但不代表不喜歡。
以后,我也會有的。
房子,家,車子。
迎著寒風(fēng),迎著陽光....李軒就用手擋住太陽,感受這寒冬之中,留在自己手上的....溫暖。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該去干事了。
...
《尋槍》的拍攝地就并不在北平,而是在貴陽省的一處古鎮(zhèn),叫青巖古鎮(zhèn),來京城主要也是集合,準(zhǔn)備,集中出發(fā)。
來之前,李軒還特意問了一遍,包路費不,這個很重要。
包,劇組肯定包。
而這一次來北平,主要是確定角色。
反正包車票的也無所謂了,來到劇本圍讀討論的地方,這江文還挺有意思,劇本圍讀的地方是個茶館。
眼前的陸傳還是白嫩嫩的,一副文雅書生的模樣,一看就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文藝青年相貌。
長長的頭發(fā)蓋過耳,李軒很怕他下一秒鐘就仰望天空四十五度了。
不過這時候的他確實應(yīng)該是挺憂傷的,因為此時江文和寧婧他們在討論基本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他插足的余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看起來透明的像個空氣。
李軒就想起了陳一迅的一首歌。
那年18,母校舞會,站著如嘍羅...按道理來說,陸傳也不是啥小咖,出來混也是有背景的,他和凱歌一樣,是星二代,只不過,他的名氣沒凱歌那么大,也沒凱歌那么好笑。
凱歌是用了一輩子證明,霸王別姬是他爹的...
而陸傳嘛,其實要好上不少,至少他搞文藝片是有兩把刷子的,不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熟知的領(lǐng)域,你個搞文藝片的,就專心搞文藝片唄....
回看江文,這個被封禁了五年的文藝...青年。
渾身上下,都充滿著一種叛逆的味道。
這一次的封禁,非但沒有給江文帶來蹉跎,反而讓他重新的披掛馬甲上陣,甚至愈戰(zhàn)愈勇。
出演并且導(dǎo)演了這部陸傳編劇的作品。
《尋槍》嘛。
劇本看起來是警察尋找失去的槍。
但實際上這把槍能指代很多東西。
江文的“槍”
男人的“槍”。
實際上指代的,應(yīng)該是“尊嚴(yán)”。
...
“我說的,就這樣,陸導(dǎo)演你沒問題吧?!?/p>
“這個,我覺得吧...”
“好嘞,陸導(dǎo)演覺得沒問題,那就繼續(xù)過。”
此時的陸傳欲言又止,他很想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但最后實在還是憋了回去。
能嗎?
不能啊!
“行了,今天讓大家來咱們就是確定一下角色,也不多,我,馬山。”
“寧婧,李小萌?!?/p>
“石涼,周小剛。”
“劉小寧,陳軍。”
“吳娟,韓曉云...”
此時李軒就聽著“總導(dǎo)演”江文報菜名。
尋槍的劇組不大,200萬元的投資,江文的片酬最高,十萬元,但對于他的身價來說,也算是大促了...
而這一部小成本的文藝片,除了江文和寧婧之外,貌似也沒有大咖...其實不然的,劉小寧和吳娟是中戲表演系,石涼的學(xué)校比較冷門,法美電影戲劇學(xué)院...
全部都是科班專業(yè)出身的。
核心點就在他們幾個,剩下的角色,有多少?馬冬,老樹精,馬娟,小偷,謝所長,所長,小偷。
還有一個劉結(jié)巴。
剩下的角色,怎么分配其實都沒什么所謂,至少對于導(dǎo)演,對編劇,對于主演而言,也沒什么可發(fā)揮的地方。
文藝片的精髓就在這里,也是,為什么像一些沒背景沒資歷的演員能夠擠進(jìn)一些文藝片里露臉,因為他的關(guān)注度是高度集中的。
故事是圍繞著幾個人展開,只要這幾個人不拉胯,作為一部電影作品就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文藝片,里面的咖位都是極度兩極分化的。
有江文這種核心的,像他們這樣的核心人物,負(fù)責(zé)作品的質(zhì)量,也有像李軒這種,不對電影的質(zhì)量負(fù)責(zé),而是讓電影顯得不“突?!?。
如果只有主演的話,那樣舞臺劇和話劇感太強(qiáng),就不像電影了。
電影和話劇還有舞臺劇還是有點區(qū)別的。
“真實”和“代入”。
讓所有人都相信有這么一個地方,作為觀眾,才能設(shè)身處地的帶入其中。
而除了馬山幾個人之外,其他人的作用就是用來塑造真實感。
用來當(dāng)...npc。
至于什么npc。
好像也沒有什么區(qū)別,此時的李軒,就看著眼前幾個角色的牌子,大家都選擇很隨便,因為從露臉的角度來看,大家都差不多。
而且文藝片嘛,要票房沒票房,給幾個主演打下手,當(dāng)他們的枝條綠葉,最后有獎項,沒票房,成果如何也和自己沒半毛錢關(guān)系,在挑選角色方面就頗為磨洋工了。
反正隨便吧,老油條們就率先挑選路人警察之類的背景板。
都是一千塊的片酬,當(dāng)然挑簡單的來也,幾個老北漂就頗為得瑟,看著李軒這種萌新,就心付道太年輕了呀。
像這種文藝片,咱們這種角兒演到最后就一定是一場空的,都是陪人家跑,那么拼命干什么。
站著就能拿錢。
李軒此時就后知后覺,那些個率先搶角色的老北漂,應(yīng)該就是“群演”里的天花板。
老群演了。
雖然不算有本事,但在北影廠這片,混的久了,認(rèn)識人了,成老油條了,不缺戲演,不缺龍?zhí)?,偶爾還能憑借自身的形象,去混點有特色的群演角色,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算是群演圈的成功人士了,一年應(yīng)該能存?zhèn)€萬八千的。
而李軒就選擇了和老油條們相去甚遠(yuǎn)的道路。
看著這些任意挑選的劇本。
在系統(tǒng)的標(biāo)示之下,還有李軒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劉結(jié)巴]
[需要:三個演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