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有了新的冶鐵工藝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
當然,比這個消息傳遞的更廣的,是皇帝陛下恩準,設立工匠院,確定工匠等級,提升待遇的事情。
這可是石破天驚的大事情。
這幾日朝堂上,氣氛波詭云譎,好似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想法。
宏豐帝對此,聽之任之,就等趙清虎上奏折。
他是發現了,有些時候,趙清虎比自己還好用。
至少,那些文官清流、御史大夫,彈劾皇帝的時候,一個個興奮的跟入洞房的新郎一樣。那是恨不能直接撞死在金鑾殿,青史留名。
可讓他們彈劾趙清虎,那真的是,老鼠入了貓群,一動不敢動。
登基御極二十多年,沒少被文官彈劾怒罵的宏豐帝,看著這些人差點憋出內傷,心中暗爽。
朝堂內波詭云譎,趙清虎的折子也好了,是他跟一些工匠商議好,讓顧凌軒代筆,遞進宮里面的。
正經工匠等級,一共劃分了十二級。
最高一級,便是大宗師,享受朝廷三品官員的待遇。
下面的,則是依次遞減。
當然了,一些旁門雜類,趙清虎也加了進去,就比如說廚師,給他整了八級。
每個等級工匠的待遇,需要達到的條件,還有考核制度等,奏章內都提到了。
顧凌軒內心五味雜陳,沒想到,自己沒資格參與科舉,卻以這種方式,出現在了圣上面前。
老爺就是口述,許多字句還是他潤色的。
也不知道圣上會不會嫌棄他文字潦草,字句不達意,沒有華麗辭藻,學問不夠。
趙清虎對此,嗤之以鼻,他的奏章,恨不得直接上白話文。
看得懂就好,弄些花里胡哨的微言大義,吹捧皇帝干啥?浪費紙筆,還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有事說事,說明白了就行。
儒門這條千年孽龍,終有一日他要給斬了,打倒孔家廟,救出孔夫子,這句話喊出來,那些大儒絕對要抖三抖。
“老爺,之前三爺把煤炭的分紅送了來,一共二十八萬兩。”顧凌軒道。
趙清虎點了點頭,去年一個冬天,加上今年大半年,賺這么點也不多。
現如今,房山礦場合賬進入了煤炭商會,下一次分紅要等到來年春天。
“讓你找的鹽堿地找到了嗎?”
“有,京城外就有。”顧凌軒道。
“發帖子給王三爺,約他明天去煤炭總會。”
翌日,煤炭總會內,王三爺沒到,趙清虎先等到了陸幀。
“陸侍郎?”
趙清虎好奇,這位聲名赫赫的戶部侍郎,找自己干嘛?
“煤炭商會內,副會長可稱呼陸司長。”
財務司司長,管著煤炭商會,那一千三百多萬兩白銀,可比戶部侍郎威風多了。
但是,趙清虎一道命令,直接截留封存了七百萬兩白銀,陸幀腦袋嗡嗡的。
“副會長,為何要封存七百萬兩資金?”
“四十七座煤礦,六百多萬兩白銀足夠用了,這七百萬兩封存起來,不很正常?”
“那這七百萬兩用作何用,誰有權限調動?”
趙清虎笑了,不愧是戶部玩錢的,這才是關鍵啊。
皇家煤炭商會的賬本攤開,有六百多萬兩銀子,足夠支撐所有礦場開起來,而且,還能維持很長時間。
煤礦一旦開啟了,收入不會少,畢竟,無煙煤的買賣,還有煤爐子的買賣,都在煤炭商會下面。
每個月的收入,足夠支撐煤炭商會運轉,而且還會有結余。
那這七百萬兩白銀封存起來,其所有權究竟算是誰的?
算煤炭商會的?
那買賣股權豈不是一場笑話?
難道要分配給這些股東不成?
陸幀就是看出了這里面的貓膩,所以,他想要把這筆錢動一動,最好是收入國庫充公。
畢竟,天下之財,理應歸入國庫,為天下所用。
有了這七百萬兩,不僅國庫的饑荒可以彌平,未來一兩年,都不會出現國庫虧空的事情。
“這筆錢不會歸入國庫。”
趙清虎又不傻,陸幀的想法,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一句話,絕了陸幀的心思。
“你---”
陸幀氣急,“副會長,這筆錢不歸入國庫,難道你想要私吞?即便你是在世圣人,敢如此行事,本官也決不輕饒你。”
“緣何不能送入內庫?要知道,這皇家煤炭商會,歸根究底是皇家的。”
陸幀搖頭,“陛下不會要的。”
誰不愛銀子?
可你這七百萬兩,直接送入內庫,皇帝陛下如何跟天下解釋?
唯有進入國庫,才是正道。
“陸侍郎履職戶部多年,可知這是何物?”
趙清虎把一枚銅板,一塊銀錠子,放在了桌上。
陸幀臉色一黑,“副會長是在羞辱本官?”
銀錢,他就是瞎了眼,也能認識啊。
趙清虎卻搖了搖頭,笑道:“銅板、銀錠,是銀錢,可其本質,是貴金屬,而我們人,賦予了它們交易貨幣的功能,其本質又是什么?”
陸幀眸光一縮,重金屬?銀錢?交易貨幣?
這彎彎繞繞的,不都是一個東西嗎?
“上古先民,以物易物,后商州時期以貝殼為交易貨幣;至春秋,各國鑄幣,各有不同;始皇一統天下,車同軌,書同文,鑄方孔銅錢;漢武鑄五銖錢以安穩天下,商通四海,至此,銅錢規格、價值基本定了下來;唐宋亦然,除銅錢外,發明創造了交子,后金銀等貴金屬產量提升,儲存增多后,也成了交易貨幣;時至今日,才有我大淵朝,黃金、白銀、銅錢三者流通的局面。如此,陸侍郎還以為它們就是簡單的銅錢、銀錠?”
陸幀心神一凜,他還從來沒從這方面想過。
“鹽粒、布匹、糧食,是不是也能充當錢財貨幣?陸侍郎不是喜歡發花椒,代替諸多官員的俸祿嗎?他們可有強烈反對,不收花椒?這花椒在代替銀錢成為俸祿的時候,它又是充當什么角色?”
“本官---”
陸幀無言,他沒想到,自己堂堂戶部侍郎,大淵朝最懂銀錢的人,竟然被問倒了!
“陸侍郎,等你能回答我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就告訴你,這七百萬兩白銀我打算用作何處。”